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分享

搬遷之后6年間,從路邊攤到小商鋪再到門店

王正麗的創業“三級跳”

2022年11月22日14:36    來源:貴州日報

早上9點,王正麗的彝飄香奶茶店准時開門營業,50多平方米的門店裡,奶茶、炸雞、冰淇淋等品種豐富。“阿妹戚托小鎮的名氣越來越大,我的生意也越做越紅火。”

6年間,從流動路邊攤到固定小商鋪,再到商超附近的門店,這個彝族姑娘不僅實現了創業“三級跳”,也真正融入了新生活,成為了“新市民”。

2017年8月,王正麗一家6口從晴隆縣原三寶鄉干塘村搬遷到三寶街道新塘社區。三寶街道是該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依托當地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晴隆縣著力打造景區化民族特色小鎮——阿妹戚托小鎮,於2021年11月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2018年過完春節,夫妻倆盤算起新生活,“三個孩子都需要照顧,今年我就不出去打工了。這裡人多熱鬧,干脆做點小生意補貼家用。”在外打工10余年,見多識廣的王正麗迅速把目標鎖定在餐飲行業。

經過小半年籌備,王正麗在新家園開始了第一次創業“起跳”。2018年下半年,她在阿妹戚托小鎮教育園區的學校周邊賣起了手抓餅。一個學期下來,生意不錯。但流動攤位容易受天氣影響,收入很不穩定,也影響周邊環境衛生。要繼續還是放棄?王正麗犯了難。

為鼓勵更多搬遷群眾自主創業就業,2019年春天,三寶街道規劃建設了一批小型固定商鋪。在新塘社區協調下,王正麗分到一個小木屋商鋪,位於縣城進入阿妹戚托小鎮的必經之路上。於是,她的創業之路有了第二次“起跳”。

有了固定商鋪,王正麗把經營重點轉向了年輕人喜歡的奶茶。一年下來,熱情大方的她憑著好手藝,積攢了一批忠實“粉絲”和好口碑。生意有了起色,生活更有滋味,她的信心越來越足,“我想把生意再做大一點。”

租門店、買設備……投入不小,錢從哪裡來?王正麗把想法告訴家裡人,沒想到得到一致支持。2020年,通過親友籌資入股等方式,她以每年3萬元價格,在社區大型商超旁租了一個門面。在新塘社區的支持下,她還申請到5萬元貼息貸款,用於購買設備和學習技術。王正麗創業之路的第三次“起跳”,在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氛圍下成功啟動。

創業規模不斷擴大,在外務工的丈夫也回來幫忙。今年初,為豐富產品種類,王正麗還專程到成都學習冰淇淋等冷飲制作。同時,購置了一批新廚具設備,並積極參加社區舉辦的各類服務培訓等,進一步升級門店的硬件和軟件水平。

如今,王正麗的飲品店不僅有炸雞、漢堡,還有各種各樣的奶茶、冰淇淋等。每天早上9點開門營業,直到晚上12點左右才關門,有時候加班到凌晨1、2點。“老板,給我打包兩份雙皮奶,我要去接孫孫放學。”新塘社區搬遷群眾楊登英嗓門響亮。在深山待了幾十年,她以前從未聽說過的雙皮奶、奶茶等食品,如今天天都能吃到。

“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每天還是有兩三百元收入,夏天和節假日生意會更好。原本就隻想擺個攤攤,沒想到生意越做越大,忙的時候還會請臨時工。”王正麗笑著說,“下一步,我想開一家高檔一點、精致一點的甜品餐廳,有咖啡、甜品……我們要抓住市場,跟上新潮流。”

搬新家、住新房、換新業,6年實現創業“三級跳”,王正麗從外出打工的山裡人變成了安居樂業的“新市民”,不僅得益於各項政策紅利和親友支持,也源於自身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不懈奮斗。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塘社區負責人王箭介紹,“搬遷群眾入駐社區以來,大家越來越適應‘新市民’的生活狀態,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也進一步提升。接下來,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就業民生,全力提升社區服務水平,提供更多就業創業機會與平台,努力創造美好生活。”(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吳採麗)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