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2日09:42 來源:青海日報
威遠鎮是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政府駐地,但很長時間內,說起縣裡的汽配市場,不論是本地司機還是過往車輛司機都要搖頭。“以路為市”“胡亂收費”“佔道經營”“破壞市容”……這些現象不僅損害了小縣城的汽配市場,導致很多車主寧願去西寧修車也不願在本地修理,無序停放還嚴重破壞了縣城周邊的環境。
如何才能破解這一難題?威遠鎮黨委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中找到了機遇。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更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手段,威遠鎮黨委充分發揮黨建示范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堅持將“輸血幫扶”與“造血自助”有機結合,通過整合資源、盤活資產,按照項目化推進、市場化運作的思路,大膽創新“抱團取暖”模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充分利用本地區無規模化、標准化汽配市場的現狀,提出了修建汽配城的想法。
“威遠鎮所轄的23個村都緊鄰縣城,擁有交通和地理優勢,各村村集體經濟多以在縣城周邊投資建設二手車市場、建材市場、木材市場、商鋪經營等為主,年收益穩定且日益增長。有了這些產城融合發展的經驗,我們鎮黨委提出想法組織牽頭,各村紛紛響應。”威遠鎮黨委書記費海章說。
2020年6月下旬,威遠鎮汽配城開工建設,項目整合了威遠鎮23個村中央財政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發展專項資金1150萬元、15個非貧困村發展集體經濟專項資金1500萬元、聯點幫扶單位扶持資金100萬元以及東西部協作資金600萬元,共計3350萬元。
汽配城項目啟動以來,威遠鎮黨委及各村黨支部牢牢抓住黨建這個“牛鼻子”,充分發揮黨組織在抓班子、帶隊伍、促增收、推發展方面的戰斗堡壘作用,創新開展“黨建引領、支部推動、黨員示范”的模式,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同時,嚴格實行領導干部駐點抓、鎮村干部親自抓的工作機制,齊心協力,攻克難點,落實細節,確保工程整體推進,以扎實的黨建工作促進項目建設提質增速。
2021年7月,汽配城建設完成,其地址位於縣城以北的誠信路與東和路交匯處西南角,緊鄰利民加氣站和互助縣二手車市場,佔地面積1.73公頃,總建筑面積7818.5平方米,共有商鋪4棟23間,廠房5座。作為互助縣第一座標准化建設的汽配城,這裡是集汽車銷售、汽車配件、汽車修理、汽車裝潢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市場。
“自從威遠鎮汽配城開業后,終於有個可以放心修車的地方了,這裡的師傅技術好,還都明碼標價,不懂車的‘小白’也能把車交給汽配城。”6月17日,井女士駕駛的車輛發動機出現一些小毛病,於是她趕忙到汽配城修理,師傅不到二十分鐘就找到了問題修好了車輛,一點也沒耽誤時間。
據介紹,汽配城每年將商鋪租金收益的80%按照各村入股比例進行分紅,20%用於汽配城日常管理﹔作為各村當年村集體經濟收益分紅,70%用於村集體經濟再發展,30%用於改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等公益事業。目前,汽配城已有20間左右的商鋪和1座廠房出租出去,剩下的也在積極招商,預計可實現年淨利潤220萬元,輻射帶動村民就業預計200余人。
今年4月8日,威遠鎮涼州營村的劉軍到汽配城的佳明修理廠上班,距離眼下已過去四個多月,他已經逐漸適應了在家門口上班的日子。“以前在西寧的汽修廠上班,但家在互助,長期西寧互助兩頭跑,如今在這兒上班,工資每月6500元,收入不低還離家近能顧上家裡,挺好。”劉軍說。
“汽配城的建成改善了以往威遠鎮各村集體經濟發展單打獨斗、各自為戰的現狀,著力破解了集體經濟規模偏小、效益偏低等問題,增強了村級集體經濟造血功能和綜合實力,全鎮融合抱團發展初具規模,產業發展積厚成勢。”費海章說。(本報記者 李慶玲)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