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9日08:29 來源:中國青年報
“產業發展可以以獎代補,在發展初期採用‘1+N’即養殖大戶帶動農戶的形式推動產業發展。”在石板灘村養殖業發展研討會上,產業經濟學研究生曹怡沛等實踐團成員與全體村組干部一起基於129份調研數據開展研討。
連日來,四川農業大學的200余名師生深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大杉坪村、千萬貫鄉青杠村、西寧鎮西寧村等10余地,聚焦“鄉村治理”,以“融合賦能”為切入點,通過深入調研、數據畫圖、定點幫扶等方式,深度參與雷波地方建設,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貢獻青春智慧。
聚焦黨建引領 為鄉村振興注入領跑動能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基層黨建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日趨明顯,104名川農學子聚焦雷波鄉村治理中的痛點難點阻點,深入鄉村一線,助力基層黨組織發揮彝族同胞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充分展現農林高校學子的“三農”情懷,為雷波鄉村振興鑄魂賦能。
“你們來開展實地調研,我們就能更清楚老百姓真正的需要,就好有目標、有計劃地開展工作。”雷波縣彝族村黨支部負責人對“環行循興,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實踐調研團成員說。該團隊線上線下齊頭並進,通過問卷調查、實地採訪等方式,了解當前發展中的短板與老百姓的期待,探索“縣-鄉-村”三級組織引領鄉村振興的能力及現狀,為新時代鄉村治理提供新思路。
在學校鄉村治理模式與機制探索專家科技服務團帶領下,“木犀花”團隊利用暑期社會實踐對雷波縣鄉村治理和產業發展進行了深入調研。在參觀石板灘村產業基礎、走訪參與特色產業的養殖大戶和農戶后,團隊成員提出的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的思路得到該縣鄉村振興局副局長王小山和駐村干部付剛的認同,他們一致認為,“實踐團隊結合自身調研經歷,將省內外優秀的產業發展模式結合雷波縣本地產業發展特點提出的建議非常有價值,值得我們進一步去實踐和研究”。
“我們希望能夠加強校地的基層黨組織聯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將黨建的優勢、資源、活力有效轉換為鄉村振興的‘動力源’。”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副院長張凌青帶領的專項實踐團隊有3名教師黨員與10名學生黨員,大家以黨建引領為抓手,發揮專業優勢,通過為民宿建設提思路、為文旅項目繪地圖、為農產品拓銷路等方式,有效服務地方現實需求。
“我們重點圍繞民宿改造建設進行規劃調研,並打算長期服務此地,幫助村民打造出更適於當地風貌、更貼合村民住宅特色、更吸引旅客駐足、更舒適住宿體驗的民宿。”“翊彝”團隊隊長游今說,很高興團隊能在老師帶領下探索黨建+專業+鄉村治理的新模式。他們實地調研20余戶,致力於融入鄉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規劃設計,同時還以彝族的藝術表達技巧為基礎,創繪黨建文化牆,為當地村落增添黨建亮色。
拓展幫扶成效 為鄉村振興注入發展動能
在青杠村,“腳踏彝土,情系三農”團隊成員步履不停,他們來到將青杠村帶向人均年收入水平超10萬元的大堰溝。“村干部告訴我們沒有大堰溝,青杠村的一切都不會有,但我們通過走訪調研發現,大堰溝仍存在運輸水量不足、工程韌性差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造提升。”隊長羅梓妍帶領團隊制作出雷波縣農用地等級劃分評價圖、建設用地開發適宜性評價圖等系列建設性圖稿10余份,對大堰溝的修整升級提出合理建議。
“EIA”團隊精准對接雷波研學旅游產品開發需求,在商旅學院副院長郭凌教授的帶領下,通過分析整合雷波縣的自然資源、農業資源、民族文化資源,為當地開發旅游研學產品提供新路徑,促進當地可持續發展﹔團隊還對當地干部、村民進行專題培訓,充分發揮政府部門主體優勢,為當地自我發展賦能。
“喜迎二十大,青春向未來”專項實踐團隊前往雷波中學等學校及教育部門,走訪當地重點幫扶家庭10戶,進村入戶介紹國家、學校資助政策和育人體系,將學校的關愛和支持送進雷波縣的村落和家庭。
講好紅色故事 為鄉村振興注入提速動能
“我們團隊以青馬骨干為主力軍,用廣泛化、特色化、互動化的方式帶頭進行紅色宣講,體現青馬學員的導向作用,吸引帶動彝族基層干部、老黨員、優秀團員等群體積極主動參與到彝鄉紅色宣講當中。”“青馬燎原”團隊負責人張芮槐說。團隊聚焦少數民族紅色教育問題,挖掘當地紅色文化,打造“三位一體”的宣講體系,孵化建立雷波當地的傳紅隊伍,同時通過持續宣傳,鏈接更多力量關注彝族鄉村傳紅,把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送到基層,將黨史學習成果落實到實踐中,助力鄉村振興。
“你們的生活條件跟前幾年比有什麼變化呀?有沒有印象深刻的紅色故事呢?”紅色鄉旅”團隊走訪青溝村246戶民眾,對彝族居民的生活條件、當地鄉村建設情況等方面開展全面調研。“農村建設還需要更有針對性、有效性、科學性的方案策劃,我們要以精神文明建設為抓手,著力提高彝族村民紅色文化素養,推動優秀紅色精神深入人心、傳承不止。”團隊利用科學方法,形成調研報告遞交當地政府,並得到認可。
川農青年學子緊密圍繞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深入雷波,發揮專業優勢,厚植“三農”情懷,走進農村,走向田間地頭,為實現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侯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