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奮斗者·正青春”專題報道
分享

張晶:將老鐵人的紅旗扛下去

2022年11月22日08:56    來源:光明日報

2020年,寒冬臘月,大慶油田1205隊井場。

室外,鑽井聲轟鳴﹔室內,爭議聲貫耳。克服疫情重重困難,鑽井隊年底剛剛奪得鑽井進尺十萬米“四連冠”,慶功會的熱乎勁兒還沒過,隊長張晶就要開辟新陣地——請戰去打非常規油氣井。大家想法不一,支持的有,但反對的更多。

1205鑽井隊是鐵人王進喜帶過的隊伍,也是全國創造紀錄最多、鑽井總進尺最高的標杆隊。2018年,36歲的張晶成為第21任隊長,在他的帶領下,鑽井隊佳績不斷。

“新區用的自動化鑽機,1205隊沒摸過,全得現學。打深井的技術,1205隊沒經驗,干不出名堂等於砸了招牌。”對於面臨的困難和大伙兒的顧慮,張晶心裡也想過。

這麼難,為啥還要上?勘探專家說,大慶的非常規原油儲量豐、油品好,這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新希望。憑這一點,張晶拿定了主意要上。

“1205隊這面紅旗是鐵人老隊長靠著‘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勁頭扛起來的,是實打實干出來的,求穩怕難,不是鐵人老隊長的風格。”會上,張晶鏗鏘有力地說。

12月,一片荒原上,大慶油田7支鑽井隊在非常規油氣井組擺開鑽機。1205隊開鑽第一口井,目標是35天拿下。而就在前一年,另一支鑽井隊打這樣一口井,用時113天,所有鑽井隊都在看1205隊怎麼打。

盡管早有心理准備,但非常規井開發的難度還是超出張晶的想象。鑽機設備是第一個攔路虎,過去他們一直使用中小型鑽機,而非常規井施工都是水平井,用的是大鑽機,鑽井工藝完全不同。

面對大小不一的操作杆、各式各樣的按鍵,數百頁的說明書和密密麻麻的線路圖,張晶帶著工友們從零學起。一時間,井隊成了訓練營,鑽台成了練兵場,宿舍成了學習室,邊研究、邊開鑽。

2000米之前,打得挺順利,到了2300米,非常規油氣的主力油層“青山口組”成了難啃的硬骨頭。

一米厚的地層,有上千個小層,又薄又脆。想拿油,鑽頭得水平穿行2000多米,就像用吸管橫穿千層酥餅,勁小了,速度慢,泥漿就會泡塌井壁﹔勁大了,油層就會裂開甚至掉渣。稍有不慎,可能會造成惡性工程事故。此前,已經有4支隊伍,在這兒遇上了麻煩。

“能吃苦,但不死干。啥事兒別叫他惦記上,隻要惦記上,准搞出點兒名堂來!”1205隊黨支部副書記李海洋這樣評價張晶。

上鑽台記參數,去泥漿池量比重,到振動篩看岩屑,取准、取全每一個數據……白天,張晶緊盯現場,夜裡,跟大家頭腦風暴,遇到問題就找專家,一起挖點子、想法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2021年2月11日,大年三十,1205隊第一個完鑽,全井用時33.1天,后來,又接連突破30天、25天。

“成績出來了,能不能變成可復制的經驗呢?”趁熱打鐵,張晶帶領工友梳理總結,形成了包含生產、技術、裝備等五個模塊的非常規油氣開發高效鑽井模板,並分享給所有鑽井隊。很快,就有一個鑽井隊超越了1205鑽井隊,刷新了紀錄。

“把寶貴經驗告訴別人,紀錄被刷新,紅旗被搶走,心裡是啥滋味?”面對記者的提問,張晶淡然一笑:“我們隊打得再好、打得再快,也只是一支鑽井隊、一面小紅旗,我們要讓這面小紅旗,變成陸相非常規油氣開發的大紅旗。”

張晶有甘於被超越的境界,更有再次超越的底氣。2021年冬天,大慶遭遇了60多年未遇的大暴雪,井場離市區100多公裡,大雪封了路,張晶帶人將拖拉機焊上鋼板當清雪車,邊下邊清,保障了物資供應,一刻也沒耽誤生產。

13.77天,1205鑽井隊再次刷新大慶非常規油氣開發鑽井周期紀錄。至今,這一紀錄未被打破。

前不久,1205隊又接到了新任務——開發致密氣井。井控級別高、水平段硬、難度大,是更難啃的硬骨頭。

“爭取到新戰場上再立新功。”張晶滿懷豪情地對工友們說。

剛剛搬到新的井場,張晶照例把那本講述鐵人老隊長和一代代1205人接續奮斗故事的圖書《鐵人鑽井隊》,放在宿舍床頭。工友們說,這是他愛不釋手的寶貝。

“井場在變化,技術在更新,但老傳統不能丟,鐵人精神要代代傳下去。”張晶看著窗外。不遠處,60米高的井架上,“鋼鐵1205隊”的紅旗正迎風飄揚。(本報記者 張士英 本報通訊員 趙楠)

(責編:王珂園、宋美琪)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