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傳統產業加速提質升級  新興產業持續茁壯成長

現代產業體系邁出堅實步伐(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 

本報記者  王  政  韓  鑫

2022年10月11日08: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屏幕前一鍵遠程操控,車間內鋼水精准吊運。借助“5G+工業互聯網”,寶鋼梅鋼這座老鋼廠煥發新活力。廠區負責人介紹:“升級為5G全連接工廠不僅讓設備運行效率更高,每年還能降低成本約740萬元。”

  算力資源協同調度,多方流量互聯互通。今年6月,中國算力網——智算網絡一期正式上線,隨著沈陽、福州、長沙等7個新增節點接入網絡,全國算力一張網已具雛形。

  傳統產業加速提質升級、新興產業持續茁壯成長,這是我國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生動寫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扭住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構建市場競爭力強、可持續的現代產業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發展,作出了建設制造強國、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大戰略決策。十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闊步邁向產業體系更加健全、產業鏈更加完整,產業整體實力、質量效益以及創新力、競爭力、抗風險能力顯著提升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建設,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著力做強做優做大制造業,制造強國建設躍上新台階。

  規模更大、底盤更穩。從2012年到2021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從16.98萬億元增加到31.4萬億元,佔全球比重從20%左右提高到近30%。我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四成以上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業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

  韌性更強、基礎更牢。從農田的無人駕駛電動拖拉機研制成功,到醫院的骨科手術機器人臨床應用,再到工礦企業的五軸聯動加工中心填補空白……一大批重大標志性創新成果引領中國制造業不斷攀上新高度。鍛長板、補短板、填空白,十年來,產業基礎能力提升按下“加速鍵”,軌道交通、電力裝備等一批關鍵基礎產品和材料基本滿足國內需要﹔動力電池、增材制造等22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布局建設。

  結構更優、動力更足。1.4億噸“地條鋼”全部出清,電解鋁、水泥等行業落后產能基本出清,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加快實施……十年來,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步履鏗鏘,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全面推進。2012年以來,技術改造投資佔工業投資比重持續穩定在4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三五”下降16%的基礎上,2021年進一步下降5.6%。

  新興產業發展蹄疾步穩,產業增長新動能有力迸發。

  新型支柱產業茁壯成長。新能源汽車、消費級無人機等重點產業躋身世界前列﹔智能終端、智能家電等不僅滿足國內多樣化需求,還暢銷海外﹔服務機器人在家政服務、醫療康復等領域實現了規模化應用,工業機器人蓬勃發展、穩居全球第一大市場……十年來,通過制定實施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力提升供給體系質量,新興產業對制造業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服務業有效供給持續提升,優質高效的服務產業新體系加快構建。

  融合發展步伐加快。十年來,生產性服務業持續提質升級,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加速融合,2021年,生產性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年均值位於55%以上較高景氣區間﹔生活性服務業加快邁向高品質、多樣化,快遞業務量連續8年穩居世界第一,連續9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交易額均居世界首位。

  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開展跨境電商銷售醫藥產品試點,60多種進口藥品最快可實現“次日達”﹔開通全國首列“中國郵政號”專列,推動中歐班列(渝新歐)運郵常態化、規模化作業……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慶成為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地區,5省市依據自身區域和產業特點,加速開展服務業開放創新探索。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服務業繼續擔當外資增長“主引擎”。

  回眸非凡十年,我國迎來從“制造大國”“網絡大國”向“制造強國”“網絡強國”的歷史性跨越。站在新的起點,我國將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構建優質高效、結構優化、競爭力強的服務產業新體系,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 人民日報 》( 2022年10月11日 01 版)

(責編:王瀟瀟、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