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分享

銀匠小村煥新顏 卡拉銀飾很“時尚”

2022年12月20日09:00    來源:貴州日報

冬日暖陽下,位於黔東南州丹寨縣龍泉鎮卡拉村的“銀匠村”銀光閃閃、盡顯斑斕﹔風吹過后,璀璨銀飾“叮叮當當”的響聲奏響了冬日最美旋律。

在古香古色的小村裡,可以駐足看匠人制銀、聽清脆銀聲、感非遺之美,也可以親自動手體驗一把銀飾鍛制,累了還可以在附近嘗一嘗斗雞肉和丹寨雲硒茶。

丹寨縣國春公司經理徐燕說,這兩年雖有疫情,但還是有不少人來這邊體驗。自投入試運營以來,“銀匠村”已吸引超過40萬人次的學生和游客前來游覽體驗,並帶動上百人實現就業。

2019年,丹寨縣國春銀飾有限責任公司與卡拉村村“兩委”簽訂協議,共同開展丹寨縣卡拉村非遺工匠村建設,以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丹寨非遺手工產業發展。

首期,修建了數千平方米的研學基地、非遺工坊、旅游步道、綠化等,二期將圍繞工坊不斷完善配套設施。

目前,“銀匠村”佔地有50余畝,保存了豐富的歷史記憶和文化遺產,不僅建有非遺手工技藝傳承培訓基地、民族特色文化產業科技創新研發平台、特色非遺手工藝制作體驗工坊、工藝精品展覽館、高職院校實訓基地、民族工藝品自媒體直播展示平台等功能區及配套設施,還薈萃了丹寨銀飾鍛制、蠟染、刺繡等8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及其傳承人入駐於此。“小村”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銀飾鍛造,主要在細節上下功夫,才做得精致,這也是丹寨苗族銀飾的精髓所在。”

工坊裡,貴州省級苗族銀飾鍛制傳承人王國春專心致志地鍛造銀飾,見到記者,他便停下手中的活兒攀談起來,他說,自己一直致力於非遺傳承人的培養,不僅在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萬達分校開辦“國春銀飾班”,還將實操課堂設在“銀匠村”,讓更多莘莘學子走近非遺,傳承傳統文化之美。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進文化自信,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下一步,我們計劃再打造20多棟非遺工坊,進一步完善銀匠村的功能和產業布局,並聚合丹寨縣八大非遺,將文化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帶動大家共同富裕。”王國春說。(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石含開)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