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陸房突圍戰:成功粉碎日軍合圍

秦穎 高中華

2022年11月28日08:24    來源:學習時報

陸房戰斗,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第115師初到山東后,以弱勢兵力和裝備戰勝日軍合圍的第一次大規模反擊戰,於險象環生中跳出包圍圈,是繼平型關大捷之后的一次成功突圍戰。這場戰斗轟動全國、震驚中外,大大提高了八路軍在山東及全國的影響力。

日軍九路合圍,第115師絕地求生

1939年3月,八路軍第115師師部和第343旅第686團主力以東進支隊的名義,在代理師長陳光、政治委員羅榮桓率領下挺進山東,4月與津浦支隊、山東第六縱隊會合,依托泰肥山區、大峰山區、平阿山區和東平湖,在地方黨政軍民的配合下,擊退日軍多次進攻,偽軍大部瓦解,群眾抗戰情緒普遍高漲,進而威脅濟南、泰安等交通樞紐城市,致使日軍震動。日軍駐山東最高指揮官、第12軍司令官尾高次郎清楚日軍板垣師團曾在平型關敗於這支部隊,遂於5月初糾集8000余兵力,在100余輛汽車、坦克協同下步步為營,分九路圍攻泰西根據地,逐步向中心地帶推進。5月2日至7日,日偽軍“掃蕩”了大汶河南岸地區,8日向汶河以北推進,將我部3000余人合圍於肥城以南、汶河以北地區,妄圖一舉消滅八路軍主力。

基於日軍形成的嚴密封鎖線,第115師決定向西南東平地區轉移,化整為零,到敵后開展游擊。羅榮桓在日軍包圍圈形成之前已來到東汶支隊,為了減輕主力部隊的壓力,該支隊朝東南佯動,張貼標語,大造聲勢,吸引日軍。雖然敵眾我寡,險象環生,但日軍不善於山地作戰,我軍不少指戰員參加過長征,善於周旋作戰,同時當地有很好的群眾基礎,依然存在突圍和殲敵機會。

深陷兵家絕地,眾志成城守陣地

10日,陳光與熟悉當地地形的泰西地委書記段君毅商定向南轉移,由山東縱隊第6支隊第3團任前衛,第115師師部、中共魯西區委、泰西地委隨后轉移。深夜,作為前衛部隊第6支隊第3團因熟悉地形,按原定方案順利突出重圍,第6支隊第7團、師教導大隊與師供給部、衛生部各一部也轉至津浦鐵路以東。而陳光所部行進途中,遭到日軍阻擊陷入包圍圈,師部由劉庄轉移到肥城安臨站區之上庄,陳光召集第686團代團長張仁初、津浦支隊隊長孫繼先等研究突圍方案,決定令該團在內線牽制敵人,分散在山地與敵周旋,掩護機關分路轉移。

基於日軍已封鎖汶河沿岸且平原不利於發揮部隊山地游擊長處的情況,陳光決定帶部隊折返陸房一帶。日軍以機動部隊之優勢完成相互銜接,構筑起包圍圈。陸房是一塊有10余個村庄的小盆地,四面環山,隻東南有一缺口的險要地形,周圍方圓不足10平方公裡,處於四面受敵的兵家禁地。我部立即搶修工事,利用周圍小山加強防御,團部發出號召要求人在陣地在,不失寸土。

11日拂曉,日軍借助飛機、炮火掩護,向我方陣地全線進攻。我軍憑險據守,部署第686團2營於陸房西北黃土嶺村、肥豬山北部,1營於肥豬山中南部及岈山西部,津浦支隊於陸房以北的鳳凰山,師特務營於陸房東北的東山嶺,疏散隱蔽,沉著應戰,由晨至午連續擊退多輪沖鋒,將敵阻於山下。15時許,日軍調整部署,集結兵力主攻肥豬山、岈山制高點,第686團指戰員居高臨下,猛沖猛打,在小高地與日軍短兵相接,又打退敵多輪進攻。師直騎兵連出其不意,奇襲安臨站,鉗制東北之敵。日軍隻得重新部署,一度突破第686團與津浦支隊的結合部,逼近師部隱蔽地陸房村。孫繼先帶支隊1個連與師警衛連、泰西獨立團80余人,與肥城地方武裝密切協同,跟日軍展開了肉搏戰,終於打退日軍,保証了全線防御安全。處於狹長地帶的日軍,除了加強炮火,也別無良策,但我方的危險並沒有解除。

緊急動員,乘夜間隱蔽突圍

時至黃昏,日軍停止攻擊,收縮兵力,各道口點起篝火,以重兵把守關口,期待天明收網。羅榮桓從東平縣龍崮村東汶支隊來電稱龍崮一帶沒有敵情,可以向南突圍。我方指揮員認為,日軍畏怯夜戰不敢貿然行動,須抓緊時間分路向西南突圍。22時許,各部隊先行收攏,進行戰時動員,妥善安置傷員,避開大路,繞道穿行,以障眼法派出小分隊襲擾日軍,津浦支隊騎兵連派出9人,3人一組,在敵陣地前騷擾其夜間休整。

在當地群眾帶領下,第686團掩護師直機關翻過岈山,於12日到達汶上,13日轉移至東平以東的無鹽村一帶,與前來接應的羅榮桓部會合。孫繼先率津浦支隊及師特務營、騎兵連護衛中共泰西地委機關穿過趙家村、郝家村間的狹長地帶也於同日到達汶上﹔第6支隊第2團2營在營長張杰帶領下,從岈山西之雙山突圍至東平縣榮花村,終於神出鬼沒跳出了日軍的包圍圈。

12日清晨,尚蒙在鼓裡的日軍以猛烈炮火向第115師陣地發動攻擊,竟未遇到任何抵抗,一直打到陸房村內,才發現八路軍早已不知去向,尾高龜藏哀嘆合圍計劃破產,百思不得其解,惱羞成怒之下殘殺群眾,燒毀房屋,更激起了軍民同仇敵愾的抗日決心。在戰斗進行中,當地群眾籌來糧食和水冒死送到我軍陣地,為部隊搶佔有利地形並於夜間突圍帶路,冒險保護好傷病戰士,傷愈后送回部隊﹔周圍村庄的群眾將散落的步槍、子彈、軍衣、文件、藥品等妥善收存悉數送交部隊。部隊返回泰肥地區后,陸房等地老百姓前來迎接、送來慰問品,並贊嘆說:你們被困在罐子裡,鬼子就要堵住罐子口了,可是你們卻長著翅膀飛了。真不愧是共產黨的部隊!

敵我雙方鏖戰一個白晝,第115師等部隊以傷亡300余人的代價,斃傷日偽軍大佐聯隊長以下1300余人,粉碎了日軍的九路合擊,保存了根據地的骨干力量,鼓舞了人民群眾的抗日信心,振奮了抗戰軍民的士氣,根據地出現了爭相參軍的熱潮,革命力量有了很大發展。劉伯承在《我們在太行山上》指出,經過陸房戰斗,冀魯豫抗日根據地迅速發展起來。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