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6日08:47 來源:農民日報
今年以來,河北省尚義縣把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作為“頭號工程”,圍繞建成“首都兩區”、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等重點工作,突出黨建引領、集聚人才,帶動產業發展。尚義縣按照“強化組織、建強龍頭、經濟組織帶動、中心村輻射”的標准,落實縣級領導包鄉聯村、鄉鎮班子成員包村聯戶工作機制,把黨建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優勢,確保群眾增收,推動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比評晾晒激發基層黨組織內生動力
近日,在三工地鎮會議中心裡,全鎮10支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隊長走上擂台,圍繞壯大村集體經濟進行了匯報比賽,鎮黨委相關領導進行點評、打分。評委表示,通過現場工作匯報,以“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暨駐村幫扶工作”為主題的擂台賽進一步在駐村干部中形成比工作、比干勁、比創新、比擔當、比先進的良好氛圍。
據介紹,從今年開始,尚義縣定期舉辦產業發展擂台賽、觀摩拉練賽,採取現場晾晒思路辦法和各自成效,由相關部門評價打分並通報排名。縣委組織部對每期排名情況登記造冊,建立擂台賽實績台賬,年底對鄉鎮黨委考核時按一定權重記入總分。截至目前,全縣舉辦擂台賽2次、觀摩拉練1次,14個鄉鎮舉辦擂台賽、觀摩拉練56場次,進一步激發基層黨組織“扛紅旗、當先鋒”動力。
一次次擂台賽,是尚義縣貫徹落實黨建引領的具體縮影。在擂台比武和工作交流中,全縣注重考察識別干部,對擂台賽中表現突出、成績優秀的,優先推薦入選張家口市“扛紅旗、當先鋒—‘2333’創建行動”優秀典型庫,參加“兩優一先”“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等榮譽評選。今年以來,1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被評為省級“千名好支書”。
為將村黨組織與鄉村振興工作有機結合,尚義縣深入推行“星級評定”黨建模式,一方面推動村黨組織分級分檔、爭先創優。另一方面對黨員實行“星級評定+積分激勵”,評為五星、四星級的黨員,由縣委組織部制發星級証書並授予星級黨員牌匾,五星級黨員優先推薦參評縣級以上優秀共產黨員。截至目前,14個鄉鎮申報四星級以上黨組織30個,2名五星級黨員被推薦為市級優秀共產黨員、12名被評為縣級優秀共產黨員。
通過同台比拼“賽”戰力、督導考核“激”活力、評星定級“增”動力、專項行動“晒”實力,推動各級黨組織積極作為,尚義縣進一步扣緊壓實責任鏈條,形成縣級負總責、鄉鎮抓推進、村級抓落實的以上率下、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構建起縱向貫通、橫向聯動、層級協同的工作體系。
頭羊工程激活鄉村振興人才春水
推進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是關鍵。甲石河鄉位於尚義縣南部山區,九溝十八梁的地貌、歷代沿襲的人口遷徙習慣,使這裡的居民大多選擇外出謀生。據了解,全鄉3175戶7440人中,常年舉家外出的就有4848人,約佔總人口數的65%。
甲石河鄉黨委綜合研判這一現狀后,將人才振興作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牛鼻子”,建起外出打工人員台賬,篩選各類能人巧匠,實行“一人一策”。鄉黨委、政府共同發出《致外出優秀人才一封信》,一一道出家鄉面貌的可喜變化、家鄉發展對外出人才的渴盼以及政府出台的各類優惠政策。
楊彥飛、鄭平是甲石河鄉囫圇村人,收到家鄉發出的信件后,他們帶著技術、資金回鄉創業,發展玫瑰、芍藥、沙棘產業。如今,楊彥飛已成為一名光榮的預備黨員。
人才要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聚焦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作要求,尚義縣在實施返鄉人才創業行動的同時,積極選好村級“領頭羊”,嚴格落實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制度,每年至少對村黨組織書記履職情況進行1次綜合分析研判,對推進鄉村振興不勝任不盡職的予以調整。與此同時,全縣共選派駐村工作隊157支、410人,在嚴明駐村工作紀律前提下不定期抽查工作情況,發現問題后現場反饋督促整改。同時,強化激勵保障,注重關心關愛,確保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隊員選得優、下得去、融得進、干得好,幫助各村強組織、興產業、抓治理、優服務。
鼓勵黨員致富能手發揮其在種植養殖、產業經營等方面的技術所長,加強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指導,有技術的傳授技術,先富的帶動后富,努力營造帶頭致富、共同致富的良好氛圍。
富民產業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尚義縣強化黨建引領,通過探索支部聯建促進資源聯享,形成產業聯盟,增強鄉村產業聚合力,實現集體經濟提質增效。
七甲鄉在農業產業鏈上建立黨組織,上聯黨委政府,下聯群眾,中聯合作社、農業公司、龍頭企業的“一建三聯”黨建模式,引領推動農業生產組織化和產業化進程,通過支部引路、黨員帶路、能人指路、產業鋪路,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共帶動400多戶農民戶均增收1.2萬元,8個村實現村村有集體收入。
大營盤鄉位於尚義縣西北部,隔內陸湖察汗淖爾與內蒙古商都縣接壤,被譽為“蔬菜之鄉”。由於地下水過度超採,加之氣候干旱,察汗淖爾生態環境嚴重受損退化。沒有了水澆地的支撐,興旺發達的蔬菜產業發展迎來巨大挑戰。
如何盤活本地資源、延伸產業鏈條?為解決這道難題,該鄉黨委、政府著手謀劃推進產業轉型,最終選擇走適度規模經營的新路徑,並籌備推進“生態農業種養加綜合體”和“無刺大果沙棘種管採加一體化”兩個重大項目,以項目打包運營方式,構建起“國企+N”雨養農業新體系。
經過市場遴選,大營盤鄉引進張家口農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尚義縣扶農公司以股份制形式組建尚義縣禾牧農場有限公司,負責經營大營盤鄉生態農業種養加綜合體項目,在全鄉種植飼草4萬畝,組建一支服務能力超萬畝的農機團隊,建設存欄3000頭的肉牛繁育基地和一座年加工能力5萬噸的飼草加工企業。據介紹,該鄉后期將推進無刺大果沙棘種管採加一體化項目,以農戶為“中標”主體、以50畝為一個單元,利用4年時間集中連片發展大果沙棘基地9萬畝,投建5條產品生產線。
“‘國企+N’雨養農業新體系在穩定增加鄉域內農民群眾收入的同時,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農業技術型鄉土人才,催生了一大批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市場主體,帶動了飼料加工、農副產品加工、生態旅游、包裝、運輸等關聯行業的興起。另外還遏制了土壤退化,減少了土壤污染,改善了空氣質量,促進了生態恢復,加快了鄉村振興的發展步伐。”大營盤鄉相關負責人表示。
下一步,尚義縣將探索多種模式,依托產業發展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深入實施“黨支部+”模式,堅持要素配置優先滿足、財政投入優先保障、公共服務優先安排,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自艱)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