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分享

踔厲奮發向未來·二十大精神在基層

鑄就振興發展“強引擎”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實現東北全面振興新突破觀察

2022年11月21日14:54    來源:新華社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

連日來,新華社記者在一線採訪了解到,東北廣大干部群眾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將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實現東北全面振興新突破的必由之路,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創新,不斷營造良好環境,以創新引擎帶動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東北全面振興的時代新篇章。

夯實重大裝備制造的基石

機器轟鳴、叉車往返……在剛剛迎來“70歲生日”的沈鼓集團,黨的二十大代表、沈鼓集團副總工程師姜妍頭戴安全帽,穿梭在機器、設備之間,正帶領技術團隊測試壓縮機核心部件。

多年來,沈鼓集團在有著“工業心臟”之稱的壓縮機領域接連打破國際壟斷,過去10年更是實現了乙烯壓縮機組從100萬噸級、120萬噸級到140萬噸級的“三連跳”。“沈鼓之所以能夠與國際巨頭掰手腕,靠的就是持續創新。”姜妍說,眼下集團正集中力量做好150萬噸級乙烯壓縮機的制造,“挑戰下一個設備量級極限。”

沈鼓集團、中國一重等一批東北“老字號”企業干部職工振奮精神,加快改造升級步伐、進一步夯實國家重大裝備制造的基石。

在沈鼓集團,工人在總裝車間工作(2022年6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突破“卡脖子”,挺起產業脊梁。

北緯47度,黑龍江齊齊哈爾富拉爾基區。雖然氣溫已降至零下,但中國一重集團鍛造車間的爐火正旺。近年來,這家制造業央企參與研制成功“國和一號”“華龍一號”等核電首台套主設備,持續填補行業空白。

“撐起中國制造業脊梁,我們要有自己的貢獻。”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一重集團董事長劉明忠說,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公司正規劃推進新一輪技術轉化、戰略協作研發舉措,圍繞產業鏈補鏈、強鏈、固鏈下功夫。

數字賦能,以智能化助力效率變革。

在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的智能示范車間,兩隻近3米高的巨大機械臂圍繞圓盤按照軌跡移動,將一張張沖片精准整齊地疊放,定位精度偏差小於0.05毫米。集團創新與數字化部副總經理劉新新說,以前這道由人工操作的工序,經數字化改造后,精度、效率大幅提高。

11月7日,2022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沈陽開幕。遼寧省一連發布1439個數字化應用場景資源,吸引數字服務商與制造企業對接合作。遼寧省工信廳副廳長陳虎說,截至今年6月底,遼寧省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6.2%,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75.3%,“未來幾年遼寧將持續推進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破解裝備制造、石化、冶金等傳統產業的痛點堵點。”

在哈電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在生產作業(2022年10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鬆 攝

向低碳發力,以綠色化引領制造轉型。

長春一汽,新能源汽車銷售持續升溫。為提升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力,有著悠久歷史的一汽集團選擇開放合作,今年2月底與比亞迪合資的動力電池項目開工建設,達產后每年可以為近60萬輛電動車配套。

“按照規劃,到2025年,一汽全集團新能源智能汽車佔比將達20%。”一汽集團新能源開發院專家楊鈁說,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作為“新的增長引擎”被寫入黨的二十大報告,一汽將提升新能源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技術創新能力,為推動我國汽車產業邁向中高端、走向全世界貢獻力量。

一汽-大眾在第19屆中國(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上展出的新能源車型(2022年7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讓“專精特新”聚集大能量

“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曾是制約東北振興的痼疾。

“要依靠創新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堅持鳳凰涅槃、騰籠換鳥,積極扶持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盡快形成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北三省考察並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時提出殷切期望。

吉林長春的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廠房裡,科研人員連續多日早出晚歸,正在為年底發射任務進行最后測試。“企業自主研發運營的‘吉林一號’衛星已有70顆在軌,組成我國最大的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賈宏光興奮地說,將把更多“吉林一號”送入太空,進一步提升全球覆蓋和服務能力。

依托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而生的長光衛星,是東北產業新生力量的代表之一。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東北各地發揮科教資源豐富、科研院所密集優勢,強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孵化高技術產業,加快布局未來產業。

——搭建新平台,夯實創新“厚度”。

11月9日,沈陽航空裝備需求發布暨招商推介會在珠海航展新聞中心發布,36家企業加入了沈陽航空產業“大家庭”。此前不久,沈陽航空產業集團與沈飛工業集團合作的大型航空機加結構件項目剛剛簽約。

在沈北新區建設航空航天城、在渾南建設科技城……聚焦培育新動能,一系列新平台新載體加速搭建。沈陽市沈北新區區委書記吳軍說,沈北擁有中航626所、中電科47所等40家研發機構,入駐企業“近水樓台先得月”,與更多科研機構對接合作,將實現技術水平新躍升。

在中航沈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空客A220項目車間,工人在生產飛機(2020年3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培育新梯隊,提高創新“濃度”。

10月15日,長春新區發布“中小企業培育計劃”,從融資擔保、技術攻關、挂牌上市、品牌建設等方面對接資源,分階段、分層次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省級“專精特新”、市級“專精特新”企業進行梯度培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我們開展這項工作更有底氣。”長春新區工信局局長王東升說,新區力爭利用三年左右時間,使各級“專精特新”企業達到750家以上,形成“新字號”的成長梯隊,構筑新區高質量發展的硬實力。

——聚合新集群,加快創新速度。

今年以來,沈陽拓荊科技、富創精密先后在科創板發行上市,沈陽芯源微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新建的高端晶圓處理設備研發生產基地全面竣工……沈陽在集成電路裝備領域厚積薄發。

“今年前三季度,遼寧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7%,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35.6%。”遼寧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卓明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遼寧將在新材料、精細化工、高端裝備制造、半導體芯片制造設備和工業基礎軟件等領域鏈接上下游資源,“讓‘新字號’集群式發展,跑出加速度。”

這是2022年11月7日在沈陽舉行的2022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開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王乙杰 攝

向改革、環境、人才要動力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東北三省並在沈陽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明確指出“新時代東北振興,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廣袤的黑土地上,廣大干部群眾向改革、環境、人才要動力,努力厚植振興發展沃土。

聚焦高質量發展,以制度創新激發改革活力——

進一步健全法規制度體系,營造便利化營商環境,加快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為自由貿易試驗區提供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黨的二十大剛閉幕,黑龍江省司法行政系統一系列促進改革發展的措施迅速推出,在龍江大地激起不小關注。

“我們以制度創新激發改革活力,是為了砍掉羈絆,為自貿試驗區建設與發展添動力。”黑龍江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崔永洪說,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聚焦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黑龍江將持續深化法治領域改革,啃硬骨頭,進深水區。

2022年8月3日,在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第三總裝測試大廳,陳茂勝團隊成員、測試人員李暢在檢查“吉林一號”高分03衛星單機接插件連接情況。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營造更優創新環境,構筑發展新優勢——

產出過新中國第一套工業軸承的大連瓦軸集團近來通過構建績效與個人業績聯動的動態薪酬機制等措施,提升了企業活力,今年有6個項目喜獲“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瓦軸集團董事長劉軍說,企業將繼續“激活”體制機制,改善創新“小氣候”,構筑發展新優勢。

在長春新區,499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集聚著740家高新技術企業,佔到全省總量的25%。

“制定《關於支持長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鼓勵新區探索建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綜合改革示范區……高新技術企業集聚的背后是強大的政策環境支撐。”吉林省科技廳廳長李岩說,吉林省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將走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精准對接需求,拿出貨真價實的“政策包”,用政策的到達率、環境的適宜度提升地區的創新指數。

這是2022年6月8日拍攝的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的局部(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釋放人才創新活力,賦能振興發展——

10月27日,以“強技能 興遼寧 創未來”為主題的遼寧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在沈陽開幕﹔11月10日,2022“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在通用技術沈陽機床舉辦……遼寧省聚焦產業工人、大國工匠舉辦的賽事不斷,讓人才有舞台,讓工匠有位置。

“建設創新型國家,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的人力資源。”遼寧省人社廳副廳長吳秀君說,遼寧作為工業大省,將繼續在平台搭建、職級晉升、技能培訓上下功夫,精心培養更多“大國工匠”。

“龍江人才振興60條”“興遼英才計劃”“吉林人才新政3.0版”等相繼出台……一份份英雄帖已經發出,一個個新平台全力搭建,用心留人的創新環境正在形成。

11月10日,參賽選手在數控多軸加工比賽中比拼。當日,2022“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之“通用技術杯”數控多軸加工大賽在通用技術集團沈陽機床開賽。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振興寄以厚望:“我們對東北振興充滿信心、充滿期待”。

按照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部署,東北兒女牢記囑托,凝心聚力謀振興、踔厲奮發開新局,正昂首闊步走在全面振興的發展新路上。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 記者牛紀偉、王炳坤、楊思琪、孟含琪、郭翔、王曉琳,視頻記者高銘、司曉帥、姜明明、魏蒙、許暢、張建、王鶴)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