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凡
2022年07月26日08:17 來源:光明日報
近年來,一批展現青年干部下鄉、駐村,主動參與脫貧攻堅、融入鄉村振興的影視作品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其中不乏較多彰顯當代青年良好精神風貌的精品佳作。電視劇《大山的女兒》、電影《情滿天山》《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干》近期接連上映,表現搶眼,在不同層面上獲得了熱烈的社會反響。不得不說,這類影視劇之所以能夠讓觀眾叫好,貼近時代、書寫平凡、貼近青年是關鍵所在。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可以說,文藝作品承擔著傳遞時代氣息、展現時代風貌的重要功能及作用,成為當代國人真切感受新時代的窗口和觸角。特別是主題鮮明、內容豐富、人物性格飽滿、故事真切感人的影視佳作,緊跟時代發展步伐,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這類基於火熱的社會生活、根據真實人物故事改編而成的影視劇准確把握了時代脈搏,用鏡頭聚焦平凡人物及其感人事跡,契合當代人審美需求,抒寫偉大的新時代與新時代的偉大。電視劇《大山的女兒》中黃文秀從名校畢業,放棄了原本城市裡優越的工作與發展環境,選擇回到家鄉、回到大山,幫助村民脫貧。電影《情滿天山》中喬小山踏上父親走過的援疆道路,與霍拉山村農民“結親”,開展幫扶工作。電影《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干》則講述了以彭光亮、楊信達為代表的兩代扶貧干部帶領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一個偏遠小山村脫貧的故事。
這類題材的影視劇之所以深受觀眾喜愛、頻頻登上熱搜,歸根結底在於它們能夠緊跟當前創作需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抒寫平凡中的偉大。更進一步說,這類影視劇在深度挖掘人物事跡的基礎上,塑造生動可感的人物形象,深刻表現當代中國鄉村在新時代發生的巨大變化以及中國青年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所作出的重要貢獻。影視制作團隊的主創人員深入當地民眾,了解民風民情,熟悉當地獨特的人文風情風物,盡量還原生活場景和劇中人真實的成長環境。鏡頭語言質朴自然,表演既不是無病呻吟,也無夸張的渲染修飾。值得一提的是,這類題材的影視作品中有許多當地村民和非職業演員參與演出,他們原汁原味的動情表演不僅呈現出自然生動的熒屏形象,同時也體現出影視主創團隊對“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創作理念的貫徹與落實。
文藝創作源於生活,更高於生活。當代影視劇的受眾廣,特別是受到年輕人的關注和青睞,要創作出符合大眾尤其是年輕人審美的有情懷、有思想、有溫度的影視佳作並不容易。倘若僅僅依靠明星流量來吸引觀眾,可能會遭遇觀眾“不買賬”的尷尬局面。一部被觀眾稱道、精心打造的優秀影視作品往往需要在細節上下功夫,從情節、畫面、語言再到服裝、道具、表演,乃至於配音、配樂,細節處的著力用心特別容易引起觀眾在情感上的共振共鳴。不論是電視劇《大山的女兒》全劇開場“懸念的一分鐘”,還是電影《情滿天山》獨特的雙線敘事手法,抑或電影《陽光照耀塔什庫爾干》對天、地、人和諧共存觀念的深度表達,這些影視作品的制作者們都力求以有別於過去的講述方式、表現策略來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當代影視劇不斷尋求藝術上的突破,探索藝術創新的新路徑,不僅為觀眾呈現出精彩的視聽表演,更將人物形象和當代青年的精神風貌展現得淋漓盡致。
(作者系新疆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