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奮斗者·正青春”專題報道
分享

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豐碑上

青平

2022年10月31日08:10    來源:中國青年報

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並赴陝西延安和河南安陽考察。在紅旗渠,習近平拾級而上,來到青年洞。他強調,紅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永遠震撼人心。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當年,在萬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林縣人民劈山修渠,歷時近10年,建成了全長1500公裡的“人工天河”紅旗渠。紅旗渠總干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處於施工建設最艱巨的地段,300名青年組成鑿洞突擊隊,艱辛奮戰17個月,終於鑿通了600多米的岩洞。青年洞是一代青年忘我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縮影,參與修建紅旗渠的特等勞模任羊成曾回憶:“那時都是共產黨員沖鋒在前,然后是共青團員頂上去,群眾緊緊跟著我們。”

了解歷史才能看得遠,理解歷史才能走得遠。在中國人的歷史記憶裡,延安和紅旗渠不是簡單的地理坐標,它們代表的精神理念和偉大建黨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起,共同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堅守理想、擔當使命,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這些最重要的精神品質一脈相承。它們是革命先驅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先輩留下的豐厚精神遺產,是我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支撐,更是新時代中國青年施展才干、追夢圓夢的價值指向。

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寄語青年:“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在青年洞前,總書記再提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當今的中國青年,物質生活富足,精神生活豐富。表面上看,“吃苦”在年輕一代認識世界的詞典裡,似乎不再佔有主要位置。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前輩通過吃苦奮斗為青年一代贏得安逸的成長環境,年輕人同樣需要吃苦奮斗為未來贏得機遇與希望。也許不同時代的“苦”的呈現形式有所不同,吃苦已不僅限於承受肉體痛苦,但人們克服困難應當具備的精神狀態是一致的,愚公移山、艱苦奮斗的精神不能變。當前,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西方技術封鎖、突發公共衛生危機等內外部挑戰,仍然呼喚青年發揚不怕吃苦、甘願吃苦的精神意志,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無畏向前。

歷史這本教科書教育一代又一代青年:成功從來不是從天而降的幸運,而是日常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滴奮斗積累而成的。“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對於正處奮斗時期的年輕人來說,吃苦不是短時間的做姿態、擺樣子,而要時刻繃緊精神之弦,將吃苦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工作,不怕困難也不逃避困難,不認命、不服輸,奮勇爭先,力創一流。歷史總是螺旋式地上升,越是接近民族復興,越是充滿風險挑戰乃至驚濤駭浪,與其毫無准備而驚惶失措,不如以“自找苦吃”的心態提前磨礪自我,如此才能早日化危為機、化險為夷。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不能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念頭。

優秀中國青年始終傳承“生於憂患”的經驗智慧,將“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作為激勵自我的座右銘。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對青年來說,這些風險挑戰既可能成為個人成長的“絆腳石”,讓學業、事業、人生前途遭到出乎意料的干擾﹔也可能意味著集體命運乃至民族復興的波折坎坷,令美好生活蒙上塵埃。樁樁件件事實証明,祖國的繁榮安定,與個人的前途命運,始終同頻共振、風雨同路。面對將來的狂風驟雨,中國青年唯有增強志氣、骨氣、底氣,摒棄驕嬌二氣,居於領先時不自傲,遭遇挫折時不氣餒,堅持翻山越嶺、披荊斬棘,才能推動中國“巨輪”駛向“海闊憑魚躍”新境界。

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也是中國青年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應有姿態。從八路軍青年戰士“一把镢頭一支槍”,把南泥灣從“爛泥灣”變為陝北“好江南”﹔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青年組建突擊隊、墾荒隊、掃盲隊,助力我國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再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青年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努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代代優秀中國青年堅持把獨立自主作為成長精神底色。如今,自力更生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這代人手裡,它不等於“自給自足”,也並非閉關排外,而要求新時代青年以更加自信、平視的姿態認識自我與世界,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不信邪不怕壓,為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長期實踐探索的成果,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惟其艱巨,所以偉大﹔惟其艱巨,更顯榮光。習近平曾這樣總結自己的知青歲月:“艱難困苦能夠磨練一個人的意志。七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煉很大,后來遇到什麼困難,就想起那個時候在那樣的困難條件下還可以干事,現在干嘛不干?”社會主義是拼出來、干出來、拿命換來的,不僅過去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青年一代當拿出百倍的努力,用埋頭苦干的闖勁和拼勁回報前輩的犧牲與奉獻。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在考察紅旗渠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飽含深意地指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也就是一兩代人的事,我們正逢其時、不可辜負,要作出我們這一代的貢獻。”從鴉片戰爭打開中國大門,180多年過去了﹔從“五四青年”點燃革命火種,也已經過去了100多年。自近代以來,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民族復興夢想,中國夢就要在這代青年手中實現。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正如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中所寫的:“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青春最寶貴,青春最堅韌,青春最勇敢,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讓我們團結一致,從紅色精神中汲取青春智慧,以奮斗和擔當積蓄青春力量,向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前進,再前進!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