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6日09:34 來源:海南日報
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
——黨的二十大報告
坐落在儋州市洋浦灣畔的中國石化海南煉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煉化)廠區煉塔林立,管道縱橫,裝置運行平穩有序,在演奏著“安穩長滿優”的生產進行曲。
12月15日早上,伴隨著清晨的第一縷曙光,海南煉化煉油一部負責生產的副經理鮑積才上班后的第一件事是來到中控室,查看所負責生產裝置的運行情況。雖然對電腦顯示屏上的各種數據已經了然於胸,但他還是不停向操作人員了解當班裝置的運行狀態。而后他戴上安全帽,轉戰到現場,開始當天的裝置預巡檢。
“生產裝置是24小時不停運轉的,我們要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去關注每一個細節,重視每一個變化,這樣才能保証裝置的長周期運行。”鮑積才說。
海南煉化煉油一部負責運營280萬噸/年重油催化裂化裝置,這是煉油重要的生產裝置之一。“自2018年1月24日至2022年3月16日開工進入第四運行周期以來,這套裝置連續運行達1512天,創造了建廠以來,催化裝置最長運行周期紀錄,同時也創造了中國石化同類裝置無切斷進料、無緊急檢修最長連續運行紀錄。”談起這個紀錄,鮑積才一臉的自豪。
海南煉化的第四運行周期從2018年1月24日至今年3月16日,跨越5個年頭,如何在這麼長的時間裡保障裝置安全平穩運行?
“催化裂化裝置最怕是催化劑金屬含量高,重油轉化能力下降。”鮑積才告訴記者,為了解決這個技術問題,海南煉化與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催化劑公司齊魯分公司合作,共同開發了國內首創的抗金屬新型催化劑,為催化裂化優質運行提供技術支撐,為催化裂化裝置長周期運行積累了大量可借鑒的生產操作和技術攻關經驗,第四運行周期比第三運作周期提高效益近4億元。
今年3月15日,海南煉化全廠性停工,開始第四運行周期大檢修,涉及30套生產裝置。5月31日,大檢修結束后,生產裝置開始第五周期運行。
今年8月初,我省暴發疫情后,煉油一部催化裂化裝置作為公司的關鍵效益裝置,堅持“一手打傘、一手干活”,開展攻堅創效活動,以催化裂化裝置為突破口,發揮催化裝置產品結構靈活性優勢,從原料、催化劑和操作三方面著手,迅速將產品由汽油為主兼顧丙烯轉變為增產丙烯,壓減汽油產能,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穩住了洋浦工業的基本面。
煉油一部經理劉宏偉說:“催化原料以渣油加氫尾油為主,其具有氫含量高、環烷烴含量高的優點,有利於增產丙烯等高附加值產品。通過量體裁衣,調配催化劑加注模式,以主劑+助劑的方式優化目的產品。”此外,為了增產丙烯,海南煉化與合作單位進行技術對接,維持催化劑活性,增加劑油比,提高重油轉化,提升了液化氣產品收率。
“我們還通過開展技術攻關活動,通過提高反應溫度等操作,增加丙烯前身物、降低氫轉移反應,增產液化氣中的丙烯。”劉宏偉說。煉油一部始終以問題為導向,強化解決運行難題,做足增產高附加值產品攻關功課,深度激活優化“細胞”,打好增產丙烯“攻堅戰”,最終營造了人人“算效益賬、干效益活”的濃厚氛圍。
截止到目前,海南煉化通過聯合攻關等一系列措施,海南煉化催化裂化裝置實現丙烯收率由6.2%提高至7.2%以上,每月增效近千萬元,為海南工業“心臟”有序跳動,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報洋浦12月15日電 本報記者 林書喜 通訊員 郭偉)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