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奮斗者·正青春”專題報道
分享

講好用好新時代“大思政課”

燕連福

2022年08月29日08:30    來源:光明日報

日前,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堅持開門辦思政課,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和資源,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師資”等,為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取得實踐成效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善用社會大課堂、搭建大資源平台、構建大師資體系、拓展工作格局,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強講理意識、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講好科學大道理、回答好現實大問題、把握時代大趨勢,方能推動學生實現大發展,並成長為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講好科學“大道理”,讓大思政課閃耀真理光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老師要用心教,學生要用心悟,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思政課既要講好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也要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之理,還要講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之理。

不能把思政課上成聊天式、故事式、噱頭式,把“大道理”講深講透才是思政課的宗旨。必須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對思政課建設的“支撐力”,確保思政課講好馬克思主義的道理﹔提高思政課教師的“宣講力”,確保每一位教師都能講好道理﹔提高不同學段的“銜接力”,確保大中小學螺旋式上升講道理﹔提升學生對道理的“接受度”,確保學生把馬克思主義道理學懂弄通做實。

回應現實“大問題”,讓大思政課充滿生機活力。大思政課不是書齋裡的學問,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隻在課堂上講,“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才是思政課的意義所在。大思政課建設要以現實“大問題”為抓手,回答好學生之問、人民之問、中國之問、時代之問、世界之問等現實大問題,達到解疑釋惑、浸潤人心的效果。要從社會生活中汲取營養,用心烹飪有滋有味、營養豐富的思想“大餐”,真正讓思政課充滿生機活力、散發實踐氣息,達致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目標,真正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

建設好大思政課,要堅持立足實踐,回應現實。有必要以社會大課堂為依托,以實踐為導向,提高思政課的解釋力、說服力和感染力。具體來說,一是構建實踐育人大體系,積極推進校地合作,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實踐育人協同體系﹔二是用好實踐育人大課堂。通過挖掘實踐育人資源,把思政課堂搬到工礦企業、博物館、科研所等更多現實場景。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社會、錘煉意志、積累經驗,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實踐邏輯,深刻感悟“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從而自覺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人生選擇和現實行動中。

把握時代“大趨勢”,讓大思政課引領學生成長。“辦好思政課,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來看待,要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來對待。”大思政課不是局限於課堂、教室范圍內的知識課,而是有大格局、大思維、大視野的課,引導學生以開放姿態和全球視野去認識中國與世界是題中應有之義。

建設好大思政課,要敏銳洞察時代大勢,以此引領課程改革,引導學生實現發展。當代大學生對國際事務普遍關切,不斷變化的國際情勢和全球熱點不斷沖擊他們的固有認知,他們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困惑和疑問,正是思政課需要講清楚的重點。因此,“大思政課”要有創新意識,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向改革創新要活力,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努力成長為不負時代、不辱使命的奮進者。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責編:王珂園、宋美琪)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