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奮斗者·正青春”專題報道
分享

張驥創新開展參與式社會活動服務青少年

“帶領他們看到更多可能”

2022年11月14日09:04    來源:《工人日報》

  “從事青年社會服務工作,要有足夠的信念。”北京中青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的張驥是一名90后社會工作師,從業6年,帶領團隊探索依托團組織服務平台發掘社會工作專業優勢,創新設計開發與執行青少年參與式社會工作,推動青少年融入社會。

  張驥從本科到碩士一直學習社會工作專業。2016年,在母親的支持下,張驥加入剛成立不久的北京中青社會工作發展中心,成為一名社會工作者。

  張驥負責的第一個項目是北京市西城區的“青春DIY——低保家庭青少年正向發展支持計劃”。計劃看起來容易,實施起來卻並不簡單。從尋找願意加入服務的青少年開始,張驥每天都在各個片區穿梭,匹配培訓合適的向導,進行個案跟進,逐步落實成長計劃中可實現的安排。

  “我們的服務對象有一名幼兒教育專業的職高學生,項目組為其對接了幼兒園副園長,幫她了解幼兒教師的實際工作情況。還有一名服務對象近期需要通過商務英語口語考核,我們為其找到了景區英文講解員的志願服務崗位,幫助他參與社會實踐,鍛煉技能。”張驥告訴記者。

  經過一年的陪伴,青春DIY項目得到了服務對象及其家庭的高度認可,同時也獲得了北京市第二屆優秀社會工作服務項目。最令張驥開心的是青少年顯而易見的改變,“要帶領他們看到更多可能。”

  從事青少年社會工作,張驥一直秉承的理念是青少年應當被看成是具有發展潛力的個體,而不是“需要處理的問題”。在“紅領巾成長營”服務中,張驥設計並開展“我們的公園”社區小小規劃師項目,成為青少年參與紫竹院街道街區改造工作的契機。

  “怎麼讓公共空間發揮作用,我們帶著青少年一起解決這個問題。”從對200名小學生的集中授課、自我推薦、作品選拔,到16名小學生規劃班成立、現場踏勘、作品加工、細節設計,張驥帶領團隊精心設計環節,組織蘇州街小學的學生們完成了學校門前“拆違”后1096平方米公共空間設計。

  在互動過程中,小規劃師的創意得以激發,雙方的對話和理解不斷加深,小規劃師的設計元素被規劃師整合到改造規劃設計方案中。本次服務也作為案例上報團中央,並寫入《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概論》。海澱區蘇州街小學門前參與式設計花園也被評為北京市城市更新優秀案例。

  去年,張驥組織開展“我和我的家鄉”易地扶貧搬遷社區青少年積極發展支持計劃。以參與社區發展為主題,組建“愛家鄉”青少年行動小組,組建“春曉”社區小管家志願服務隊,組織活動近30場。疫情期間,開展“陽台種植家”活動,幫助緩解居家焦慮情緒。目前,張驥和團隊參與“京蒙牽手計劃”,幫扶內蒙古社工機構發展已進行到第二輪。

  這些年,張驥感受到社會對於專業社會工作者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多。很多地區出台了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政策,將社工納入高層次人才計劃。“《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指南》國家標准的正式實施對青少年社會工作規范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的火熱証明社工專業正在被更多的人關注。”

  如今,張驥已經成長為北京中青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的副主任,承擔了更多的管理工作。在與其他社工合作的過程中,張驥最明顯的感受是“成長”和“傳承”。“看著新社工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我及時給予他們幫助。”

  展望未來,張驥有了更多期待:“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珍惜時代賦予我的機會,用實際行動服務青年成長。”(本報記者 周子元)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