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呵護孩子的成長內驅力(師說)

陳國治

2022年08月14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內驅力是一個人堅定目標、克服困難、自主成長的內生動力。如何喚醒和提升孩子的內驅力,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如何科學地給予孩子愛與支持,幫助他們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健康人格?這是每個家長、教師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首先要從優化關系入手,滿足孩子對於安全感、歸屬感的需要。良好的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礎。家長和教師應成為良好的情緒管理者,並將積極情緒傳導給孩子,既要防止驕縱溺愛,更不能指責謾罵。當發現孩子身上的缺點與不足時,要學會因勢利導,以支持者的角色,將問題轉化為孩子下一階段的成長目標,設計能夠激發孩子興趣的、有挑戰性的發展任務,鼓勵孩子克服困難,自我成長。

  還要以尊重選擇為基礎,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其自己的責任。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全程監督陪伴寫作業、為孩子報各種培訓班。然而事實証明,控制型、包辦型的教養方式是對孩子學習內驅力的極大傷害。面對升學目標選擇、學習時間安排、興趣愛好等問題,教師和家長可以給出建議,但不應喧賓奪主,要讓孩子們在理性“做主”的過程中體會到主體價值,進而建立和強化自尊,懂得尊重和被尊重。

  同時,要設計任務情境,讓孩子體驗到自主發展的價值感和成就感,發揮“關注”的力量。讓孩子有自我展示的機會、能獲得關注與積極反饋,這是激發和維持成就需求的重要因素。不論是在家庭中,還是在學校裡,家長和老師要對孩子的積極行為細節保持敏感,通過創造積極反饋,讓孩子擁有積極向上的成長體驗,讓孩子的成長與進步被看見、被關注。

  教育實踐表明,相較於外在督促,內驅力是更為持久的動力。因此,廣大家長要通過激勵和樹立內在目標,幫助孩子建立學習與成長的主動性。當然,於孩子而言,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還要從小筑牢理想之基、信念之塔,這就要求老師和家長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呵護孩子的成長內驅力,幫助孩子發現更好的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家庭、學校、社會應一起努力!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4日 05 版)
(責編:薄晨棣、馬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