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陳毅激憤揮就的《青鬆》詩

歐陽青

2022年10月31日08:35    來源:學習時報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國內發生了嚴重自然災害,國際上又面臨美國武力威脅,一時間國際國內形勢顯得內憂外患,雪上加霜,大有亂雲飛渡、黑雲壓城之勢。漫漫冬夜,危困交加,作為元帥外交家的陳毅,內心激憤,長夜不寐,深感“投身革命即為家”的重擔和責任,不禁思如潮涌,浮想聯翩,寫下了五言絕句詩《青鬆》一首。后來陸續再寫,滿一年時間,共創作12題19首詩歌。1962年初,陳毅把這組詩擬題為《冬夜雜詠》並發表在《詩刊》第一期頭條上。

開篇重頭《青鬆》:大雪壓青鬆,青鬆挺且直。要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

整篇筆法雖平實白描,不事雕琢,但畫面鮮明,風骨遒勁。技法上韻腳工整,不究平仄,而且語言冷峻,字詞精當。直白易解,朗朗上口,卻顯得精神曠達,寓意深刻,成為陳毅創作的著名詩篇之一。

上聯白描寫實。首句用“壓”字,表現出雪的量大與重厚,突出了寫作背景下環境的險惡、形勢的嚴峻。次句以“挺”和“直”,展現出青鬆寧折不彎的姿態。一壓一挺,兩個具有動詞詞性的字﹔加上一直,以展現形容詞個性的字,就把雪的暴虐、鬆的抗爭,描寫得惟妙惟肖,動態感極強。這樣,用比興的手法描述大雪愈是壓境,青鬆愈是昂首挺立,形象生動,意韻昂揚,從深層次來比擬中國人民面對自然災害,面對國際霸權主義和黑惡勢力,堅強不屈的剛強性格。

下聯明理寫虛,用設問的修辭手法,突出主題,說理清楚。陳毅直抒胸臆,如果要顯露出青鬆的不屈特性和高貴品質,必須等到冰雪消融之時才立刻明顯。鬆樹挺拔峭直、四季常青、傲立風雪、剛正不阿的稟性,就是中國人民在內受災害、外臨威脅的特殊環境下,不懼封鎖、不畏困難、遇挫彌堅、永不低頭的精神寫照。

陳毅是逆境中的英雄,即使瀕臨絕境,也充滿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青鬆》通過洗煉簡潔的敘述,斬釘截鐵的字句,把青鬆經歷了風雪滌蕩和洗禮之后的挺直壯美與高潔本性一覽無余地描述出來。元帥外交家英姿勃發的神採、光明磊落的胸襟、剛直不阿的稟性、百折不撓的人格,展露無遺,躍然紙上。

(摘自2022年第10期《中華辭賦》)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