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分享

努力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

本報記者  賀廣華  強郁文

2022年07月27日10: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數據來源: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 湖北省科學技術廳、生態環境廳、統計局、林業局
  底圖:武漢市硚口區漢江灣經過生態修復,綠意盎然,成為美麗風景線。
  何小白攝(人民視覺)
 

滾滾長江,納百川,吞千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5次考察湖北,察看長江生態環境、深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調研企業創新發展等,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刻、重要節點,為湖北指路引航。荊楚大地歷經滄桑巨變、日新月異。

十載風雨兼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湖北正努力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廣大干部群眾以釘釘子精神,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爭取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走在全國前列,奮力譜寫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步履鏗鏘

全長195公裡的輸水隧洞,出三峽、穿群山,抵達湖北丹江口水庫。7月7日,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重大項目引江補漢工程開工建設,將連接南水北調與三峽工程兩大“國之重器”。

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指出,長江經濟帶應該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作為長江干流徑流裡程最長的省份,確保一江清水東流、一庫淨水北送,湖北重任在肩。

空中俯瞰,宜都市華陽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花園式廠房鑲嵌在綠色畫卷中﹔車間內,數百個攝像頭實時監控著每個生產環節。從長江沿線1公裡內搬遷至宜都化工園區后,華陽化工對5條生產線實施技改升級,淘汰落后產能,成為細分領域佼佼者。

“傷筋動骨”換來“脫胎換骨”。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湖北著力破解“化工圍江”難題,推動化工產業向高端化、精細化、循環化、綠色化轉型,全省累計443家化工企業完成“關改搬轉”,騰退岸線149.8公裡。

構建長江大保護長效機制,流域治理、生態修復齊頭並進。水鳥掠江頭,江豚浮水面,經過農業面源污染整治、排污口整治、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等系統治理措施,湖北長江干流水質持續保持在Ⅱ類。10年來,河流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從84.3%上升到94.2%。

山頂上,綠意盎然﹔山腳下,野花搖曳。因長期開山採石,黃岡武穴市田鎮的礦山曾幾乎全是光禿禿的石壁。經過一年多系統修復,裸露的山體披上綠裝。湖北大力開展長江干支流兩岸10公裡范圍內廢棄露天礦山生態治理,已修復327個廢棄露天礦山,治理面積2289公頃,一座座千瘡百孔的礦山煥發新生,變成公園、良田、林地、景區。

十年禁漁,利在千秋。以政府上岸補貼為本金,漢江退捕漁民鄭鵬成、鄭鵬展兄弟創辦水域清漂公司,年收入20余萬元﹔用24小時循環水養魚,襄陽老河口市馬崗村建成一座智能化生態漁業產業園,實現養殖廢水再利用……目前,湖北16818艘建檔立卡退捕漁船全部回收,3.2萬余名漁民全部上岸,79個縣市區推進長江禁漁水域視頻監控“天網工程”。

“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道路,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路徑。今后5年,湖北將探索推動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的四化同步發展道路。”湖北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說。

創新驅動

自立自強走在前列

在武漢沃億生物有限公司,啟動儀器,顯微鏡工作台來回高速擺動,生物腦組織被金剛石快速切削,同時進行亞微米級光學成像,分辨精度達到一根頭發絲粗細的1/60,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今年6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考察時強調,我們必須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更大進展,不斷提升我國發展獨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術新產業,開辟經濟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

10年前,武漢沃億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謙在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創辦企業。正是這一年,武漢市出台《促進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創新的若干意見》,10條“黃金政策”引領科技成果所有權改革風氣之先。

光谷,因“光”得名。這裡是全球最大的光纖預制棒和光纖光纜研發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光器件研發生產基地,也是全國最大的激光設備制造基地之一,無數“追光者”在此就業創業。

光谷,不限於“光”。自2013年以來,光谷以每年誕生一個千億級產業的速度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挺進,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網絡和生物醫藥等四大產業入列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光谷的騰飛,是湖北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近10年,湖北科技創新多項指標實現大幅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突破千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突破萬億元,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至14560家。

如今,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連接武漢、鄂州、黃石、黃岡、咸寧五市的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正瞄准光電子信息、大健康、智能創新產業帶,打造萬億級產業集群。

黃石智慧激光產業園裡,銳科激光器智能制造基地項目的千級無塵廠房即將開始試生產。項目由武漢銳科光纖激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生產各類激光器及其核心器件,投用后年產值將達60億元。

依托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總部研發在武漢、生產制造在四市,重大項目在武漢、產業配套在四市”的發展模式得到推廣實踐。目前,鄂州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近1/4的企業為光谷做好配套,黃石200多家規上制造業企業與武漢相關企業建立穩定產業鏈合作。

人民至上

夯實共同富裕基礎

紅日初升,家住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龍潭司村的顏合明早早起床,來到白柚果園裡疏果。因母親長期患病開銷很大,顏合明家曾是貧困戶。2016年起,村裡因地制宜,組織村民集中發展白柚種植產業。“去年我的果園大豐收,畝產5000多斤!”擦掉汗水,顏合明笑容挂在臉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

發展好產業,牽住鄉村振興的“牛鼻子”。作坊變工廠,茶園成景區,店銷轉直播,潛江龍蝦、秭歸臍橙、隨州香菇……一大批湖北農產品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產業鏈不斷延長。2021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296.44億元,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產值超過1.2萬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59元,是10年前的2.1倍。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荊楚兒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囑托,“封閉一座城,守護一國人”。兩年多來,湖北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補齊醫療衛生短板,新增縣(市)三甲醫院9家,配備大學生村醫4777人,把健康送到了群眾家門口。圍繞影響群眾健康的8類疾病和健康問題,湖北實施“323”攻堅行動,已初步建立整合型防治體系,專病防治中心實現全覆蓋,鄉鎮衛生院急救能力顯著增強。

繼往開來,湖北正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夯實共同富裕基礎。

“不給自己增負擔,不給兒女添麻煩。”住進武漢市江漢區江漢裡吉年頤養中心的宋立斌老人說,社區養老讓他不再操心生活瑣事。全面小康,離不開老年人幸福安康。到2025年,湖北將新(改、擴)建街道(鄉鎮)綜合性社區養老服務設施500個,養老床位總數達到50萬張、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佔比60%以上、社區日間照料設施100%覆蓋。

“上學近了,環境好了。”十堰市鄖陽區碧水鄖天幼兒園家長楊條英對普惠性幼兒園贊不絕口。為把教育這個民生實事辦好,“十四五”期間,湖北將實施學前教育提升行動計劃、縣域普通高中提升行動計劃,實現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85%以上、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3%以上。

牢記殷殷囑托,錨定新發展、建設先行區,湖北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27日 09 版)

(責編:陳羽、唐宋)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