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9日08: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中國軟件自主安全數字基礎創新攻關基地。 |
![]() |
京東(佛山)數字經濟產業園。 |
![]() |
位於河北廊坊開發區的中工服工惠驛家新倉購旗艦店。 |
![]() |
美腕(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 |
“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景圖。 |
筑牢核工業數字化轉型基礎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信息中心副主任 蔡 盛
數字化已成為中核集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我們加強頂層建設,建立健全數字化轉型領導機構,不斷推動面向數字化轉型的組織和管理變革。打造核特色數字信息產業,設立數字化轉型專業機構,整體形成“管控+服務”的數字化轉型治理能力。
夯實基礎能力,構建集團數字化轉型發展底座。打造核工業數據中心,推動信息化建設、數字化轉型從分散到集中、從集中到集成、從集成到智能的跨越式發展。以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為目標,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構建集中共享、安全高效、智能先進的“中核雲平台”。同時,著眼核科技工業體系能力提升,圍繞產業鏈、創新鏈關鍵環節開展核心軟件研發,推進集團級經營管理平台建設,筑牢核工業數字化轉型基礎,實現安全發展、創新發展。
聚焦產業創新,深化產業數字化新能力新模式。在核電建設和運營領域,通過先進數字技術與核電產業融合,建成“智慧華龍”大數據平台,實現各環節的數據交換與協作。在鈾礦勘查採冶領域,穩步推進數字鈾礦山建設。在核燃料生產和元件制造領域,聚焦關鍵部件的研發設計、生產裝備改造等重要環節開展數字化升級。
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服務
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經理 吳 晶
全要素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圍繞數字技術和業務發展融合、數據要素價值挖掘和賦能、創新人才和生態體系等行業需求,中軟公司打造安全、先進、綠色的數字化底座,為政府、行業提供數字化智能化支撐﹔探索行業數字化建設運營新模式,打造數據驅動的新業態﹔以產促教、以教帶產,培養專業人才,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在數字政府方面,我們秉承“安全為先”理念,自主研發了操作系統、數據庫等產品。在此基礎上,融入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微服務、分布式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有力保障了稅務、財政、市場監管、統計等領域政府部門和地方政府數字化建設。
在數字企業方面,我們與企業深度合作,積極探索數字企業的新模式和新路徑,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搭建行業級數字平台,提升了企業安全生產風險防范水平,支撐行業安全和高質量發展﹔以數據驅動業務融合,將監管從“人防人控”“技防技控”向數字賦能轉變﹔構建打通企業內各系統和數據的業務協同平台,推進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轉型。
在產教融合方面,我們構建了人工智能操作系統、數據中心操作系統、信息系統適配驗証等網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教研和課程體系,全力支持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
科技創新推動城市產業升級
京東科技數字城市群數字產業運營負責人 任江鵬
京東科技城市業務從2017年開始落地,目前已覆蓋20多個省份、70多個數字經濟產業園,集聚了6000多家企業,在行業內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
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京東雲助力城市產業數智化發展,推出“產業服務平台”這一數字經濟產品並加以完善。隨著京東雲產業數智化產品的落地和數字經濟園區的拔地而起,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初具雛形。
在攀枝花,我們構建芒果供銷平台,解決當地“產—供—銷”一體化管理和運營的需求。引導芒果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以及生鮮食品運營服務等相關企業在平台實現聚集,對接供需信息,推動交易達成。
在佛山,我們協助當地構建家居數字化平台,為各領域龍頭企業提供數字化服務。京東佛山基地公司已入選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企業,京東雲智能制造項目獲評佛山市工業互聯網標杆示范項目。
在重慶,我們建起“新經濟智能服務平台”,聚集各地產業服務信息,深度開發京東及相關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服務功能。同時,聯合技術研發機構、科技檢測機構、高校等設立研究開發實驗室,為孵化和創新企業提供設備、平台和專業技術支持。
數字技術促進醫療行業變革
北京四海華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立明
在抗擊疫情過程中,醫療大數據、5G、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被廣泛應用於病毒檢測、藥品和疫苗研發、早期篩查、輔助診療、醫療物資調配、管控以及遠程醫學教學等領域。數字技術推進了健康醫療行業及醫療人工智能的變革,重塑了整個醫療產業生態。
健康醫療數據是數字技術融合臨床醫學、生物技術的基礎,包括臨床數據、健康數據、生物數據、運營數據等多種垂直分支。健康醫療數據產業集群涵蓋醫養健康、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醫療信息化等上下游產業。
生物醫藥大數據從研發、制造、醫療服務等各個環節進入生物醫藥產業鏈的應用場景中,為企業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縮短周期等方面提供了有效措施。如何建設高價值數據存儲,實現數據安全有效共享,進行數據密集型會聚研究,最終實現從組學到臨床的數據價值應用,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目前,中關村科技園區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正在積極探討“政產學研醫”協同機制,旨在打造集生物信息數字化存儲、分析與計算醫學技術成果轉化為一體的數字生命技術賦能醫療共享平台。該平台通過人工智能計算的方法高效尋找藥物靶點,大幅提升數字藥物、智慧醫療、檢測試劑等新技術研發速度和成功率。
助力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姚建明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這為未來發展數字經濟,實現經濟社會的全方位數字化轉型指明了方向。
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有充分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支撐與保障,而充分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又必然需要實體經濟這一基礎底座的有效支撐與護航。實體經濟對於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是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和利用、發展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撐。在數字技術的支撐下,通過實體經濟活動的數字化轉型,能夠更好地使實體經濟活動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同時,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態勢良好,數字中國建設成效顯著。未來,在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中國建設的助力和賦能下,實體經濟必然會迎來大發展,更好地實現經濟和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進程。
探索科技產業深度融合之路
中工服工惠驛家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 孫 昊
堅持以人為本,讓勞動者共享集約經濟雲紅利。隨著互聯網消費的迅猛發展,國內物流貨運行業整體穩健增長,貨運司機群體為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們積極探索建立基於大數據的“互聯網+工會”服務體系。一方面,以服務卡車司機為中心,聚合各方社會資源建立了“會、人、車、貨、路”總體架構。另一方面,積極參與中國職工發展基金會的“暖途行動”,即將在線上推出鼓勵入會司機對途中遇困卡友扶危幫困的“卡友互助線上獎勵”計劃,評選卡友互助志願者和卡友互助模范。
堅持以人為本,讓消費者獲得“智惠”消費新體驗。我們探索將物流、商貿、數字功能相結合,努力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智惠新倉購”消費平台。“智惠新倉購”將堅持“智”字引領、“惠”字為本,探索新型消費和服務場景沉浸式體驗,同時探索倉銷一體模式,重點組織縣域名優特珍品直供,為消費者甄選出“有安全、有品質、有歷史”的優質產品,通過數字技術賦能惠企惠民。
產業數字化必須以人為本,關注勞動者和消費者訴求,我們將繼續深耕於物流及商貿行業的數字化提升,探索科技與產業融合,為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協同、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而努力。
直播電商帶動國貨品牌發展
美腕(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 戚振波
過去10年,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便利了消費者,提升了產業效率,也帶動了大量的就業。作為數字經濟的一環,直播電商也迎來了高速的發展,帶動了包括平台、品牌方在內的上下游產業鏈繁榮,創造了許多新興的就業崗位。高速發展的直播電商行業,助力了諸多優質國貨快速壯大,進而持續打造品牌力,迎來了快速發展的窗口期。
美腕成立7年來,持續助力國貨品牌發展。2021年“五五購物節”期間,直播間上播的國貨產品逾400個。2022年“618”期間,直播間累計銷售商品692萬件,其中國貨商品鏈接近500個,銷量達412萬件。2022年至今,直播間上架近5000個國貨鏈接,銷售超6200萬件國貨產品。
直播電商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產物,其發展離不開國家高度發達的5G基建與先進的制造業基礎,離不開國家對新興行業的重視與扶持。直播間是一個窗口,可以讓更多優質國貨、優秀本土原創設計被看見、被發現、被體驗、被穿戴上身。直播間是一座橋梁,可以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被看見、被發現、被幫助,也可以讓更多人看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將愛心集聚、傳遞。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09日 18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