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2日09:11 來源:新華網
天南古邑,波濤萬頃。11月中旬,黨的二十大代表、陸軍工程大學“星火”理論宣講服務政治教員群體成員俞紅來到廣東湛江,為南部戰區海軍官兵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4個多月前,俞紅帶領教員們到海防前哨開山島,升國旗、做宣講、走守島巡邏路,為守島民兵宣講偉大建黨精神。
“星火”群體是陸軍工程大學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力軍和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中堅力量,有30余項教學研究成果獲國家和軍隊級獎勵。
從海防前哨到雪域高原,從地方高校到田間地頭,“星火”群體將點點星火播撒在祖國大地。他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堅持用真心感悟真理魅力,用真情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用真愛教育感染官兵,滿腔熱忱投身鑄魂育人工作,是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忠實實踐者。
陸軍工程大學“星火”理論宣講服務政治教員群體成員黃貽蘇為湖北省紅安縣中和司村村民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11月3日攝)。新華社發(李亞運 攝)
高擎信仰火炬 深扎信念根基——“講信仰的人必須先有信仰”
“作為軍隊院校政治理論教員,必須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讓黨的聲音第一時間走進官兵、走進群眾。”在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研討中,教員曹二剛說。
黨的二十大召開后,“星火”群體認真開展學習研討,深刻領悟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為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做好准備。
予人星火者,必心懷火炬。近年來,他們始終堅持學習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分領域、分學科、分專題進行系統研究,定期組織學習交流,不斷擦亮堅決聽黨話、鐵心跟黨走的忠誠底色。
2018年盛夏,“星火”群體帶著追尋紅色根脈、傳承紅色基因的初衷,來到遵義會議紀念館。面對鮮紅的黨旗,教員們舉起右拳,庄嚴宣誓。
“講信仰的人必須先有信仰!身為政治教員,唯有自己樹立崇高信仰、扎牢思想根子,才能培育出有信仰的學員。”曹二剛的話道出了這個群體始終恪守的信條。
信之真,悟之深。翻閱“星火”群體常用的數十本理論書籍,裡面寫下了密密麻麻的學習體會,有追根溯源的理性思考,也有聯系實際的深刻感悟,字裡行間洋溢著對真理的熾熱追求。
陸軍工程大學“星火”理論宣講服務政治教員群體成員盧偉(右二)在“王克勤連”與基層官兵座談(2022年7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永進 攝
老教員郭幼茂是全軍黨史宣講團成員,從事黨史軍史教學研究已有30余年。他與團隊成員一道,結合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聚焦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深入解讀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及時將學研成果納入講義、帶入課堂。
郭幼茂是這個群體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這個群體始終注重從理論維度、歷史維度和實踐維度深刻學習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
理論方面的疑惑,不僅要從歷史中求解,更要在實踐中探尋答案。
2020年,教員李曉和同事們親身經歷了武漢抗疫斗爭,她們的信念也由此更加堅定。
“這次抗疫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國之治’背后的制度優越性!”李曉在筆記本上寫道。回到校園,她將自己的深切感悟帶入課堂、講給學員。
作為新時代的見証者、參與者、受益者,“星火”群體注重在理論與實踐對接中、在當前和未來貫通中、在“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對比中,真正弄懂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
陸軍工程大學“星火”理論宣講服務政治教員群體成員吳定平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10月26日攝)。新華社發(徐雅 攝)
燃旺真理火焰 熔鑄忠誠之魂——“政治教員要像火把一樣去點亮學員心靈”
“教員,送您一束天山紅花,感謝您為我們傳播信仰、凝聚力量。”前不久,教員佘穎穎收到了一封來自新疆軍區某邊防團的信。
看著信封上的名字“馬明”,佘穎穎腦海裡浮現出了那個個子不高、皮膚黝黑的學員,他對理論學習有著濃厚興趣。
“教員,如今我已是班長了,在擔負邊境巡邏任務的同時,按照您教授的方法帶著戰士們學習黨的創新理論。黨的創新理論是我們奮力前行的指路明燈。”馬明在信中寫道。
佘穎穎更加堅信,政治教員要像火把一樣去點亮學員心靈,要真正把思想蘊含的理講透,把對接實踐的路打通。
真理之光照亮育人之路。“星火”群體始終以習近平強軍思想為主脈授課施教,既講清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決策部署,又回答學員“為什麼”“怎麼干”的追問,讓學員真正把新時代強軍興軍的使命任務、奮斗目標、根本原則、重要路徑等一系列問題學深悟透,融入實踐。
陸軍第83集團軍“紅一連”政治指導員鄭紀文曾聽過“星火”群體的授課。擔任基層主官后,鄭紀文堅持用習近平強軍思想建連育人。2021年,鄭紀文被表彰為陸軍第四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所帶連隊被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黨的創新理論為連隊轉型發展注入力量,指明前進方向!”鄭紀文說。
陸軍工程大學“星火”理論宣講服務政治教員群體成員秦潔(中),在重慶西藏中學與藏族學生進行課間討論(2022年6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永進 攝
教員的思想提領,往往會改變青年學子的人生選擇。近年來,這個群體聚焦理論熱點、現實問題難點、意識形態斗爭焦點,通過案例解析、實例剖析做好解疑釋惑工作,引導學員不負青春韶華,矢志奮斗強軍。
“清澈的愛,隻為中國!”教員王晶授課時用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群體的先進事跡,教育學員厚植家國情懷,奮力投身強軍興軍偉大實踐。
“英雄們的事跡讓我備受感動。未來,我願像駱駝刺一樣扎根基層、戍守邊疆,讓青春在許黨報國中閃光。”學員晏子祎聽了王晶的課后,主動遞交了赴邊申請書。
2021年,近400名學員臨近畢業時像晏子祎一樣,申請到艱苦邊遠地區建功立業。
在“星火”群體的教育引領下,學強軍思想、干強軍事業成為學員們共同的價值追求。近年來,畢業學員中先后涌現出“全軍備戰標兵個人”簡春、一等功臣王春衛等優秀代表。
陸軍工程大學“星火”理論宣講服務政治教員群體成員黃貽蘇(左)、鮑永娟在海拔4000余米的高原邊防部隊宣講時吸氧備課(2022年6月27日攝)。新華社發(李浩 攝)
播撒理論火種 耕耘思想田野——“如果我是一束火苗,我願照亮每一個角落”
2020年盛夏,一堂題為“刻不容緩推進應急應戰准備”的理論宣講,讓新疆軍區某部官兵感到重任在肩。
教員俞紅聯系部隊履行使命任務實踐,講透國家安全形勢,講清備戰打仗要求,強化官兵內心深處的責任感、使命感。
“坦克的動力來自發動機,人的動力源自新思想,我們要在鐵甲洪流中綻放青春,在未來戰場上踐行使命。”全國人大代表、“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馬和帕麗聽完授課說。
“如果我是一束火苗,我願照亮每一個角落。”這既是俞紅的內心獨白,也是“星火”群體用真情播撒理論火種的真實寫照。
心向一線官兵,讓理論“春風化雨潤心田”。近5年來,他們積極開展理論服務走基層活動,先后奔赴重大演訓、搶險救災、抗擊疫情一線,組織宣講服務600余場。
2021年,教員李暄積極申請到駐藏部隊代職,主動請纓到任務一線。她走哨所、赴點位,因地制宜開設課堂。
“李教員講的是身邊事,說的是深刻理,更加堅定了我們扎根生命禁區、獻身雪域高原的信念。”下士趙鵬在課后座談中說。
心系廣大青年,讓理論“筑夢青春向未來”。近年來,“星火”群體在堅持向戰而行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政治教員的忠誠品格、家國情懷帶動青年,引導廣大青年扛起使命責任。
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之際,“星火”群體聯合中國人民大學“延河講師團”等多個高校宣講團,開展主題聯學活動。
這是陸軍工程大學“星火”理論宣講服務政治教員群體(2022年11月19日攝)。新華社發(潘濤 攝)
2020年,“星火”群體來到石家庄市第二中學,為學生們講述“三大戰役”的運籌指揮、進京趕考的歷史清醒等。
“向青少年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引導他們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是我的責任。”教員秦岩說。
心連人民群眾,讓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星火”群體指導各校區成立了“烽火”學員宣講團、“紅岩雪鷹”宣傳隊、“為戰”青年博士宣講服務團等11個群眾性宣講團隊,覆蓋各層次的學員。教員和學員一起走出校門,圍繞廣大群眾的關心關切,用心用情宣講服務,進一步堅定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賴。
“我還記得去年11月,‘星火’教員們來村裡的情景。當時村黨支部書記巴澤仁帶著鄉親們舉著哈達,迎接這群特殊的客人。”西藏昌都市卡若區俄洛鎮鎮長其美說,“20多年前,我從雪域高原赴重慶西藏中學求學,入學第一課便是軍校政治教員給我們講的思想教育課,是他們在我心中播下了一心跟黨走的種子。”
長期以來,“星火”群體帶領“紅岩雪鷹”宣傳隊,深入藏族學生中宣講黨的創新理論,架起了藏族孩子與人民子弟兵的“連心橋”。
陸軍工程大學“星火”理論宣講服務政治教員群體成員李暄(中),在訓練場鼓勵即將畢業的學員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2022年6月23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永進 攝
點亮師者火燭 指引逐夢之路——“行動是最好的教育,表率是無聲的教案”
“哨所再小也是戰位,我一定牢記使命,為祖國站好崗、放好哨、守好邊。”聽了教員曹二剛一堂課后,戰士王梓宇說。
2019年,曹二剛赴北部戰區陸軍某旅開展理論服務走基層活動。理論宣講期間,他得知某哨所僅有一名執勤戰士。山路難走,又趕上天氣不好,但曹二剛堅持要走一趟。
到了哨所,當天的執勤戰士就是王梓宇。沒有講稿、沒有課件,曹二剛以拉家常的方式給他講了一堂生動的國家安全形勢教育課。
那次理論服務活動中,曹二剛輾轉數千公裡,常常是討論問題在車上、修改講稿在路上、備課整理在晚上,卻始終保持激情為官兵講好每一課。
“行動是最好的教育,表率是無聲的教案。”一名旅領導說,曹教員為基層官兵立起了政治教員的好樣子。
要求學員做的,自己首先做到。教員張偉是有名的“理論達人”,家中有2000余冊理論書籍。
“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首先得有一桶水。”張偉說。
和張偉一樣,“星火”群體注重嚴謹治學、深耕科研,將心思精力向教學研究傾注。近5年,這個群體先后有10余篇研究成果入選全軍重大理論研討會。2019年,全軍組織院校政治理論課教學崗位練兵比武,評出15堂精品示范課,其中2堂出自這個群體。
近年來,“星火”群體常態開展愛心助學活動,採取支教下鄉、捐資贈物等形式,助力66所學校860余名學生完成學業。
在他們的帶動下,陸軍工程大學學員自發成立“愛心向‘黔’進”愛心團隊,連續十余年資助貴州山區小學。2021年,該愛心團隊獲評“中華慈善獎”慈善楷模。
正是有了這種胸懷與視野,信仰的火種才會點亮盞盞心燈,傳遍軍營內外,燎原大江南北。
(新華社南京11月21日電 新華社記者:李秉宣、韓學揚,參與採寫:張聖濤、王含豐)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