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資本論》首個中文全譯本為何誕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

梅兵(華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2022年10月25日08:39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資本論》首個中文全譯本為何誕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最厚重、最豐富的著作。在中國,學習和研究《資本論》,繞不開一個關鍵的人物,那就是《資本論》首個中文全譯本的主要譯者、華東師范大學前身學校大夏大學的校友郭大力先生。

《資本論》自1867年在德國問世后,就受到世界各國工人階級的熱烈歡迎,但中譯本一直是空白。早在20世紀20年代,我國就有一些進步知識分子以翻譯《資本論》為己任。郭沫若曾說,“如果能為譯完《資本論》而死,要算一種光榮的死”。但由於這部著作篇幅浩瀚,難度極高,再加上國民黨當局的壓制,當時中國一直沒有一部完整的《資本論》譯本。直到1938年,在郭大力歷經數年的艱辛努力下,《資本論》首個中文全譯本才問世,中國人民才有機會完整地了解這部馬克思主義經典巨著。

在大夏大學就讀期間,郭大力主修哲學,學習了英文、日文、德文等多門外語,並認識了不少進步人士,如郭沫若就是他的老師。當時的大夏大學是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重要陣地。1924年6月學校創辦之后,當年10月就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和共青團合一的黨團支部,是全國最早成立中國共產黨、共青團組織的高校之一。大夏大學的最初校址建在上海市膠州路,屬於工人的集聚地,學生平時能與工人密切接觸,並了解無產階級的處境。正是在這樣一種環境的影響下,郭大力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並嘗試翻譯《資本論》。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失敗,更是讓郭大力認識到,隻有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武器才能改變中國,這進一步激發他翻譯《資本論》的決心。1928年春,大學畢業不久的郭大力結識了王亞南,兩個人決定合作翻譯這部馬克思主義巨著。

歷經十年艱難困苦,1938年,以郭大力為主要譯者的《資本論》首個中文全譯本終於在上海出版。隨后,郭大力又用了數年時間翻譯有“《資本論》第四卷”之稱的《剩余價值學說史》。“我意改造社會,應該從經濟制度著手”,這是郭大力決定翻譯《資本論》的初衷,也正是這種旨在通過馬克思主義真理救國興邦的想法讓他終生致力於傳播和研究馬克思主義。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非常重視對《資本論》的學習,郭大力的譯本更是備受推崇。毛澤東同志曾認真閱讀郭大力翻譯的《資本論》,並進行批注與修訂。《習近平在廈門》一書中提到,習近平總書記讀過幾個譯本的《資本論》,最喜歡的是郭大力、王亞南譯本。

郭大力翻譯的《資本論》之所以能如此深入人心,與他求真求實的治學精神分不開。為了更精准地理解和翻譯《資本論》,在正式翻譯這部馬克思主義巨著前,郭大力先系統學習研究了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翻譯了《人口論》《經濟學原理》等多部古典經濟學經典著作,同時還自修了德語。由於時間緊,1938年出版的《資本論》中文全譯本有不少錯譯和誤排的地方,為此,郭大力又花了一年時間把三卷《資本論》譯文逐字逐句全部校訂了一遍,共修訂了1700多處,編成一個33頁的勘誤表交給讀書出版社發行。新中國成立后,郭大力又先后兩次修訂《資本論》全書譯本,甚至在晚年身患重病的情況下還重新翻譯了《剩余價值學說史》。可以說,郭大力為傳播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真理貢獻了畢生精力,他的救國興邦的家國情懷和求真求實的治學風范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成立於1951年的華東師范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后組建的第一所社會主義師范大學,繼承了大夏大學的紅色血脈和中華文脈,繼承了“教師苦教、學生苦學、職員苦干”的“三苦精神”,在7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堅持“求真求實、潛心育人”的價值理念,弘揚“教育報國、光大華夏”的家國情懷,求實創造,砥礪奮進。

近年來,學校進一步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落實“五育並舉”,扎實推進卓越育人工作。我們加快構建以思維導向的通識教育、前沿導向的專業教育、研究導向的教師教育、英才導向的智能教育為核心的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完善形成“培根-筑基-融通”三段式人才培養模式﹔推出卓越育人、卓越學術、通識課程三大綱要,努力探索卓越學術融合卓越育人的有效途徑,推動重大研究成果直接轉化為育人資源和專業教學內容﹔用心構建師生共進的學術共同體、育人共同體﹔將崇尚真理、擔當奉獻和勇於創新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與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培養以民族振興為己任、具有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和廣闊的國際視野、綜合素質協調發展、在各自領域有影響力的卓越人才。

作為新一代的師大人,華東師大的學子牢牢接過了前輩、師者的接力棒,篤信好學、勤學精研,在勇攀學術科研高峰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在自我發展的同時,以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復興為己任,把論文寫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我們的同學中,既有全國“最美大學生”,也有斬獲“互聯網+”“挑戰杯”“創青春”等創新創業大賽桂冠的“創新達人”,還有囊括各類國際大賽金獎、充滿青春活力的“全明星健美操啦啦隊”。在學校發起的幫助奮戰在基層一線校友實現教育夢想的“教育筑夢計劃”中,在遍及全國各地的支教團中,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服務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的志願者隊伍中,總能見到華東師大學子青春燦爛的笑容,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熱情服務民族和社會的發展,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強國有我”的誓言。

面向未來,我們將繼續秉持“智慧的創獲,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會的發展”的大學理想,進一步發揚以郭大力校友為代表的一代代華東師大人求真求實的精神傳統,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建教育強國”“以教育強國”的征程上不懈奮進!

(責編:萬鵬、劉圓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