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分享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二十大精神在基層

廣西桂林:守護漓江生態底色

2022年12月05日08:14    來源:新華網

冬日向晚,在落日余暉的映照下,漓江江面波光粼粼。

一葉竹筏一張網,兩隻鸕鹚一盞燈——在廣西桂林市陽朔縣興坪鎮,60多歲的漁翁黃運苟穿著傳統蓑衣,撐著竹筏,在忽明忽暗的漁火中掄起一張漁網撒向江面。

黃運苟在漓江邊生活了一輩子,撒網是傳統的漁事。如今他撒網並非為了捕魚,其漁網、漁燈、竹筏等,已然成為場景道具,老人也從漁民變身為潮流“漁模”,眾多旅拍愛好者競相來此“打卡”,和“漁模”合影留念。漓江畔許多像黃運苟一樣的漁民現在也都改行當起了“漁模”。

身份轉型的背后,是漓江經歷的一場蝶變。多年前,由於污水直排、採石挖砂、亂砍濫伐等行為未得到及時遏止,漓江生態環境和旅游秩序一度遭到破壞。為守護生態底色、還一江清水,幾年前,當地果斷採取一系列舉措,關停漓江兩岸採石場、拆除漓江附近的餐館、治理畜禽養殖污染……

在漓江的干流,時常可見巫曉曦和同事忙著巡查的身影。作為桂林市公安局漓江分局漓江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巫曉曦對漓江有著不一樣的感情。“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護好生態,就是保護好漓江這張金名片,保障周邊村民的金飯碗。”巫曉曦說。

這是漓江廣西陽朔段的風景。 新華社記者曹祎銘攝

巫曉曦的手機裡,存儲著黨的二十大報告和相關視頻。他表示,通過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越發感受到保護漓江的千鈞重任,一定要盡最大努力,守護好這方聞名於世的最美山水。

“如何更好地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如何在漓江生態保護上更好地實現警民聯動?”……這段時間,巫曉曦不時將自己新的想法和建議與單位領導、漓江畔干部群眾進行交流、溝通,力求開創當地生態保護工作新局面。

記者了解,為推動漓江生態保護,桂林目前已建立了市、縣、鄉生態環境保護公安分局、大隊、中隊,專職負責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全力開展保護漓江、保護桂林山水專項監督。

“漓江生態越來越好,對國內外游客吸引力越來越大,作為土生土長的桂林人,我特別自豪。”桂林市民黃崗說。

黃崗的家過去在漓江伏龍洲,那時島上幾乎家家戶戶開魚餐館,賺錢不少,但對漓江造成嚴重污染。幾年前,桂林市以壯士斷腕之志拆除島上全部魚餐館,外遷安置島民,對伏龍洲進行生態修復改造。

如今,漓江兩岸樹木蒼翠,江水清澈、回清倒影﹔昔日污水橫流的伏龍洲變成綠意蔥蘢的生態公園,廣場、棧道、科普濕地等布局得當,市民、游客紛至沓來。這一切,讓黃崗十分感慨。

“當初搬遷伏龍洲時雖有不舍,但漓江是我們的,也是世界的。”黃崗說,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后,更深切領會到,讓漓江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是大家共同的責任。接下來,自己打算組織離退休老人在漓江附近的步道進行巡查,為保護漓江貢獻一份力量。

漓江重煥生機后,陽朔鎮雞窩渡村成了“網紅”村,灰瓦白牆、屋舍儼然、花團錦簇的村貌讓人流連忘返,鄉村旅游搞得紅紅火火。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現在大家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守護秀美漓江成為村民共識,一個煙頭、一個塑料袋都不能隨意丟棄。”村民徐文通說。

生態文明是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桂林各級執法部門積極引導群眾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致力於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環境,加大對破壞生態行為懲處力度,構建起一道漓江生態保護的屏障。桂林市紀委監委成立“保護好漓江,保護好桂林山水”專項監督工作專班,對重點問題線索提級直辦、挂牌督辦。

“相信漓江一定會越來越美,兩岸群眾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徐文通對記者說。

(新華社南寧12月3日電 記者覃星星、黃慶剛、陳一帆)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