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偉光 吳 冰 賀林平 李 剛
2022年07月29日10:0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數據來源:中共廣東省委組織部 廣東省統計局、科學技術廳 |
風起南海之濱,潮涌珠江兩岸。
伶仃洋上,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西錨碇區域首片鋼箱梁頂推到位,為大橋合龍奠定堅實基礎﹔鬆山湖畔,運行4年的中國散裂中子源完成實驗課題約700項﹔大亞灣畔,百億美元級埃克森美孚、殼牌項目勾勒出綠色石化產業基地雛形……
傳承銳意改革、務實進取的基因,廣東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時刻牢記“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的殷殷重托,深入踐行改革開放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使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要求,落實“1+1+9”工作部署,舉全省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推動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穩健起步。
廣東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202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44萬億元,連續33年居全國首位,區域創新能力連續5年居全國第一。今年上半年,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95萬億元,同比增長2%,高質量發展和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新成就。
謀改革
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上走在全國前列
近日,又一塊改革“試驗田”——廣東省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亮相。乘此東風,中山“工改工”(將舊工業區拆除改建升級為新型產業園)和項目投資建設審批體制改革次第落地,位於該市火炬開發區內的宇富化學項目將被拆除改建為高端機電產業園。
“這一改,園區容積率從0.26提高到3.5,土地產出效益大幅提升!”項目負責人黃子超信心滿滿。
改革是廣東的根、廣東的魂。2012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3次考察廣東,發出了“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的時代最強音。
廣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領導小組)系統部署了多個領域1000多項改革事項,不斷構建完善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堅持市場化方向深化“放管服”改革,省級權責事項從2017年的5567項壓減到2021年的1069項,行政審批辦事時限壓縮70%﹔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硬骨頭”“深水區”發力,965戶“僵尸企業”全部出清……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廣東以此為“綱”,統領改革開放開新局、譜新篇,在新征程上奮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持續加強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從深圳綜合改革試點40條首批授權事項全部落地,到廣東自貿試驗區累計形成584項改革創新成果,改革助推融合提速、發展提質,3年多來,大灣區經濟總量從2018年的10萬億余元增長到2021年的約12.6萬億元。
強產業
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走在全國前列
深圳比亞迪生產車間裡,一台台新能源汽車經組裝、測試后下線,將搭乘海輪發往歐洲。“從今年3月起,比亞迪停止燃油車整車生產,成為全球首個停產燃油車的車企。”董事長王傳福介紹。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全面推動“強核”“立柱”等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六大工程,建立“鏈長制”,高起點培育發展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截至2021年底,廣東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增加值達4萬億元左右,約佔全省GDP的1/3﹔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家電、先進材料產業快速崛起,目前廣東已有7個產業集群達到萬億元級。
美的微波爐實現20多款不同型號產品“零切換”共線生產,訂單交付周期縮短56%﹔富馳高科通過接入騰訊雲,人工智能質檢缺陷檢出率達99.9%……廣東大力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累計推動超2.25萬家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帶動65萬家中小企業“上雲用雲”。“廣東智造”加速向全球產業鏈中高端躍升,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邁出堅實步伐。
汕頭濠江區,天光雲影碧波間,一台台海上風力發電機縱橫成林。“推動建設國際風電創新港,以最清潔的能源助力廣東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濠江區委書記李飛說。
服務“雙碳”目標,賦能綠色發展,廣東努力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2021年大氣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6項主要污染物指標連續7年全面達標。
促開放
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
深圳蛇口港碼頭巨輪穿梭、岸橋林立。以前塞滿貼牌電視機的集裝箱,如今裝著TCL華星的液晶顯示面板和各種電子元器件,輸往波蘭、墨西哥等地的海外工廠生產線。
十年間,廣東傳統“強項”家電產業經歷了貼牌出口到自主品牌出口,再到現在整合全球產業鏈的“在地生產”,全球競爭力顯著增強。從“珠江水”、“廣東糧”、衣服鞋襪,到如今的高端智能家電、高性能汽車、高新技術產品,廣東外貿量質齊升,寫下了外貿產品出口轉型升級的輝煌篇章。
“為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過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廣東實施數字貿易工程,推動數字技術向貿易全鏈條滲透。”廣東省商務廳廳長張勁鬆介紹。2021年廣東外貿進出口達8.27萬億元,其中數字貿易進出口增長22.7%﹔跨境電商近年來年均增長92.1%﹔市場採購出口年均增長40.3%,2021年廣東離岸貿易增長近一倍……
與此同時,廣東以“雙區驅動”為契機,全面實施通關便利化,全面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改革,2021年全省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較2017年壓縮81%和94%,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主要業務應用率達到100%。《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后,廣州海關持續推廣原產地証書“智能審核”“自助打印”等便利化措施,今年上半年共簽發RCEP項下優惠原產地証書6391份,助力價值超50億元貨物進出口享優惠。
東海島外水闊雲舒。巴斯夫項目落地,成為外商投資法實施后我國重化工領域的首例外商獨資項目﹔樂金顯示、思科、通用布局生產基地,蘋果、英特爾、三星設立研發機構,生產與研發的聚集效應不斷放大……從引資向引技引智拓展,高水平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快馬加鞭,廣東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惠民生
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
2018年10月,在深圳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標准,讓改革開放成果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廣東堅定不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日前,深圳華富村東、西區棚改項目全面封頂,全程參與了意願征集、簽約、票選建設單位等環節的業主居民鄭輝感慨:“華富村住著深圳第一批‘拓荒牛’,大家見証了這片土地的發展與繁榮。如今,這裡作為深圳棚改第一村,探索政企聯合新模式,創造了深圳城市建設發展的又一個奇跡。”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黨中央關於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決策部署,為實現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貢獻力量。
“廣東在2021年中央政法委平安建設考評中排名居全國前列,超過98%的群眾感到‘安全’和‘比較安全’,比2017年提高了6.19個百分點。”廣東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今年1月1日起,廣東省首部關於平安建設的省級地方性法規正式施行,《法治廣東建設第三個五年規劃》《廣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一系列文件和法規接連出台。
2022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參與者眾多:來自廣州的華邦控股集團繼去年捐款1200萬元后,今年再捐2000萬元﹔3月,廣州市白雲區2000余名退役軍人加入“紅棉老兵志願者”奮戰防控一線……
近年來,廣東不斷完善黨建引領下多元社會力量有序參與社會治理的創新模式,形成40余項走在全國前列、富有廣東特色的創新經驗,“廣州街坊”、珠海“平安+”指數、“佛山智慧大腦”等一批市域社會治理品牌在全國脫穎而出。截至目前,全省注冊志願者超1400萬人,志願服務組織及團體達13.2萬個,成為完善社會治理格局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29日 09 版)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