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5日08:21 來源:山西日報
十年間,利潤由28.39億元增長到51.27億元﹔煤炭產量2022年突破1400萬噸大關﹔人均收入由5.95萬元增長到7.78萬元﹔總資產由223.3億元增長到469.3億元……
在全省上下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中,山西蘭花煤炭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氣的成績單。
近年來,蘭花集團始終以黨建強根基,扭住發展不放鬆,形成了以煤炭和煤化工為主導產業,集煤層氣、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元產業於一體的綜合能源企業集團,有力促進了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黨建活力激發企業動力
焊花飛揚,機械轟鳴,技術人員忙碌不停……山西蘭花科創田悅化肥有限責任公司造氣煤氣直改間相變增量冷凝水治理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火熱景象。
和施工現場一樣火熱的還有不遠處一場由11名黨員組成的臨時黨支部支部會議,大家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交流探討當前項目進度和存在的問題。
“項目任務重、工期緊、難度大,涉及科室車間范圍廣,加班加點更是常事,和黨內組織生活時間經常沖突。”會后,項目黨建組長潘光耀說道,“為了能積極參加黨組織生活,我們在黨委的指導下,成立了臨時黨支部。”
“項目建在哪裡,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裡,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就體現在哪裡。”為了讓黨建工作與項目施工同頻共振,2022年7月,該公司在項目部成立了臨時黨支部,並將項目所涉環節的相關部門人員納入其中,先后開展16次專題會議、6次主題黨日等活動,將黨建工作融入項目施工管理各個方面,全力推進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技術難題、安全隱患、人員協調等問題,推動項目成效立竿見影。如今,土建工程正在收尾,設備安裝已完成工程項目的40%。
不隻在這裡,走進大陽煤礦,14個黨支部各自的“支部品牌”熠熠生輝。大陽煤礦黨委書記王國強說,他們基層支部多、黨務干部兼職多、黨員數量多,為了更好地凝聚黨建力量,他們結合各支部工作特點,打造形成了鮮活而具有生命力的黨建品牌,激活發展強勁動力。2022年,大陽煤礦各項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黨建共同體,發展一盤棋。多年來,蘭花集團不斷推動黨建與生產深度融合,以項目化推進、清單式管理,實施“覆蓋年、落實年、提質年”“強三基、補短板、創一流”等黨建主題年,不斷提升黨組織活力,激發隊伍內生動力,實現工作效能融合共通,用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公司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國有企業、金融企業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2022年,蘭花集團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條主線,提出了做深做實黨建融入和推動,突出建設治理、工作、組織和監督體系,用好“六化工作方法”的“1246”黨建工作法,讓黨建工作在基層枝繁葉茂,不斷成為企業發展的生命力。
關鍵一招賦能增效提質
在高平市寺庄鎮望雲煤礦內,井架排排林立,巷道條條延伸,明亮的礦燈照亮了穿梭忙碌的身影和一車車黝黑發亮的煤炭……“2022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們實現銷售收入5.33億元,較2020年增長243%,經濟效益和競爭活力進一步顯現。”望雲煤礦黨委書記、礦長尚志紅欣喜地說。
望雲煤礦有著60多年開採歷史。多年來,隨著礦井資源匱乏、經營機制不活、市場意識不濃、員工主動性不強等“通病”的倒逼,改革迫在眉睫。2020年,望雲煤礦成為蘭花集團第一批推行契約化管理試點的企業之一。
“沒有經驗借鑒,我們便結合自身實際,按照全面可衡量、努力可實現、共擔有側重原則,重點設置了關鍵指標、基礎指標、管控指標、約束指標和激勵指標,科學建立了‘縱向+橫向+例外’相結合的360度考核體系,形成‘下級對上級負責、上級領導下級’這一責任分擔、利益共享的過程管控體系,形成了讓人人頭上有目標、人人肩上有壓力、人人心中有責任、人人手上有行動的全員管理模式。”尚志紅說。
為了讓記者更好地理解契約化管理給企業帶來的紅利,望雲煤礦企管科科長張慧峰講述了礦上“三軌道”的故事:為適應大(重)型設備運輸需求,提高運輸能力,望雲煤礦計劃改造副井口工業廣場輔助運輸系統,但是排矸地道建於20世紀60年代建礦初期。“當時設計了增加相關設備或擴寬排矸地道兩個方案,但因改造資金大、建設工期長而未實施。在契約化管理和過緊日子思想的倒逼下,礦上多次現場研究探討,在保持原有輔助運輸系統基礎上增設一根軌道的‘三軌道’方案應運而生。”張慧峰說,這個方案用時27個工作日,直接節約費用160萬元,加之對廢舊道岔復修改造,又節約費用37.5萬元。
一紙契約書,就是一張軍令狀。望雲煤礦在革新中而生,正是蘭花集團生動踐行國企體制改革中的一個縮影。
國企“六定”改革、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建立“干部競聘,員工競崗”常態化機制、實施人才引進戰略……一項項重點改革工作落實、一條條創新發展舉措推進,讓蘭花集團強勁而有生機。2022年上半年,實現利潤總額31.68億元,同比增長287.21%,刷新紀錄再創歷史新高,名列2022中國煤炭企業第40位。
企業改革還在進行中,蘭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仲明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我們將持續鞏固改革成果,匯聚改革合力,推動改革取得更大突破,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創新升級鋪就發展底色
寒冬的清晨,薄霧輕披,大山清幽。走進位於沁水縣的玉溪煤礦安全生產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正認真查看著牆上超大屏幕的每一幀畫面,確保井下重點生產場所和地面重要區域的安全生產,手中緊握的鼠標時不時進行遠程控制……
“地面與井下生產現場各類數據實時傳輸聯動,隨時掌握生產現場情況,這裡就是我們煤礦的‘最強大腦’。”玉溪煤礦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晨光告訴記者,通過5G賦能,他們實現了有線調度通信、應急廣播、智能綜採、智能綜掘、智能煤流等智能化系統的深度應用,有效解決了礦井信息孤島的問題,為生產決策提供了可靠依據和指導。
井上看見井下,井上控制井下。開啟了“數智化”時代的玉溪煤礦,正不斷向更高水平、高質量發展。滾滾烏金搭上了5G快車,這是蘭花集團在推動創新升級、謀求轉型發展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以煤、煤化工等傳統產業為主的蘭花集團主動跳出舒適圈,同步推進產業轉型、數字轉型,用綠色鋪就蘭花集團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在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上做好“減法”,以裝置和工藝優化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構建煤炭煤化工產業數字生態,促進傳統優勢產業率先轉型,讓科技創新成為產業發展的“最大增量”。目前,蘭花集團旗下有三家煤礦全部實現5G入井,3個智能化綜採工作面投入正常生產。
在原有優勢產業升級的同時,蘭花集團把轉型發展作為第一發展動力,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布局煤層氣、風電、煤層氣發電等新興產業,引領綠色發展:
2022年4月3日,煤層氣公司日產氣量突破60萬立方米。5月22日,日產氣量突破70萬立方米。5月30日,日銷售突破70萬立方米,產銷量正式實現“雙70”規模,提前一年完成產量翻一番的產能建設目標﹔
9月22日,風電公司單日發電量102.9747萬度,自蘭河風電場全容量並網安全生產323天以來,首次實現單日發電量突破百萬度,創歷史新高﹔
11月18日,與城區政府、中建七局四公司、京東物流成功簽訂南村智慧物流園區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圍繞智慧物流園區建設、物流產業發展、特色產業升級等打造綜合性現代智慧物流園區。
一項項新興產業的成績,讓這個從簡單地“挖煤賣煤”的蘭花集團,逐漸形成以煤炭、煤化工、煤層氣、新能源新材料為核心的產業體系,迸發強勁之勢,在逐“綠”前行、向“新”出發的新賽道上奮勇爭先。(本報記者 鄭璐)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