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富
2022年11月17日08:06 來源:人民政協網
台兒庄淪陷后,中國共產黨、八路軍領導當地人民群眾,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抗日斗爭。隨著形勢發展的需要,1940年,八路軍一一五師和中共魯南區委派人前往台兒庄,聯絡當地開明士紳萬柳溪,在其家中開設了地下貿易情報站。萬柳溪赤誠愛國,其家人也都積極投身於抗日救亡活動,萬家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社會關系,積極配合黨的地下工作,該情報站很快發展為黨組織在台兒庄的可靠立足點,在搜集敵人情報,保護黨的過往干部及其家屬,為抗日根據地購買、運送軍需物資,與敵人開展貨幣斗爭等方面均做出了積極貢獻。
萬家大院:地下貿易情報站
萬柳溪出生於經商世家,思想進步,早年曾加入同盟會。全面抗戰爆發后,萬柳溪在抱犢崮山區萬春圃(后任八路軍魯南軍區副司令)家躲避戰亂,結識了中共蘇魯豫皖特委的領導人,並對共產黨提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主張深表贊同。
1940年秋冬之際,中共魯南區委派第七區區長萬國華(萬春圃之子)和八路軍一一五師情報處處長鄺任農的秘書王正言來到台兒庄開展統戰工作,受到萬柳溪的熱情接待。他們轉達萬春圃的口信,希望萬柳溪以實際行動幫助共產黨、八路軍,萬柳溪欣然同意。1941年底,王均陶受萬國華委托來到台兒庄,在萬柳溪經營的萬順昌商號設立地下貿易站。在萬柳溪的安排下,王均陶的公開身份為萬順昌商號管事。1942年春,魯南區委組織部設立城市工作科,重點抓敵佔區的城市和交通線的地下工作,又派張德啟來到萬家,秘密開展對敵情報工作,地下貿易站由此被稱為地下貿易情報站。
萬柳溪利用自己在台兒庄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對貿易情報站的工作給予積極配合,並出面協調該站人員和當地社會各個階層人士的關系。萬柳溪經常請當地的幫會頭目,偽軍、偽警、偽維持會頭目上門做客,繼而聯系他們與萬順昌商號做“生意”,從他們手中收購軍需物資,並以經商為名,幫助打探敵人的內部消息,並協助秘密交通員將收集到的情報及時傳遞到抗日根據地。
保護黨的干部及家屬
1941年至1942年,是魯南人民抗戰最艱難、困苦的時期,日偽軍加緊對根據地“蠶食”“掃蕩”,與此同時,國民黨頑固派還不斷制造摩擦。
1941年10月26日夜,國民黨頑固派部隊發動突然襲擊,包圍了魯南區黨委駐地銀廠村。為掩護干部群眾突圍,中共魯南區黨委書記兼軍區政委趙镈率魯南軍區警衛連英勇阻擊敵人,不幸被捕,慘遭殺害。
1941年秋冬之際,黨組織將趙镈的愛人李炎及其幼子趙繼烈秘密送到台兒庄萬家隱藏保護。萬柳溪以李炎為其妻妹的名義辦理了“良民証”。為避免走漏消息,萬柳溪在府中專門騰出一個獨院房子供其居住,還安排兩名保鏢日夜保護,一日三餐均由萬柳溪夫人親自送飯,外人一律不准靠近。
萬柳溪夫婦把趙繼烈當成自家孩子一樣對待。當時,李炎因趙镈犧牲而悲傷過度,身體虛弱,趙繼烈當時尚不滿3個月,嗷嗷待哺。萬夫人就為他買來奶粉,親自給趙繼烈喂奶、洗尿布,每天都過來陪李炎說話,以姊妹相稱。在李炎身體不適時,萬夫人怕孩子小受到驚嚇,晚上就陪床睡,幫李炎照看孩子。李炎母子在萬家生活了約一年時間后,被組織上秘密轉移。
此后,沂河支隊司令員宋魯泉的母親(萬春圃的姐姐)及其次子被送來在萬家住有一年半﹔魯南總動員委員會宣傳部長、魯南區參議會參議長彭畏三的夫人韓疏影(魯南抗日子弟小學教員)也來到萬家,住了一個多月﹔萬春圃的夫人劉惠和七歲的五兒及不滿周歲的六兒也被送到萬家,住了一年之久﹔臨郯費嶧四縣邊聯縣參議會參議長盛清沂的兒媳王寶君帶著孩子來到萬家。因她有文化,被萬柳溪介紹到台兒庄小學教書……
黨的干部及家屬住下后,萬家不僅供應食宿,臨走時還要負擔盤纏路費,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為此萬家變賣了不少地產。萬柳溪的五女兒萬方春回憶說:“父親為了解決避難革命干部及家屬生活問題,把自家的地賣了不少,寧讓他自己的孩子吃得‘孬一點’,也要給‘客人’做得好一點,炒個菜‘客人’多一點,我們少一點,也經常會把家裡喂的豬和羊宰殺給他們改善生活。”有時候家裡來的“客人”多,她們姐妹就睡門板,床都讓給“客人”。這些“客人”沒事的時候就給萬家人講共產黨的事,還經常唱著小調(后來才知道那是革命歌曲),萬家人也跟著學。每當家裡來的“客人”穿著朴素,萬柳溪便立即讓管家去買布,“男的給做大褂、女的做旗袍”,把“客人”打扮得和自家人一樣,免得別人懷疑。
曾任八路軍一一五師運河支隊政委的朱道曾對萬柳溪后人說:“當魯南地區被敵偽頑分割蠶食,處境十分艱苦的時候……我們的活動地區更加縮小,你父冒著很大的風險隱蔽安排我黨的不少干部,這是難能可貴而有貢獻的進步表現。迄今三十多年我尚有較為深刻的印象。”
抗日根據地的秘密物流中轉站
為了掩護抗日根據地與敵佔區之間的商業秘密貿易往來,萬柳溪在台兒庄城北六裡的栗庄村特別設了一個榨油坊。榨油坊的原料多是鐵道大隊從敵人火車上繳獲來的大豆,從根據地秘密運來,在栗庄榨油坊制成豆油批發銷售,用以換取經費,或換取根據地需要的物資。不久,榨油坊又發展成根據地與游擊區、敵佔區輸送槍支等軍需物資的中轉站。
從1941年3月至1942年期間,日偽為了“困死”共產黨、八路軍在魯南的抗日力量,大搞“囚籠政策”,對游擊區和抗日根據地嚴加封鎖,將物資送往根據地變得日益困難。為了給抗日根據地提供更多的緊缺物資,萬柳溪出面秘密聯絡台兒庄多名具有進步思想的商號、貨棧老板共同行動,為根據地籌集了更多的物資。對於在台兒庄採購不到的物資,萬柳溪還安排其家人陪同地下貿易情報站的同志以萬家名義遠赴外地採購。
為打破敵人的封鎖,地下貿易情報站的同志和萬柳溪研究決定:由萬柳溪出面,以萬家能為沿途偽軍提供“三白”(糧食、食鹽、棉花)物資為交換條件,從敵人手中獲得了物資運輸“通行証”以及押運人員的“良民証”。為了保証物資的安全,地下貿易情報站一般會挑選可靠人員,以獨輪小推車或肩挑的方式運輸。運送基本選擇夜間行動﹔物資在運送途中,沿途都有根據地派出的精干偵察員護送、接應。
積極參與對敵貨幣斗爭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大搞所謂“以戰養戰”。為進一步掠奪戰略物資,壓榨敵佔區民眾,日軍特務機關大量偽造法幣並投放市場,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和物資短缺,有法幣流通的根據地也受到影響。
為了打擊敵人的掠奪陰謀,穩定根據地金融,中共魯南區黨委在山東分局的統一部署下,展開了對敵貨幣斗爭。北海銀行魯南支行於1942年在根據地周邊各縣設立辦事處,統一領導該縣的排擠法幣、禁用偽鈔和發行北海幣的工作,並逐步建立獨立自主的金融市場。台兒庄地下貿易情報站在魯南區黨委的直接領導下,按照魯南貿易工商局的部署,依靠萬順昌商號的關系,與台兒庄的愛國商戶建立起越來越牢固的貿易往來。在地下貿易情報站和萬家的積極推進下,用以採購根據地土特產﹔土特產運回台兒庄后,商戶高價出售給日偽,並從日偽手中購置機械、醫藥(甚至槍支)等物品送回根據地銷售。貿易中,各商戶出於對地下貿易情報站的信任,均承認和使用北海幣,並按照根據地銀行開出的比率兌換。
不久,魯南區黨委為進一步開展物資貿易和貨幣斗爭,又在台兒庄城北的劉郭村開設“魯南商店”,因該商店主要經營項目為食鹽,又被稱為“鹽糟子”。“鹽糟子”建立后,和台兒庄地下貿易情報站迅速取得了聯系,雙方密切合作,進一步保障了對根據地物流的暢通,北海幣也在台兒庄進一步流行起來。
(作者單位:台兒庄戰役研究會)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