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2日09:08 來源:黑龍江日報
每一面旗幟都代表一項榮譽。今年,肇東市開展了鄉村振興“百面紅旗”黨組織創建活動,圍繞黨建、發展、服務、文明、和諧五個方面創建100面紅旗。
據統計,肇東市通過“百面紅旗”黨組織創建活動,已評選出昌五鎮昌盛村、五站鎮東安村、裡木店鎮永豐村等“紅旗村”黨組織26個,鄉村黨組織引資上項目26個共2.2億元,村集體領辦創辦新型經營主體59家。
“作為村書記,我感到這個榮譽很重,很有意義。我現在越來越有干勁兒了。”永豐村黨總支書記邢茂雲說。
肇東市通過不斷優化黨組織設置,在全市1394個農村網格實現黨組織全覆蓋的同時,採取每名黨員聯系10戶至20戶群眾的辦法,建立農村黨員責任區3427個,明確政策法規講一講、困難群眾幫一幫、文明新風帶一帶等“八個一”職責,並在廣大農村黨員中深入開展農村黨員“五在前”活動,年初以來已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問題5300多個。
2020年,昌五鎮二街村建設了一處集保鮮、冷凍、儲藏為一體的大型冷凍保鮮庫。“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離不開好的政策支持,我們村通過開展‘清化收’和冷庫項目,每年收入都能達到30萬左右。”昌五鎮二街村黨總支書記劉增輝說。
“鄉黨委帶著我們一起干,心裡踏實。我家裡有20多垧地流轉給了公司種黏玉米,一垧地給我們10000多塊錢,比以前自己賣的價格高了1000多塊,公司還聘我們當工人,現在一個月能賺3000多塊錢。”向陽鄉向陽村農民李師彬高興地說。
肇東市緊緊圍繞產業振興,通過實干興村、產業富村、管理強村,促進集體增收,帶動農民致富。嚴控“三資”管理,建立村級小微權力清單,規范9個方面72項工作流程,促進村集體資產資源保值增值﹔圍繞鮮食玉米、谷物等種養加優勢產業,依托龍頭企業組建鄉村產業聯合黨委6個,帶動集體增收420萬元、群眾增收2280萬元。
“這樣的學習機會太難得了,借鑒湖南省油溪橋村積分制經驗、浙江省象山縣‘村民說事’制度,讓我對村級治理有了新思路,思維更開闊了。”五站鎮東安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高貴生說。
高貴生說的學習是我省第1期“耕耘者計劃”培訓班,為鄉村治理骨干詳細解讀鄉村振興、鄉村治理等政策理論,案例講解基層治理“積分制”“村民說事”,互動研討、數字賦能,新穎的培訓模式、實用的培訓內容讓肇東市鄉村治理骨干社會化、法治化、專業化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作為全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試點縣(市),肇東市在加強鄉村干部治理能力培訓的同時,積極探索推行“評星賦能”“村事民議”鄉村治理管理模式。通過“評星賦能”,將村民參與鄉村治理行為與村級發展成果共享挂鉤,村黨組織定期組織開展考核,利用企業微信數字化管理平台評議打分、評星定級、評比公示,村民根據星級高低排序,享受村集體經濟產業收益獎勵、村集體“振興超市”商品折扣、村集體合作金融信貸產品授信等多種激勵待遇,有效激發了村民參與村級治理的熱情。探索“村事民議”,構建“一隊伍兩平台”機制,成立由村“兩委”干部、黨員和網格員組成的“村事民議”工作隊伍,建立村民日常訴求線上反饋平台和“村民議事會”線下商議平台,探索民情懇談、民主決策和民意評估為一體的鄉村治理新路徑。
近年來,肇東市聚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主題主線,以“富美和諧”鄉村建設為統領,堅持組織強村、產業富村、治理安村3條路徑,加快了富集體富群眾步伐,改變了全市鄉村整體面貌,提升了農村基層治理水平,讓農村基層黨組織更加堅強有力,農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成色更足。(周鍵 本報記者 董新英)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