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奮斗者·正青春”專題報道
分享

用奮斗詮釋香港新一代“獅子山下”精神

——訪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施寶儀

2022年08月23日08:34    來源:光明日報

積極參與撰寫相關意見建議並被香港特區政府採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組織青年為市民提供服務街站、派發抗疫物資、申請政府津貼……24歲的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施寶儀,用行動不斷詮釋香港新一代“獅子山下”精神。

2022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當選名單公布,施寶儀是兩名入選的香港青年之一。“能夠得到國家的認可,我非常激動。”施寶儀說,“這是對我的激勵,也是對我的鞭策,我會繼續努力,為建設美好香港貢獻力量。”

自信努力繪就出彩青春

1998年,施寶儀出生在香港一個普通家庭,在她年幼的時候家庭經濟狀況十分拮據。依靠著政府的津貼,她才得以完成學業。

家庭的困難曾讓她十分迷茫。“很多像我一樣家境的孩子,不夠自信,不敢或者覺得自己不能突破當下的困境。”施寶儀坦言,是這段艱難的經歷,激發了她上進的決心,“家庭無法從經濟上給我更多支持,我必須靠自己,努力讀書是改變現狀的唯一方法”。

星光不負趕路人。2016年,上高中的施寶儀作為全校名列前茅的優秀學生,被學校推薦,參加了全港的卓越學生領袖選舉活動。

第一次即席演講、第一次赴內地參觀調研、第一次與不同學校的師生交流……參加卓越學生領袖選舉活動,為施寶儀打開了一扇窗,讓她從“不知道自己除了學習還能在哪努力”,變得更加自信、視野更開闊,發現了自身更多可能性。卓越學生領袖選舉卓越學員、全國中學生領導力大賽一等獎、香港特別行政區十大優秀學生……施寶儀的努力得到越來越多認可。她以優異的成績進入香港浸會大學學習,並赴英國利茲大學留學深造。

發出愛國愛港最強音

2016年,在卓越學生領袖選舉中,她作為香港學生交流團的一員,第一次來到祖國內地,在南京訪學一周。此后,她再次到南京進行了2個月工作實習。南京的歷史文脈和高速發展的現代氣息,深深吸引了施寶儀,她從此愛上了這座城市,也對內地有了全新的看法。

“之前我對內地的印象停留在課本和媒體報道裡,而去南京考察后,我發現真實的祖國內地與我的印象很不一樣,更鮮活、更可親、更有魅力。”施寶儀說,在內地的這段經歷,讓她涌起了強烈的國家認同感,促使她主動去學習中國歷史和國情。

2019年,香港爆發“修例風波”,一些受到外部勢力煽動的香港青年走上街頭,香港法治和社會秩序受到嚴重沖擊。香港國安法出台后,施寶儀當即和愛國愛港的市民團體一起,組織香港國安法街站活動、張貼海報、收集市民簽名支持。“作為香港青年,我有責任守護‘一國兩制’和香港社會繁榮穩定,要勇於站出來發出愛國愛港的聲音。”

如今香港實現了由亂及治,正邁向由治及興,增進青年國家認同是香港的迫切任務。施寶儀認為,香港很多青年長期受到不良資訊的影響,才對祖國內地產生錯誤的認識。“香港青年了解國家不能停留在書本和網絡上,應該多來內地親眼看看、親身感受,真正去深入認識祖國。”

為香港發展貢獻青年力量

深化粵港合作、緊握“一帶一路”機遇、提升青年競爭力、加大活化歷史建筑力度……從2017年到2019年,施寶儀連續3年將自己在祖國內地看到的好經驗、好做法寫成意見建議,為香港政府施政提供有益參考。

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青年,施寶儀有著建設和守護香港的強烈使命感,在她看來,香港的現在和未來,與青年的力量息息相關。

過去兩年,香港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襲擊,施寶儀在社區開展志願者服務,到街頭或居民家中派發抗疫物資。“當然也害怕被感染啊。”施寶儀說,“但國家都在支持香港抗疫,這種時候,香港青年必須站出來。”

“要特別關心關愛青年人”“幫助廣大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面臨的實際困難,為他們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機會”,來自中央的關心關愛讓施寶儀深受鼓舞。“如今,香港新一屆特區政府高度重視青年工作,我期待能有更多支持青年的政策舉措出台,特別是多向青年介紹和內地合作的機會、平台,讓更多香港青年參與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施寶儀說。

(本報記者 安勝藍)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