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群眾領袖 民族英雄——劉志丹烈士紀念碑碑文敬讀

衛東剛 王亞運 曹興琳

2022年11月25日08:21    來源:學習時報

為了紀念陝北紅軍和陝北根據地的重要創始人劉志丹,陝甘寧邊區政府於1943年春在他的家鄉建成了劉志丹烈士陵園。1947年陵園遭到國民黨反動派胡宗南部隊的嚴重破壞,1952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撥款重建。陵園坐落在陝西省志丹縣城北山坡,總佔地面積3.3萬平方米,整體建筑富有民族特色,庄嚴肅穆,建有紀念堂、碑亭、陳列室、紀念塔、塑像等,保存有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親筆題詞。其中,毛澤東題詞為“群眾領袖群眾英雄”,另有一碑刻有《烈士劉志丹同志革命事略》,全文如下(標點為引者所加):

志丹同志,名景桂,字志丹,陝西保安(為紀念志丹同志改稱志丹縣)人。幼聰明好學,十九歲入榆林中學,因品學兼優,思想進步,接受當時潛入學校之革命思潮,慨自奮發,而為前進之師友所推重。民十三年冬,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十四年春轉為共產黨員,秋奉黨命入黃埔軍校,畢業后回西北。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總政治部組織科長、西安中山學院教官、國民革命軍第四路軍政治處長等職。大革命失敗后,白色恐怖與“清黨”禍起,志丹同志被“清出”部隊,受黨命奔走皖鄂,屢謀起義未遂,輾轉歸陝。十七年夏,與唐澍、謝子長同志等組織渭華暴動,曾任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等職。暴動失敗返陝北,整頓保安黨的工作,取得保安縣總團總職,團聚革命力量,打擊貪官劣紳。十八年,參加陝北黨特委,任軍委書記,曾和當時黨內之投降路線斗爭。秋,與謝子長等赴陝甘寧間,進行軍事活動,入甘軍,任團、旅長職,被反動分子發覺,繳械囚邠縣。雖受鐐鎖囹圄,仍暗中策令其他同志工作,毫無懼怠。旋經師友救釋,益加奮勉工作。九一八后,和謝子長同志等組織西北反帝同盟軍,任副指揮及參謀長,旋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支隊,歷任總指揮、副總指揮與參謀長等職。二十一年初,成立紅二十六軍,志丹同志仍負領導責任,因遭叛徒杜衡陷害,致二十六軍於渭華失敗。志丹同志與王世泰同志等數人分途化裝回陝甘邊,與高崗同志等重新恢復擴大紅二十六軍,組織陝北、關中、陝甘三路游擊隊開展游擊戰爭,發動土地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創造陝甘邊蘇區。二十三年冬,率主力紅軍與陝北地方游擊武裝匯合,沖破敵人“圍剿”,擴大陝北蘇區。二十四年,先后粉碎陝甘寧晉綏數十萬大軍之三次“圍剿”,打通陝北與陝甘邊蘇區,並擴大而鞏固了陝甘蘇區,擴大了紅二十六軍與二十七軍,廣泛的開展了陝甘游擊戰爭。時志丹同志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兼紅軍前敵總指揮。西北紅軍在志丹同志領導下,已成為強大之紅軍矣。是年秋,與紅二十五軍會師,任十五軍團副軍團長兼參謀長。秋末,由於當時黨內主要領導者之錯誤路線與個人野心,被構陷下獄,幾遭毒害,幸黨中央北來得釋。於是在中央領導下,參加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之工作,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任、瓦瑤堡警備司令、北路軍總指揮、紅二十八軍軍長等職。二十五年率部東征,北出葭、吳,由神府渡河南下,擊破黃河兩岸阻擋紅軍抗日前進道路之軍隊不下數十營團,攻堅摧銳,所向披靡。於是年四月中旬於猛攻三交堅固工事之役,負傷陣亡,時年三十四歲。志丹同志是陝甘邊區與紅二十六軍創造者,是西北人民領袖,是黨內布爾塞維克之模范干部。十余年為黨奮斗,始終不懈,赴湯蹈火,百折不回。志丹同志遠離中央,能從革命實踐中體會馬列主義之精髓,使馬列主義之普遍真理具體實現於西北。在建軍、建黨、建政及領導革命戰爭中,其方針策略,無不立場堅定,實事求是,堅持黨之正確路線,與“左”右傾機會主義路線進行不調和之斗爭。雖受人誣陷,不自矜功,寧肯自己冤死,毫不失革命立場。其艱苦朴素、知有黨不知有身之優良品質,尤堪稱道。志丹同志之死,是黨之重大損失,亦是全國人民之重大損失。形體雖歿,其精神實炳耀千古。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五月一日立

碑文記錄了劉志丹的革命生涯、戰斗歷程、歷史功績,對他為黨為國的一生作出了高度評價。敬讀碑文,感悟他的高尚品格、覺悟境界,深受感動、備受鼓舞。

顧全大局。1935年9、10月間,劉志丹遭到錯誤關押。他堅持實事求是,與“左”傾路線的執行者據理力爭,並告訴被抓的同志:“我們死也不能說假話,黑雲總遮不住太陽。”毛澤東率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后,立即下令“停止被捕,停止審查,停止殺人,一切聽候中央解決”,使劉志丹等一大批干部獲釋。出獄后,一些受迫害的同志有委屈情緒,劉志丹要求大家不要著急,並勸慰蒙冤的同志要識大體顧大局,絕對服從中央領導,加強團結。在他的影響下,陝北紅軍同中央紅軍親密無間、情同手足,周恩來稱贊劉志丹“對黨忠貞不貳”。

一心向黨。劉志丹獲釋后,在瓦窯堡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的親切接見。周恩來在接見劉志丹時,首先感謝他創建了這塊根據地,使中央有了落腳地。在談話中,劉志丹一再表示,要跟著毛主席革命到底。不久,周恩來帶著劉志丹來到毛澤東所住的窯洞裡。毛澤東安慰劉志丹:“你和陝北的同志受委屈了!”“是你們創造和保存了這塊根據地,才使黨中央有了落腳點。”聽了毛澤東情真意切的話語,劉志丹難以抑制激動之情,感激地說:“是黨中央和主席救了我們,救了陝甘革命根據地!”

魚水情深。1936年2月,紅二十八軍奉中央命令,由劉志丹率領,北上神木、府谷,打通陝北蘇區和神府蘇區,策應主力紅軍東征。沿途的群眾聽說劉志丹率領紅軍經過,拿著紅棗饃饃、雞蛋挂面,敲鑼打鼓熱忱歡迎紅軍。紅軍的宿營地經常擠滿慰問的群眾。一位雙目失明的七旬老大娘,拄著拐棍大老遠趕來看望“老劉”。劉志丹站到老人面前,拉著大娘的手親切地說:“大娘,我在這裡。”她從劉志丹的頭頂摸到腳底,又從腳下摸到頭頂,高興地說:“好哇,好哇,真是咱們窮人的貼心人啊!”在場的紅軍戰士和群眾都很感動。這也充分體現出劉志丹與人民群眾的魚水情深。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