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明凱
2022年12月01日10:06 來源:人民政協網
1946年6月,國民黨統治集團不顧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向各解放區大舉進攻,挑起全面內戰。7月上旬,蔣介石命令第一綏靖區司令官李默庵,指揮五個整編師十五個整編旅12萬人,迅速攻佔與南京及上海隔江相望的蘇中和蘇北兩大解放區。
面對敵人的來犯,我華中野戰軍認為,敵人雖眾,但國民黨軍除整編第八十三師為蔣介石之嫡系部隊(中央軍)、有一定戰斗力外,其余多為“被中央化的雜牌軍”﹔且敵人是分路進攻,各部間間隙過大。據此,華中野戰軍指揮部依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在內線打幾個勝仗”的指示,決心集中第一、第六師,第七、第十縱隊共計19個團的兵力,在軍區炮兵團及地方武裝的配合下,各個殲滅進犯之敵。
7月10日,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得知了李默庵的作戰計劃及發起的時間。經過縝密分析后,命令主力部隊以圍城打援的方式,出其不意搶在國民黨軍兵力展開之前發起攻擊,一舉將位於蘇中解放區前沿的宣家堡鎮、泰興縣城一帶的蔣介石嫡系部隊——李天霞的整編八十三師殲滅。
7月13日,華野參戰各部從如皋、海安出發,遠途奔襲60公裡,分別向據守宣家堡、泰興縣城的國民黨軍整編八十三師十九旅的兩個團及旅屬山炮營發起攻擊。華野第一師陶勇、王集成部攻擊宣家堡守敵,很快掃清了外圍工事,炮兵分隊利用青紗帳、墳包實施抵近射擊,充分發揮炮火威力,支援步兵突擊。但因敵軍增強了兵力,幾次攻擊未能奏效。
14日,攻擊部隊觀察地形后,迅速調整部署,於當日黃昏發起三面攻擊,敵人慌忙抵抗。見時機成熟,我攻城部隊一個團立即從敵人防守薄弱的西北方向發起猛攻。守敵不支,向西南方向潰逃。7月15日拂曉,我軍打援部隊在紀家溝、郭家舍等地全殲了這股潰敵。
負責消滅泰興縣城守敵的是華野第六師。部隊於7月14日拂曉發起進攻,很快掃清守敵外圍據點,並於當日傍晚發起總攻,於后半夜突破敵人城防,攻入城內,和敵人展開激烈巷戰。戰至7月15日拂曉,六師打援部隊抽調一個團入城參戰以擴大戰果。至天明,包括東門大廟內的守敵五十七團均被消滅。
此次戰斗,華中野戰軍在不到60個小時的時間裡,殲滅了國民黨整編八十三師第十九旅五十六團、五十七團(殘留不到一個營)、山炮營及六十三旅一個營,俘虜3000余人,繳獲山炮10余門,輕重機槍200余挺及大批美式裝備,為此后蘇中戰場的連續軍事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