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稿件
分享

廉政周報︱持續深入整治糧食購銷領域系統性腐敗

2023年02月06日10:1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廉政要聞】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持續抓緊抓實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1月30日消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近日印發《關於深化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高度重視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會同有關部門持續抓緊抓實專項整治工作。1月2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開通報十起糧食購銷領域違紀違法典型案例。通報指出,這十起案件均是在專項整治工作期間查辦,涉及政策性糧食收儲、銷售、輪換及監管等重點環節,反映出當前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存量尚未見底、增量還在發生,特別是監管缺失缺位、內外勾結、執法不嚴等問題突出,“靠糧吃糧”易發多發,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系統施治、實現根治任重道遠。

微言:洪范八政,食為政首。糧食購銷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環節。自2021年8月開始,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查處了一批膽大妄為、貪得無厭的“碩鼠”“蛀虫”,取得明顯成效。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將糧食購銷作為重點領域,持續深化整治。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新春伊始,眼下各地正紛紛開展春耕備耕工作,這十起典型案例的集中通報和深化專項整治工作意見的印發,持續釋放了深入整治糧食購銷領域系統性腐敗的強烈信號,進一步彰顯了黨中央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決心。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加強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

2月2日,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在京召開中央和國家機關警示教育會。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的重要論述,通報近三年來查處的中央和國家機關年輕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

微言:近年來,一些年輕干部“前腳入仕途、后腳入歧途”。梳理近年來查處的年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例發現,有的鑽體制機制漏洞搞權錢交易﹔有的沉迷網游、嗜好賭博、追求高檔消費、熱衷奢靡生活,進而掉入腐敗陷阱﹔有的利用數字支付、科技產品、智能工具等讓貪腐行為更為隱蔽……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希望,必須練好內功、提升修養,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護航年輕干部成長,要壓實各方責任,不斷織密監督管理防護網,健全完善年輕干部選、育、管、用,管在日常、嚴在經常。

 

【案件通報】

·“三虎”同日“落馬”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月5日消息,遼寧省大連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郝宏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湖南省政協黨組成員、原副主席易鵬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常委、副司令員焦小平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微言: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作出明確部署。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強調“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元宵節連打“三虎”,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在新征程上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恆心和韌勁,也充分彰顯了始終以零容忍態度反腐懲惡的堅定決心。

·腐敗行為貫穿職業生涯各個崗位,中國証監會會計部原主任王宗成被“雙開”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月3日消息,中國証監會會計部原主任王宗成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王宗成,1993年4月進入中國証監會工作。2003年9月至2012年4月,歷任中國証監會陝西監管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中國証監會稽查一局副局長,中國証監會稽查總隊黨委委員、副總隊長﹔2012年4月至2016年7月,歷任中國証監會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巡視員兼副主任、發行監管部巡視員兼副主任﹔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任中國証監會浙江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2018年12月至2022年5月,任中國証監會會計部主任。

通報稱,王宗成“腐敗行為貫穿職業生涯各個崗位”。王宗成長期在証監會機關和派出機構多個重要崗位工作,目無法紀,貪欲膨脹,大搞期權腐敗,安排親友作“白手套”隱藏“影子股東”身份,以虛假投資理財方式埋設“錢袋子”,是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的典型﹔底線失守、執法犯法,接受他人請托為風險公司提供幫助、泄露消息、出謀劃策,掩蓋、延遲風險揭示與處置,嚴重擾亂証券監管秩序,是腐敗問題與金融風險交織的典型。

微言:在王宗成被查的通報中,“大搞期權腐敗,安排親友作‘白手套’隱藏‘影子股東’身份,以虛假投資理財方式埋設‘錢袋子’,是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的典型”的表述引人注目。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的表現形式一是多發於新興事物、新興領域,或者平時關注少、容易忽視的環節﹔二是行權辦事手段“新”和“隱”﹔三是利益實現方式更趨隱蔽。隨著反腐敗斗爭走向深水區,影子公司、影子股東、政商旋轉門等新型腐敗、隱性腐敗花樣翻新,並呈現出權力變現期權化、風腐交織一體化等特點。但無論腐敗形式和手段披上何種“隱身衣”,都難掩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的本質。由此可見,雖然腐敗蔓延勢頭得到有力遏制,但鏟除腐敗滋生土壤任務依然艱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懲治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強調,堅決查處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越是艱險越向前,必須深化標本兼治、系統治理,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廉政建設】

·浙江:探索生態環境系統風險排查化解機制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探索推行“日提醒、月自查、季分析、年評估”廉政風險排查化解機制。通過典型案例剖析、匯編懺悔錄、制作警示教育片,以案說德、以案說紀、以案說法,把日常教育和集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駐廳紀檢監察組創建紀法宣傳微信群,每個工作日向廳機關紀委推送兩條廉政教育信息,把日常教育監督管理做細做實,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

·山東濟南:《濟南市政治生態評價辦法(試行)》出台

日前,山東省濟南市紀委監委制定出台《濟南市政治生態評價辦法(試行)》,以各區縣(功能區)、市直部門、市管企業、市屬高校為評價對象,建立政治生態評價指標體系,緊盯政治立場、“關鍵少數”、責任落實、選人用人、廉潔從政、干部作風、紀律執行、政治文化、干事氛圍等9方面重點內容,確定38項具體評價指標和計分標准,對政治生態狀況進行量化評價。

·吉林長春:召開以案為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會

1月30日,十二屆吉林省紀委二次全會閉幕。當天下午,長春市即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了全市以案為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會議,近4500名黨員干部對照“反面教材”,齊受警示教育。

 

【媒體觀察】

·警惕違規兼職取酬新動向

2月4日出版的《中國紀檢監察報》在頭版刊發記者觀察文章《警惕違規兼職取酬新動向》。文章聚焦針對近年來,少數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一邊領著國家發放的工資,一邊又通過兼職從企業獲取優厚的酬勞等違規行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如何擦亮監督探頭、重拳整治。

文章認為,嚴懲違規兼職取酬,首要在發現問題線索。在中央三令五申之下,違規兼職取酬仍時有發生,甚至披上了“隱身衣”,加大了相關問題線索的發現難度。當前大數據監督已成為精准發現兼職取酬問題線索的一個重要手段。

此外,違規兼職取酬問題之所以屢屢發生,與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廉潔自律意識不強、紀法意識淡薄有很大關系。記者發現,離職退休黨員領導干部違規兼職取酬問題佔比較高。有關專家認為,離職退休人員違規兼職取酬多發,除了心懷“離職即脫離紀法約束”的僥幸心理外,還在於黨員領導干部離職后其原有職權或地位還會在一定范圍、時期內產生影響。

 

(參考人民日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道)

(責編:彭靜、鄧志慧)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掃碼參與2023年兩會調查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