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苦練精湛技藝、創新展現形式、講述中華文化故事——

賦予傳統文化新活力的年輕人(青春派·創新創造 人生出彩③)

本報記者  王偉健  趙帥杰  王  沛

2022年09月04日08: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劉亞偉在打快板。
  受訪者供圖
  圖②:朱蒙佳打磨核雕作品。
  受訪者供圖

圖③:徐寧(左)教學生操作杖頭木偶。
  王 將攝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文化傳承的隊伍,為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本版今天推出3位青年文化傳承人的故事,他們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為推廣優秀傳統文化貢獻青春力量。

——編  者  

徐寧:

融入現代生活元素,探索傳承非遺的新方式

板胡聲聲,鑼鼓齊鳴。31歲的徐寧左手撐杆,右手緊握兩根手扦,他上下不停地捻動,杖頭木偶隨之揮臂抬手,活靈活現,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忽然,木偶轉身扭頭,原本鮮艷的大花臉頃刻間變成“美猴王”,再由“美猴王”變成關公,短短數十秒,變換七八次。正當人們目不暇接時,木偶嘴巴微張,一條“火龍”噴涌而出,連帶觀眾的嘴巴也都張成“O”形,大家紛紛鼓掌叫好。

徐寧是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非遺保護中心職工,也是省級非遺項目——邵家班子杖頭木偶戲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杖頭木偶在當地又被稱為“肘娃娃”,造型多樣,既有模仿神話人物的表演,也吸收戲曲臉譜角色,表演集唱、念、做、打和奏樂於一身。過去娛樂活動少,當地婚喪嫁娶、歲時節慶,常有杖頭木偶戲演出。

提起與杖頭木偶戲結緣,徐寧直言“不可思議”。“我打小練習西洋樂器,大學也是在音樂學院學習器樂表演。”徐寧說,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川劇變臉,被川劇獨特的表演藝術深深吸引,之后拜師學藝,持續3年有余。

大學畢業后,徐寧回到老家,入職甘州區文化館。彼時,杖頭木偶戲傳承“斷檔”、時停時演、受眾面狹窄,面臨著“不受年輕人歡迎”的窘境,一度處於瀕危的狀態。杖頭木偶戲的窘境深深刺痛著徐寧,他決心為杖頭木偶戲謀出路。

“何不將川劇藝術與杖頭木偶戲相結合?”器樂表演出身的徐寧,大學期間掌握了變臉、噴火等川劇絕活兒,跟隨老師登台演出,觀眾良好的反響增強了他創新木偶戲的信心,徐寧心想,“倘若融入現代生活元素,形成別具特色的木偶戲,說不定就是傳承非遺的新方式。”

說干就干。他翻閱書籍資料、求助川劇老師、請教本地民俗專家與傳統藝人,借用真人變臉、噴火等原理,為木偶增設了煤油、臉譜等10多處機關裝置,前后耗時兩年多,歷經幾十次試驗,終於取得成功。

改裝后的木偶重量倍增,約20斤重。“這對表演者的體力是個不小的考驗。”徐寧介紹,杖頭木偶戲表演講究舉功、捻功和步功,操作時要求穩、准、正、平,才能達到“人偶合一”的最佳效果。為此,他著實下了一番苦功,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不斷鍛煉胳膊的耐力和身體協調性,以保証木偶衣裙的下擺始終與人眼持平。

“杖頭木偶戲的演出地點不受限制,劇場、茶園、宅院、草坪,甚至田間地頭,都可以演出,是一項深深嵌入群眾社會生活的戲劇表演藝術。”徐寧說,經過創新改編的木偶戲,節奏緊湊、時間更短,表演富於變化,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視覺沖擊,越來越受歡迎。不僅如此,他還設計了飛天形象木偶、裕固族舞蹈木偶,不斷融入甘肅地域和民族特色,持續增添非遺文化的魅力。

近年來,徐寧先后被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吸納為會員,並榮獲“甘肅青年五四獎章”。如今,他年均義務演出100多場次,開展非遺進校園等展示傳承活動50多場次,表演停留處,往往成為年輕人的“駐足打卡點”。“現在,我們已建成專家工作室,正與高校聯系對接,謀劃成立大學生實習實踐基地,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非遺傳承隊伍,弘揚非遺傳統文化。”徐寧說。

劉亞偉:

傳統技藝必須順應時代,積極創新

“山泉湖河美如畫,黃河流域中心點,搶抓優勢促發展,它就是美麗的泉城新濟南……”

課堂上,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文化館館員劉亞偉身穿大褂,表情生動活潑,手中的快板隨著節奏起舞。他中等個頭,濃眉大眼,一開口,聲音響亮清脆,擲地有聲。

劉亞偉今年34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王派快板代表性傳承人,師父王文喜是相聲泰斗馬三立的搭檔、中國快板三大流派王派快板創始人王鳳山之子。

自幼學習音樂的劉亞偉在16歲時的一次薩克斯演出中與王文喜“邂逅”。老爺子對這個中氣十足的孩子印象深刻,便送了他一副快板。劉亞偉拿著愛不釋手,自此與快板結下了不解之緣,跟著王文喜學習。

但是,劉亞偉畢竟毫無基礎,手裡抓著比巴掌還大的快板,卻始終打不出節奏。但他有股不服輸的勁,硬著頭皮學:詞很長、板兒很難,背不熟就一遍一遍地讀,練不會就一遍一遍拆開練。

2010年大學畢業后,劉亞偉先入職了槐蔭區泉新學校,擔任音樂老師,但他始終沒忘手中的快板。王文喜雖技藝超群,教授學生不少,但像劉亞偉這樣能真正安心學習、踏實傳承的人卻不多。有一回,老爺子主動開口:“我歲數大了,我想找個接班人,幫我把這門手藝傳下去,以后,人們還能給它叫個好!”帶著這份使命和囑托,劉亞偉正式拜師王文喜,取藝名“泓藝”,成為一名中國傳統曲藝傳承人。

在學校,他主動向校長請求開設快板社團“泓藝社”,利用閑暇時間教學,每周組織一次演出,其中5名學生成為職業傳統曲藝傳人。

社團發展初期,劉亞偉受到了質疑:“這不就是呱嗒板嗎?”“這玩意過時了吧?”

“心裡很難受,但是也提醒了我。”他說,“傳統技藝要在現代傳承下去,必須順應時代,老板新唱,積極創新。”

2016年,他創作了群口音樂快板《泉城娃,贊中華》,表演人數從傳統的兩三人擴大到至少26人、至多56人,演奏部分融合了現代音樂元素進行編曲,配合著集體唱詞,表演觀賞性大大提高,迅速走紅。

節目活了,劉亞偉卻很清醒,走好傳承路,必須培養好苗子,根本要靠創新。學藝,看熱鬧容易,學起來難,打出節奏最少要兩年。那時,社團裡不少孩子開始打退堂鼓。

有一回,他帶著孩子在文化街區看到一種蛤蟆形的木制樂器,刮動鋸齒狀木紋,就能發出聲響。劉亞偉受此啟發,在快板的小板邊緣也磨出鋸齒,小板通過鋸齒直接與大板剮蹭,便發出清脆的“咔噠咔噠”聲。

“新手也能出節奏,誰試誰靈!”劉亞偉激動不已,稱其為“蛤蟆板”。改造后的快板既能提高初學者熱情,又能豐富快板花樣,目前已申請國家專利,並已實現量產,在濟南省會大劇院、濟南市文旅局雲平台、百花洲“一些印象”等平台售賣。

自此,劉亞偉對創新越來越起勁。他發現,孩子們對色彩敏感,就在快板上大膽改良,增加圖案,國風青花瓷、軍旅迷彩風、趣味卡通等系列頗受喜愛,還申請了外觀設計專利。

多年來,劉亞偉通過各種形式義務教授8000余人,獲得國家設計專利3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學系統。

朱蒙佳:

年輕手藝人應該耐得住寂寞、吃得住清苦

一把約莫兩毫米寬的刻刀,幾顆拇指大小的橄欖核,在一張工作台上,90后核雕技師朱蒙佳正在埋頭創作,隻見她緊握刻刀,一雙巧手揮舞如飛,鋒利的刀尖如裊裊游絲般在橄欖核上躍動……數日之內,一座雕梁畫棟、氣勢恢宏的“蘇州園林”就在方寸之間露出真容。

“一把雕刀一粒核,運籌帷幄見神功”,今年29歲的朱蒙佳是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的核雕手藝人。2013年,還在南京藝術學院讀大四的朱蒙佳拜師學藝,開始精研核雕技藝。從磨刀開始學起,短短一年多時間,有藝術基礎且悟性好的朱蒙佳就掌握了核雕的基本功。大學畢業后,朱蒙佳回到家鄉,成立了核雕工作室,走上創業之路。“我是年輕人,又在大學學過藝術設計,我想給非物質文化遺產核雕來點新花樣。”朱蒙佳說。

經過兩個多月的埋頭構思,一個以“十二生肖萌寵”為設計元素的方案在她腦海裡成形了。設計圖紙畫好了,但雕刻起來卻難度不小。朱蒙佳說,傳統的核雕作品隻有一種顏色,“十二生肖萌寵”系列作品中,動物的眼睛是黑色的,這相當於要給核雕“上色”,而傳統的核雕工藝根本就沒有“上色”這道工序。為此,朱蒙佳請教了很多老一輩的核雕手工藝人,大家一時間也想不出好的辦法。

一次偶然的機會,朱蒙佳看到烙畫藝人用燒紅的烙鐵作筆,在木頭、竹片上烙出了一幅幅漂亮的風景畫。受此啟發,朱蒙佳嘗試著用小鑽機配上特制的鑽頭作筆,來給“十二生肖萌寵”進行“點睛”,果不其然,當鑽機的轉速達到一定數值時,鑽頭摩擦產生的高溫將萌寵的眼睛烙成了黑色。

解決“上色”難題后,“十二生肖萌寵”系列作品終於面世,與傳統核雕作品嚴肅風格不同的是,“十二生肖萌寵”可謂時尚味十足,造型設計千姿百態,或天真靈巧,或憨態可掬……很快,這組風格獨特的核雕作品就成為市場上的“爆款”,收獲了一大批年輕核雕粉絲,作品一時間供不應求。

嘗到了甜頭后,朱蒙佳加快了創新步伐。年輕人熱衷於美食文化,她就創作出了《江南味道》,將雞頭米、茭白、水芹等“水八仙”移入方寸之間﹔漢服熱潮興起,她便設計出一款款精美的核雕壓襟﹔文創產品流行,她又推出了核雕做成的手機吊墜……作品題材越來越豐富,朱蒙佳的業務也越來越繁忙了。

最讓朱蒙佳感到自豪的作品是她在2021年創作的《紅色革命精神》,該組作品通過12個栩栩如生的核雕,謳歌了12種紅色革命精神。為創作《紅色革命精神》,朱蒙佳曾深入多個革命老區進行調研採風,感悟革命精神,在創作中淬煉思想。“革命先烈的奉獻犧牲精神,給了我極大的創作動力。”朱蒙佳說,“年輕手藝人應該耐得住寂寞、吃得住清苦才行,傳承弘揚非遺技藝的重擔已經落到年輕一代的肩膀上了,我們責無旁貸。”朱蒙佳說。

讓朱蒙佳感到欣喜的是,核雕這門非遺技藝正獲得越來越多人的喜愛。8月12日下午,在蘇州市姑蘇區蘇錦街道火車站社區舉辦的“泰伯大學堂”核雕體驗課上,朱蒙佳給小學生們講解她的作品“核舟”。看到巧奪天工的作品時,有小朋友背起了課文《核舟記》:“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

版式設計: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04日 05 版)

(責編:彭曉玲、溫璐)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