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9日08:16 來源:光明日報
“今天我和大家聚在一起,和大家學習分享黨的二十大精神。”10月30日下午,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諸佛鄉廟池村2組的一個撮箕口院落,不時傳出陣陣掌聲。
這是黨的二十大代表、廟池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何文忠在和30多位村民坐在一起,交流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分享心得體會,暢談廟池村的發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等報告內容與我們息息相關,為我們農村發展吹響了號角。”何文忠說,新時代十年的非凡成就,讓大家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就拿廟池村來說,這些年的變化真是翻天覆地、有目共睹。
“我們村基礎設施變化很大,但是產業發展還不夠好”,68歲的村民付元高插話問道,“何書記給我們說說怎樣才能搞得更好呢?”
“對對對!在產業發展方面,我們還能搞點啥子?”一直在管理廟池村中藥材種植基地的村民付元合接著問。
“以前,廟池村產業發展主要有紅薯、土豆、玉米‘三大坨’,群眾收入受限,導致很多村民外出務工,土地撂荒現象嚴重。黨的十八大以來,廟池村逐漸轉變產業發展模式,特別是通過‘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種植了1340畝黃精、百部、天冬等中藥材,種植了680多畝桃子、李子等水果。228戶農戶以承包地入股,50多位村民在家門口成了‘上班族’。”何文忠圍繞大家關心的鄉村產業發展問題,談起了自己的看法。
“我們雖然起了步,但還遠遠不夠。我們要多走出去看看,多想辦法,進一步把我們的產業做大做強。”何文忠接著說,一批高標准農田的整治年內即將完成,今后我們既要加大中藥材種植力度,也要用好村裡新建的2000余平方米淨菜加工廠,擴大蜜本南瓜、絲瓜和冬瓜等農作物的種植規模,爭取為大家提供更多家門口的就業機會,多增加產業的收入。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求我們既要把產業發展好,也要把文化傳承好。”談起文化傳承,何文忠高興地向村民分享自己的經歷:“我在北京開會時向其他代表推介了嬌阿依、踩花山等苗族特色歌舞,不少代表對我們苗族文化產生了興趣。”
“就是呢,我們村好耍的、有意思的事情還有很多呢。比如甩手揖就遠近聞名。”村民萬永紅馬上接過話茬。
“對頭!甩手揖和諸佛盤歌都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廟池村的文化瑰寶。”何文忠回應道,近幾年,廟池村能夠先后被評為“重慶市文明村鎮”和“全國文明村鎮”,離不開全村探索出一支夕陽紅志願隊、一所農民夜校和一部村規民約“三個一”工作方法,實施了一村一品牌、一戶一故事和一人一歷程的“三個一”文化項目,構建起了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今后我們不僅要讓非遺走進校園,還要在空閑時節多帶村民參加活動,形成齊心協力搞產業、興文化的良好氛圍。”何文忠說。
廟池村2組村民付堯元一邊聽宣講,一邊記筆記。他高興地說:“聽了宣講,心情非常激動。現在政策這麼好,我要加油干,把中藥材種植產業發展好,和大家一起努力把家鄉建設得更美。”
(本報記者 李宏 張國聖)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