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被毛澤東稱贊為“菩薩司令”的廖容標

王海潮 高曉文

2022年12月06日08:26    來源:學習時報

新中國首次授銜的中將廖容標,原名廖之秀。他英勇善戰,屢建奇功,朴實謙和,愛兵愛民。抗日戰爭時期,他領導的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因作戰靈活、紀律嚴明被當地百姓稱為“菩薩軍”,廖容標被稱為“菩薩司令”。這個稱號還得到毛澤東的贊許,他在一次干部會議上說:“山東八路軍出了個‘菩薩司令’,他就是我們的廖容標同志。”

八路軍出了個“廖菩薩”

廖容標1912年出生於江西贛縣的一戶貧苦農民家庭,1929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3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廖容標作戰頑強,屢立戰功,先后任縣政冶保衛隊班長,游擊隊分隊長,連長、營長、團長,並參加了五次反“圍剿”戰爭和兩萬五千裡長征。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9月,廖容標按組織安排,以“北平流亡學生”的身份,前往山東發動抗日武裝起義和開展敵后游擊戰爭。同年12月26日,廖容標組織長山中學師生、民先隊員、抗日積極分子100余人舉行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誓師大會,並正式成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廖容標任司令員。由於軍紀嚴明、愛護百姓,短短半年間,部隊就擴充到5000余人,從清河平原到魯中山區,黑鐵山起義部隊的戰歌響徹雲端。

在部隊行軍打仗過程中,廖容標總是挨家挨戶訪貧問苦,宣傳抗日。戰士們也嚴格執行群眾紀律,積極幫百姓解決困難,深受群眾愛戴。1938年初春,廖容標率部隊來到淄川縣羅村,為避免驚擾當地老百姓,廖司令下令讓戰士們在寒風凜冽的河灘邊原地休息。村裡老百姓看到這一景象后,深受感動,一致請求部隊進村休息。面對村民們熱情送來的食物和慰問品,廖司令一一婉拒,堅決“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隻提出買下村裡由土匪退回來的已經發了霉的煎餅,給部隊作給養,並帶頭洗淨煮沸食用,邊吃邊說:“老百姓的血汗快讓土匪榨干了,我們不能再增加群眾負擔。”村裡的老百姓不禁感慨道:“這支部隊打鬼子剿土匪厲害,還跟咱們窮人心連心,真是救苦救難的‘菩薩軍’。”從那以后,“菩薩軍”的稱號就在魯中南地區傳誦開來,廖容標也被老百姓稱為“廖菩薩”“菩薩司令”,后來這個美名還傳到了延安毛澤東那裡。

讓日寇聞風喪膽的“菩薩軍”

廖容標的部隊之所以被贊譽為“菩薩軍”,不僅在於他們能夠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從不侵民擾民,處處以百姓的利益為重,還在於廖容標用兵好機動、多奇計。他靈活運用游擊戰術,使得部隊如魚游水,神出鬼沒,往往出奇制勝。第五軍成立短短1個多月內,就進行了3次戰斗——首襲長山城、伏擊小清河、血戰白雲山,三戰三捷,以弱勝強,威震魯中。

小清河伏擊戰是廖容標領導的在清河平原地區向日本侵略者打響的第一槍,也是長山一帶武裝抗日的第一槍,它沉重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極大提升了小清河兩岸軍民的抗日熱情,鼓舞了全省乃至全國人民的抗戰士氣。1938年1月19日,廖容標帶領第五軍第三中隊隱蔽在小清河陶塘口伏擊敵人。等到中午,日軍的一艘汽艇從上游開了過來,廖容標把握時機,火速開槍投彈,全殲日軍12人,包括旅團長、聯隊長和高級參謀各1人,給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軍當頭一棒。這場伏擊戰后來還載入了當時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小學語文課本。

在任山東魯中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時,廖容標還留下了一段“泰山頂上巧設伏兵捉日寇”的傳奇。1943年7月28日上午,廖容標帶領20余人在泰山南天門觀察地形時,哨兵突然跑來報告說有一股偽軍正在登山。廖容標當機立斷,迅速組織設伏,成功將12名偽軍抓獲。沒過多久,一隊日軍也出現在廖容標的視野之中。廖容標從容不迫,指揮隊伍作戰,最終殲滅日軍9人,俘虜1人。經過審訊,這名俘虜名叫間本,是日軍派駐山東的情報局長,這次巧設伏兵的勝利被當地人傳為佳話。

一次次的成功伏擊戰使日軍大為震驚,他們抓來老百姓追問事情原委,群眾哪能說出實情,便說是一支“菩薩軍”神兵天降,來無影、去無蹤,誰也搞不清,氣得日軍隻好在戰報上寫“這是一支八路主力所為”。從此以后,廖容標指揮的“菩薩軍”越傳越響,越傳越神,廖容標也被傳為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百發百中的“菩薩司令”。

傳承好作風的“菩薩司令”

1955年9月,廖容標被授予中將軍銜。10月,他調任安徽省軍區司令員。廖容標保持了革命戰爭年代那種忘我的奮斗精神,雷厲風行,狠抓落實,把各項工作抓得有聲有色。他廉潔奉公,不謀私利,到下面檢查工作,總是輕車簡從,反對組織迎送,不住高級賓館,嚴禁請客送禮。對官僚主義作風嚴重的干部,他經常嚴肅批評,毫不遷就。廖容標常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艱苦朴素,厲行節約,歷來是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這個傳家寶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20世紀50年代,廖容標把自己購買的1台價值不菲的電冰箱捐送給軍區門診部專作貯放藥物之用。60年代初,他所在的黨小組有個參謀,家庭負擔重,生活困難,在黨小組討論對其進行幫扶時,廖容標主動捐助150元,並讓小組長告訴那位參謀說是組織救濟的,不要說是他給的。三年困難時期,他在和縣視察工作時,看到一個瘦小的5歲女孩十分可憐,將其收作養女關心愛護。他對子女要求很嚴,常用“鳥籠裡養不出大鳳凰”這句江西民諺來教育孩子,讓他們生長在優越家庭不要有優越感,要到艱苦的地方去鍛煉。小兒子參軍才3個月,廖容標堅決把他送上抗美援朝戰場,要求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活著要立功,死了也是光榮。正是因為廖容標對親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對待百姓關懷備至、熱心救助,干部群眾私下還一直稱他為“菩薩司令”。

1975年9月,廖容標由南京軍區副司令員改任南京軍區顧問。很多人感到意外,他卻十分坦然,說:“我考慮的不是當顧問以后無職無權的問題,而是怎樣在有生之年為人民多做些有益的工作。”由於工作過度勞累,他的身體日漸虛弱,於1978年10月和11月兩次病倒,最后被確診為肝癌。病危之際,廖容標仍不忘囑托子女“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勤奮工作,做一名優秀共產黨員。”1979年5月2日,廖容標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67歲。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