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3日08:27 來源:光明日報
牧草涂金,喜鵲歡叫。10月24日下午,黨的二十大代表、從當知青起就扎根草原的廷·巴特爾,回到家鄉后顧不上旅途勞頓,第一時間來到嘎查黨員中心戶娜仁花的蒙古包裡,以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為牧民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與牧民一道共謀發展大計。
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廷·巴特爾擔任黨支部書記30多年,帶領鄉親們保護草原、科學養牛、脫貧致富,創辦牧民學堂,為改變牧區的落后面貌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心血和汗水。
宣講中,廷·巴特爾打比方、舉例子,從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生態保護等方面,把黨的惠民政策講到了群眾的心坎上。他用深入淺出的講解,引導廣大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鼓勵大家團結奮斗,共同創造幸福生活。薩如拉圖雅嘎查黨支部書記、委員會主任特木爾呼說:“聽身邊人講黨的二十大精神,讓我們備受鼓舞。我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牧民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第二天,廷·巴特爾又馬不停蹄來到旗府所在地別力古台鎮,為阿巴嘎旗干部群眾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廷·巴特爾說:“我作為黨代表,回來后的首要任務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黨的聲音傳達給家鄉的人民群眾,帶領大家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讓大家更好地團結起來、凝聚起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讓草原生態更美好、牧民生活更幸福。”
今年67歲的廷·巴特爾,走路輕快有力,說話簡明干脆。他說,非常榮幸在黨的二十大開幕會前,第一批走上黨代表通道,講述奮斗故事和心聲。
廷·巴特爾是開國少將廷懋之子。1974年,年僅19歲的廷·巴特爾響應黨和國家號召,來到偏遠閉塞、生活艱苦的薩如拉圖雅嘎查下鄉插隊,一干就是48年。他不斷探索草原生態保護與畜牧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路徑,帶頭調整畜群結構,大做“牛文章”,實現了恢復生態、增加收入的雙贏目標。
廷·巴特爾的做法,產生了“以點帶面”的示范效應,很快在包括阿巴嘎旗在內的錫林郭勒盟草原廣泛推廣。廣大牧民堅持“少養精養”,走出了一條“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牧區經濟、促進牧民增收”的新路子。如今,薩如拉圖雅嘎查作為渾善達克沙地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實現了天藍水綠、草長鶯飛,重現了“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風貌。
為了及時傳達黨的聲音,系統傳授自己的農牧業技術和好經驗,前些年,廷·巴特爾提議並在錫林郭勒盟盟委、行署支持下,在嘎查建立起專門的農牧民培訓基地,人們親切地稱之為“廷·巴特爾大講堂”。
“牧民最缺的是什麼?我認為是思想觀念的轉變。所以我每次講課,就以自己的實踐努力為他們傳輸一些新的理念。我覺得隻有轉變了思路,出路才更寬。牧民來家裡學習,無論什麼時候我都歡迎。”廷·巴特爾說。
慕名來學習經驗的,還有國外的學習參觀團。他們現場觀摩廷·巴特爾家及周邊牧民幾十年來保護生態、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建設成果,無不為之贊嘆。雖然累,但廷·巴特爾樂此不疲。他說:“草原上頭腦靈活、懂經營的牧民多了,草原也就變得更美了,鄉村也就振興了。如果我的課能夠給大家一些啟迪,那我的初衷也就實現了。”
目前,最讓廷·巴特爾關注的,是牧區道路、信息網絡、光伏風能新能源電網建設。“牧區現代化,離不開這些新機遇新設施。”廷·巴特爾表示,今后將把更多精力投入“廷·巴特爾大講堂”,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守望相助”的殷切囑托,帶領牧民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把北疆草原建設得更美好。
(本報記者 高 平 王 瀟)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