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分享

宜興環科園砥礪三十載逐夢啟新程——

從“環保之鄉”邁向“環保之都”

2022年11月23日14:45    來源:新華日報

從4平方公裡到212平方公裡﹔從“一園三區”大框架到“一園一街一鎮”新格局﹔從單一的環保水處理為主,向氣聲固儀和資源利用全面轉型,再到新興產業加速布局,煥發新活力……

成立於1992年11月的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是我國唯一以發展環保產業為特色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歷經探索、改革、創新、突破,於一次次蝶變中積蓄能量,邁入更加自信、堅定的而立之年。

潮起正是揚帆時,而立之年再出發。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宜興環科園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傾力打造“最強增長極”、建設“美好新城區”,力爭實現從“環保之鄉”到“環保之都”的新跨越,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發力現代產業,挺起經濟發展堅實脊梁

百億級超級陶瓷電容器與智能傳感器制造項目今年初落戶環科園,隨后,5天完成土地挂牌、35天入地摘牌、80天啟動建設,讓“環您所願”成為現實。“環科園零等待、零距離、零障礙的服務理念深深感染了我們,在這裡投資、發展,我們充滿信心!”項目負責人、深圳市晶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曉陽說。

環科園始終秉承“項目為王、服務為要”理念,時刻踐行“達成投資意向之日,就是服務開始之時”諾言,爭當雙招雙引的主力軍,投身項目建設的主戰場。30年來,備案億元以上產業項目累計達110個,培育上市公司11家。今年更是全程沖刺跑,已簽約的51個億元項目中,包括超100億元項目1個、超50億元項目3個。

作為全國環保產業的核心集聚區,30年來,環科園環保企業數量由最初的10余家增至3800余家,環保產值從6億元增至近270億元,環保產品也由單一的水處理,發展到涵蓋7大類200多個系列2000多個品種的全產業鏈支撐體系。

近年來,環科園緊緊圍繞“2+3+N”產業體系定位,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以布局生命健康產業為例,宜興藥谷去年10月開園以來,已吸引50余家該領域重點企業及上下游配套企業入駐,預計到2023年產業規模將超100億元,初步產生較有影響力、輻射力的產業集聚效應。

30年來,宜興環科園始終把高質量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綜合實力實現大幅躍升。園區生產總值由建園之初的4.46億元增至295.9億元,目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80.5億元,規上工業產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分別是1993年的66.17倍、62.86倍。

邁上新征程,環科園繼續堅定扛起產業強市的“主陣地”擔當,推動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打造節能環保、電線電纜、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生命健康五大地標性產業集群,向國內一流高新區行列奮力邁進。

勇攀科創高峰,構筑創新創業活力高地

10月28日,2022環保產業國際化創新峰會在宜興環科園舉行。會上,環科園與新南威爾士大學、韓國大邱公共設施管理公團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宜興環科園(以色列)海外孵化器等一批創新基地揭牌,多項國際化人才項目和企業國際化合作項目相繼落地。

三十而立,園區因科技創新而更具發展動力。一邊不斷延伸科創“觸角”,一邊持續擴大國際“朋友圈”,環科園聚力打造先行先試的科創“竹海”、構筑創新創業的活力高地。

30年來,環科園先后建立13個國際清潔技術對接中心,與國內外300多家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累計建成各級各類研發平台162家、異地孵化器5個和日本東京離岸孵化器1個,引育包括19名“兩院”院士在內的千名高層次人才。

近年來,環科園進一步發揮企業創新作用,推出“科創新政十四條”,真金白銀助企發展。宇超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公司的一個工業類研發項目獲得2021年度科技創新專項資金扶持。“首筆25萬元資金一個月內就拿到了,項目驗收通過后還有25萬元,切實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壓力。”董事長殷新亮說。

環科園科技局負責人介紹,“科創新政十四條”對無錫市級到國家級榮譽均有明確的獎補資金額度,力度大且覆蓋面廣,2021年度科技創新專項扶持資金達1100萬元,激勵企業做細分領域“單打冠軍”,進而做大做強。園區目前已培育20多家環保特色專科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210家,3家企業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繪就生態畫卷,強化綠色發展示范特色

“三葉草”形靈動的構造、純白外觀清新優雅,遠看像工廠、近看像公園,這就是位於宜興環科園的全國首座城市污水資源概念廠——宜興城市污水資源概念廠。這裡每天處理近2萬噸污水,還可實現水質永續、能源回收、資源循環,讓“污水成為資源、污水廠成為資源工廠”。

血脈裡流淌的環保基因,讓環科園時時向淨向美,處處生態為先,踐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隻此青綠間揚鞭奮蹄“加速跑”。

環科園在全國率先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建成集風光電儲能於一體的全省首個零碳樓宇,零碳公園、龍池路低碳網紅街區等特色雙碳地標也都在有序推進中,推動“生態+城市”融合發展。今年6月,環科園啟動EOD項目建設,圍繞生態治理、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提出14個EOD項目預案,探索“生態+經濟”新模式。

今年,環科園成為全國開發區中首個實施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機制的園區,2020年園區單位面積GEP為1.27億元/平方公裡,在全國處於較高水平,綠金指數(GEP/GDP)為0.77,“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價值得到雙實現、雙提升。

擦亮生態底色、提升城市美學,“美好新城區”人人向往。在潼渚村橋西河邊感受靜謐淳朴的田園風光﹔登銅官山觀賞翠峰如簇、山水相依的壯美風景﹔游“氿街”夜文化街,享受繽紛愜意的休閑時光……“綠富美”的畫卷正在環科園徐徐展開。

站上新起點,著力新跨越。宜興環科園正錨定打造“綠色現代化、高端國際化、歷史厚重感”一流高新區目標,深入踐行“產業強園、生態立園、科創興園、文化建園”戰略,以“國家隊”擔當扛起高質量發展重任,以園區精彩為全市添彩。(本報記者 魏琳)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