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奮斗者·正青春”專題報道
分享

當新時代“伯樂” 用好用活人才

青平

2022年08月24日08:31    來源:中國青年報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在2021年9月召開的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在改革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服務、支持、激勵等機制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積極成效。同時,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破”得不夠、“立”得也不夠,既有中國特色又有國際競爭比較優勢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還沒真正建立。要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多年困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體制順則人才聚,人才聚則事業興。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推動我國人才事業蓬勃發展,需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做好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布局,既要慧眼識才,也要愛才惜才,重視探索人才規律,不斷創新用人機制,構建一整套符合社會發展、時代要求的人才制度體系,從而讓人才得到真正的尊重。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需要推動人才管理職能部門簡政放權,消除對用人主體的過度干預。有學者用“彈簧理論”比喻人才管理簡政放權的意義,那些“彈簧”尚未充分伸展但具有潛力的人才,最需要寬鬆和包容的施展才干的環境。在人才評價與使用過程中,用人單位最有發言權,要根據實際向用人主體充分授權,發揮用人主體在人才培養、引進、使用中的積極作用。近年來,一些地方明確人才管理部門和用人主體的職能權責,壓縮人才認定環節和辦理時限,充分發揮市場和社會力量的作用,從單一的管理轉向管理與服務並重,明顯增強了人才管理體制的科學性和開放性。通過一系列改革,人才創新活力得到充分釋放,人才工作也更加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需要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更好地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人才發展體制機制一個突出問題是人才評價體系不合理,“四唯”現象仍然嚴重,人才“帽子”滿天飛,滋長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風氣。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目標是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例如,對於基礎性強、周期長、風險大、產出不確定的研究,降低對研究成果數量的追求,鼓勵人才實現“從0到1”的創新突破。而在評價青年人才時,要破除“論資排輩”“誰年齡大誰先來”的陳舊觀念,優先選拔任用一批創新能力強、工作作風實、發展潛力突出的青年骨干,為他們進一步發揮才干提供條件、配齊資源。最近,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涌現的“90后博導”受到學術界和社會關注,讓這些年輕科學家贏得聲名的,不是他們頭頂上的“帽子”,而是扎實的學術功底和閃亮的科研成果。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需要全面推廣人才激勵機制改革,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目前,一些政策制度仍然沒有適應人才激勵機制改革的要求,限制優秀人才各展其能、脫穎而出。例如,科技成果轉化渠道不暢,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政策滯后﹔受事業單位工資總額和績效工資總額限制,人才收入“天花板”現象比較普遍,“平均主義”仍然存在﹔科研經費管理過細過碎,科研工作和智力勞動的回報體現不夠充分﹔知識產權保護不夠,維權成本偏高。從本質上看,人才激勵機制是為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的。深化人才發展機制體制改革,不僅要保障人才靜心做學問、搞研究,還要建立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貢獻一流回報的機制,從而催發人才持續創新的激情與動力。

“青年人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青年人才工作是關乎全局和長遠的大事。圍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共青團做好新時代青年人才培養工作的行動計劃》提出,不斷優化共青團青年人才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方法,完善政策支持,緊緊抓住青年人才培養、凝聚、舉薦等關鍵環節,使共青團加強青年人才政治引領的效果更加顯著,支持青年人才發展的平台更加專業,服務青年人才成長的體系更加健全,廣泛凝聚培養青年人才,使青年人才成長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建功立業的重要力量。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人才蔚起,國運方興。體制機制是影響人才集聚和作用發揮的根本性問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是構筑人才制度優勢、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之舉。建立既有中國特色又有國際競爭比較優勢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住、過得好﹔營造真正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環境,才能讓更多“千裡馬”競相奔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磅礡力量。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