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靠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吃飯”——

馬克思主義行

於洪生 孫奎霞

2022年09月15日08:17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新聞網

原標題:馬克思主義行

  編者按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吃飯”問題深植於中國人的生命實踐之中,既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又有生動的隱喻意義。毛澤東同志曾經多次用“靠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吃飯”“靠實事求是吃飯”“靠科學吃飯”“靠解決問題正確吃飯”“靠老實吃飯”“靠總結經驗吃飯”等,深刻揭示中國共產黨不斷取得勝利的成功密碼,有力說明了“打鐵必須自身硬”的硬道理。

  一百多年來,我們黨在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實踐中,不斷深化對黨的建設規律的認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理念,積累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新形勢下,重溫這些思想理念,對於總結歷史經驗、汲取歷史智慧、全面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

  今日起,本報陸續推出共產黨“靠什麼吃飯”六個論斷系列,以期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認真領會“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牢記初心使命、弘揚優良傳統,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得到很大的發展。但一些新黨員身上存在著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曾經給黨帶來嚴重危害的主觀主義也沒有得到徹底清除。針對這種情況,1942年,毛澤東同志在《反對黨八股》的報告中指出,無產階級的最尖銳最有效的武器隻有一個,那就是嚴肅的戰斗的科學態度。共產黨不靠嚇人吃飯,而是靠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吃飯。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指出:“謝謝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斯大林,他們給了我們以武器,這武器不是機關槍,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為什麼如此重要?以至於習近平總書記把馬克思主義形象比喻為共產黨人的“看家本領”,如果共產黨人不能真正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精悟透用好,就容易“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中國共產黨隻有以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才能始終保持思想統一和旺盛戰斗力。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關鍵在於馬克思主義行。

  “黨書”一出,全黨恍然大悟

  何謂“黨書”?這要從延安時期說起。被稱為“黨書”的主要指《六大以來——黨內秘密文件》,這是延安時期毛澤東主持編輯的黨內第一部重要歷史文獻。從黨的六大到七大,是探索革命道路比較艱難的階段。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結束了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的“左”傾錯誤,開始確立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1937年12月,中央政治局作出召開七大的動議,任務之一就是“對於自黨六次大會以來的革命斗爭經驗作一個基本的總結”,在毛澤東看來,總結六大以來黨的歷史經驗是關系到革命發展方向和前途的重大問題。

  在1938年召開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首次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命題。但怎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1941年底,《六大以來》編輯完成並印發,隨后,《兩條路線》《六大以前》相繼出版,這些“黨書”對全黨深化對黨內兩條路線斗爭的認識,促進馬克思主義與革命實際相結合,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整風運動的開展和七大的召開作了思想理論上的准備。

  1941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干部會議上作了《改造我們的學習》的講話,提出要整頓黨的作風,對主觀主義提出了尖銳批評,有的人不注重研究中國現狀,不注重研究中國歷史,不注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運用,這種極壞的作風,“拿了律己,則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則害了別人﹔拿了指導革命,則害了革命”。整風運動在全黨展開后,毛澤東號召全黨學會應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認真地研究中國的歷史,研究中國的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延安整風收到巨大成效,黨員干部對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黨書”及七大上毛澤東向全黨推薦的五本馬列著作,即《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和《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都是共產黨人的必讀書目。毛澤東風趣地說:“我們可以把這五本書裝在干糧袋裡,打完仗后,就讀他一遍或者看他一兩句,沒有味道就放起來,有味道就多看幾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來了。一年看不通看兩年,如果兩年看一遍,十年就可以看五遍,每看一遍在后面記上日子,某年某月某日看的。”這便是“真理的味道”。

  新中國成立前夕,為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黨中央又在原來五本著作的基礎上,重新編審了一套十二本的馬列主義著作,毛澤東為這套書加了“干部必讀”四個字。1949年3月13日,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的總結中指出:馬恩列斯是先生,我們是學生,他強調這十二本干部必讀的書,“對宣傳馬克思主義,提高我們的馬克思主義水平,應當有共同的認識,而我們許多高級干部在這個問題上至今還沒有共同的認識。”

  馬克思主義奠定了共產黨人改變世界的底氣

  “主義就是旗幟”,沒有旗幟,中國人民就會失去前進的方向。熱播電視劇《覺醒年代》,非常生動地描述了新文化運動時期先進知識分子的苦苦思索,如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胡適等,尤其是青年學生陳延年、陳喬年、鄧中夏等。最能引發心靈震撼的是,那個時代的人為何如此重視“主義”?陳延年、陳喬年這批青年人不僅積極主動了解各種主義,還踐行這些主義,為尋找救國的“主義”,投入到赴法勤工儉學運動中。史料記載,1919—1920年間,先后共20批約1600多人到達法國,包含全國的18個省。后又有大批青年參加旅蘇勤工儉學。鄧小平正是在法國勤工儉學時,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啟蒙,確立了對共產主義的信仰,他曾回憶“我的入門老師是《共產黨宣言》”。劉少奇回憶說:“通過閱讀《共產黨宣言》,我了解了共產黨是干什麼的,是怎樣的一個黨,我准不准備獻身於這個黨所從事的事業,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最后決定參加共產黨,同時也准備獻身於黨的事業。”

  正是在這個時候,國內的有識之士也在各種“主義”中思考甄別。習近平總書記講到,當時“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大家熟知,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之下,中國一步一步進入半殖民地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為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吶喊,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台,但都以失敗告終。

  在五四運動和十月革命的影響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成為許多有識之士的信仰選擇。1936年10月,毛澤東在與美國記者斯諾的談話中提到,使他樹立起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三本書,即《共產黨宣言》《階級爭斗》《社會主義史》。他講道:“到了一九二○年夏天,我已經在理論上和在某種程度的行動上,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而且從此我也自認為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早期的共產黨人經過苦苦思索,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救國救民的指導思想。

  100多年來,黨領導人民完成了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帶領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黨之所以能夠帶領人民書寫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原因就在於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行動指南,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毛澤東在《唯心歷史觀的破產》中指出:“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從這時起,近代世界歷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應當完結了。”博大精深的馬克思主義追求的是最宏偉的使命:為人類求解放。中國共產黨人選擇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使中華文明再一次迸發出強大能量。

  馬克思主義增強了共產黨人復興中華的志氣

  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顯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表明了馬克思主義沒有辜負中國,中國也沒有辜負馬克思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就在於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生動運用於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以落地、扎根、開花、結果,成為戰無不勝的銳利武器。

  自從毛澤東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命題后,我們黨便更加努力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起來。毛澤東本人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出了杰出貢獻。他寫了大量的理論文章,提出“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馬克思主義真正具體運用於我國實際工作的各個方面,滲透於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馬克思主義具有了中國特點、中國作風、中國氣派。面對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們黨繼續探索符合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圍繞著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堅持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產生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理論飛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時代課題,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提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強調要自覺遵循中華民族傳承發展的歷史邏輯,反映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夢想和追求。百年奮斗所取得的歷史成就深刻地表明,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制勝法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

  馬克思主義提升了共產黨人戰略定力的骨氣

  在兩個百年的交匯點上,我們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使命光榮而艱巨,更需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以行百裡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進一步回答好“中國共產黨是什麼、要干什麼”這個根本問題,在新的趕考路上交出一份無愧於歷史和人民的新答卷。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陷入低潮。“歷史終結論”甚囂塵上,美籍日裔學者弗朗西斯·福山,在《國家利益》雜志上發表了題為“歷史的終結”一文,刻意渲染資本主義的“決定性勝利”,刻意宣揚社會主義的“歷史性退場”。處於歷史亂局中的鄧小平堅定地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打不倒的”“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中國以實實在在的發展成就,驗証了歷史並未終結於自由民主制,這使得“歷史終結論”面臨空前的沖擊和挑戰。

  黨的十八大之后,習近平總書記曾就“蘇聯為什麼解體、蘇共為什麼垮台”的問題,有過這樣一番闡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年蘇聯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蘇聯歷史、蘇共歷史,否定列寧,否定斯大林,搞歷史虛無主義,思想搞亂了,各級黨組織幾乎沒任何作用了,軍隊都不在黨的領導之下了。最后,蘇聯共產黨偌大一個黨就作鳥獸散了,蘇聯偌大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就分崩離析了。這是前車之鑒啊。

  中國在蘇東劇變后經歷30年的發展,用經濟快速發展的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宣告“歷史終結論”破產,宣告各國最終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為歸宿的單線式歷史觀的破產。即使“歷史終結論”的提出者福山先生,也不得不承認“歷史終結論”的理論有硬傷和實踐誤判。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深化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的認識”。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政治上的堅定源於理論上的清醒。政治定力首先表現為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信仰,善於區分馬克思主義與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的界限,馬克思主義在揭示社會發展規律、探求人類自由解放道路的基礎上構建的科學理論,為中國共產黨人提供了堅強的思想武器,“為人類求解放”指明前進方向。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成功,不斷增強著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定力,它的真理力量,不僅在於洞察不同歷史條件下時局狀況以及向何處發展,而且在於能夠把握好歷史大勢、掌握歷史主動。人類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繼續影響並改變著中國和世界。

  (作者分別系中國浦東干部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主任、博導,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博士后)

  左圖:《共產黨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偉大著作,為各國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先進的建黨學說和科學的行動指南。

  右圖:《六大以來》是延安時期毛澤東主持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文獻。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