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秀水河子戰斗:東北解放戰爭第一場殲滅戰

李波

2022年09月26日08:12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秀水河子戰斗:東北解放戰爭第一場殲滅戰

  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是人民軍隊作戰原則之一。發生於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的秀水河子殲滅戰是解放戰爭期間我軍挺進東北的第一場戰斗,利用局部優勢兵力集中對敵作戰,取得了全殲美械裝備加強團的重大勝利,同時也是東北民主聯軍運用“一點兩面”“三三制”戰術的經典戰例。

  集中優勢兵力

  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在停戰協定公布的同時,陰謀繼續擴大東北內戰。1946年2月初開始,國民黨東北保安司令部調集4個美械裝備師,分三路沿北寧鐵路溝幫子至新民段向兩側地區發動進攻,企圖驅逐東北民主聯軍,維護鐵路運輸,為其后續部隊開進東北和進佔沈陽創造條件。其中,北路第十三軍第八十九師向法庫方向攻擊前進。

  法庫縣是沈陽的北大門,秀水河子南通新民、沈陽,北接康平,東至開原,西臨彰武,四通八達,東南地勢平坦,西北地形起伏,為兵家必爭之地。秀水河子村位於法庫縣西部,因秀水河(發源於內蒙古科爾沁的馬蓮河入法庫境內稱為秀水河)流經此地而得名,東北民主聯軍總部設在這個普通的小山村裡。

  2月9日,國民黨軍第八十九師第二六五團第一營進入秀水河子村。11日,該師第二六六團及師屬山炮連、運輸連也進駐秀水河子。鑒於敵強我弱的整體態勢,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決定乘該部遠離主力、驕兵冒進之機,集中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山東軍區第一師及保安第一旅第一團等部共7個團的優勢兵力,將敵壓縮至秀水河子村庄內全殲。“打秀水河子”的命令一經傳達,指戰員們的參戰情緒空前高漲,請戰書、挑戰書、應戰書和競賽書紛紛送到連部、營部、團部和師部。人民群眾也動員起來了,百姓自發組織了支前擔架隊、向導隊,鼓舞了我軍消滅秀水河子敵人的勇氣。

  一夜殲敵

  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決定,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旅長彭明治和山東軍區第一師師長梁興初分別擔任戰場的正副指揮。2月11日,第一師、新四軍第七旅先后進駐秀水河子外圍。12日,敵2個營向村子東面的七旅發起猛攻。擔任正面防御的第二十一團在敵人猛攻下死戰不退,第十九團、第二十一團各1個營從側翼夾擊敵人。至12日晚8時,敵人已經全部龜縮在秀水河子內,突圍無望。

  2月13日,東北民主聯軍總部首長親自勘察了地形,作出了“對角突擊”的戰斗部署:七旅十九團、一師二團分別由西南和正北方向,七旅二十一團、一師一團分別由東南和西北方向對敵發起猛攻﹔同時,以七旅二十團、保安一團、一師三團分別在秀水河子西南、西北和東南方向阻援。黃昏時分,我軍利用夜暗向秀水河子外圍敵軍發起攻擊,耗時3個小時掃清了北山、虎皮山等外圍陣地,敵人的防御圈進一步被壓縮。此時敵第五十二軍二師五團已經從新民出發,經公主屯向北增援。

  2月13日22時總攻開始,一師二團扑向敵軍陣地,敵人憑借強悍的火力拼死抵抗。為迷惑國民黨軍,南邊的七旅起初並沒有參與總攻,敵人的全部注意力都在北面的第一師身上。20分鐘后,七旅十九團突然發起攻擊,敵人頓時陣腳大亂,整個防御迅速崩潰。這種非常規安排盡管給一師帶來極大壓力,但對整個戰斗勝利起到了出奇制勝的作用。深夜,各部隊相繼攻入村內,我軍分散開后將敵人分割包圍,展開激烈巷戰,戰至14日晨全殲守軍。一部分敵人拼死突圍向西逃竄,被一師三團截住全部俘獲。與此同時,阻援的第二十團和保安一團於秀水河子以南之太平庄大荒地,將敵第五十二軍第二師第六團擊潰並殲其一部。

  “一點兩面”“三三制”

  秀水河子戰斗打得干脆、快速,與東北民主聯軍充分運用毛澤東軍事思想、首次提出並實踐了“一點兩面”“三三制”兩大戰術分不開。此次戰斗中,進攻時採用這兩種戰術,加上我軍擅長的夜戰,在陣地上避免了大的傷亡。用朴實語言總結歸納出的“一點兩面”“三三制”戰術原則,通俗易懂,好記、好學、也好運用,再通過反復講解和訓練,很快在東北民主聯軍各部隊廣泛運用,后來成為人民軍隊在戰爭中克敵制勝的經典戰術之一。

  “一點兩面”戰術,指在主要進攻方向集中優勢兵力,佯攻部隊放正面,主攻突擊隊放側面,得手之后迅速擴大戰果,正面進攻與側面迂回包圍、分割、穿插相配合。在主攻點,要“採用窄戰線、深作戰裝備”進行主攻點的部隊像尖刀和鑽頭一樣,突破敵人防線並向縱深發展。“一點”就是將優勢兵力集中在主要的攻擊點上,而不是在各個進攻點平分兵力﹔“兩面”就是要對敵人實施包圍,不給敵人以突圍的機會,力求全殲。這裡說的兩面,至少是兩面,主要看兵力多少,兵力多時也可以是多面。

  “三三制”戰術,指在以班為單位的進攻行動中,每個班分成三到四個戰斗小組,每組三到四人,各小組以班長為中心,根據敵情和地形,在進攻中呈品字形散開。這個戰術的重點是進攻中的組織形式,是規范最基層單位的進攻隊形,是戰術動作的部署問題,能避免我軍遭到敵人火力掃射、炮彈爆炸甚至飛機轟炸時傷亡一大片,有效減少部隊進攻時的傷亡。東北民主聯軍以班為基礎,建立“三三制”戰術原則,再拓展到排、連、營、團,以應對不同規模的作戰行動。這樣,戰術原則就涵蓋從戰斗、戰役到戰略的各個層面,東北民主聯軍的整體戰術水平由此突飛猛進,新成立的部隊也在較短時間提高了戰術水平。

  秀水河子戰斗,作為我軍在東北戰場上第一個典型的殲滅戰,共消滅國民黨軍1500余人,繳獲各種火炮38門,機槍100余挺,步槍800余支,汽車32輛及大批彈藥和電台等。秀水河子戰斗初步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消除了部分官兵對美式裝備的恐懼心理,為我軍后來在東北取得更大勝利奠定了基礎。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