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奮斗者·正青春”專題報道
分享

中宣部舉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系列中外記者見面會首場活動,高校畢業生代表分享體會——

將小我融入大我 將青春獻給祖國(權威發布)

本報記者  黃 超

2022年07月22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7月21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系列中外記者見面會首場活動。5位投身基層的高校畢業生代表圍繞“激昂青春  筑夢基層”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介紹用實際行動詮釋將小我融入大我、將青春獻給祖國的情況和感受。

“之所以回農村,是因為我自己來自農村,想用學習到的農業技術知識,改變農村貧困面貌。”重慶市榮昌區吳家鎮雙流村第一書記楊媚,從四川農業大學畢業后,扎根基層,成為村民致富的引路人。

雙流村是蔬菜種植基地,曾經種植技術落后,農戶收入低。大棚蔬菜上市早、產量高,但在村裡一度推廣困難,沒人願意建。於是,楊媚挨家挨戶做工作,自己流轉土地做示范。不到4個月,蔬菜上市,收益是露地種植的2—3倍。“大家切切實實看到好處,就跟著一起干。”楊媚說,如今雙流村有100余戶村民建起600余畝蔬菜大棚,建立了專業合作社,村民收入大大增加。

90后山東姑娘崔久秀,2014年畢業於曲阜師范大學,選擇到南疆工作。她把新疆當家鄉,先后在社區、鄉鎮、農場等多個崗位鍛煉,如今擔任喀什地區岳普湖縣副縣長。

“為什麼到邊疆、到基層?我常常被問到這類問題。”崔久秀出生在沂蒙山一個小山村,家庭條件不好,大學靠國家助學貸款、助學金等才完成學業。“我滿懷感恩,立志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她說。

為下崗職工辦專業合作社,為各族孩子開“紅領巾小課堂”,為老年人建“幸福養老苑”,幫助當地青年創業……這些年,崔久秀努力辦實事、積極服務群眾,當地群眾親切地稱她“小崔古麗”。

除了談選擇、說理想,幾位代表分享最多的便是收獲和成長。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石柱鎮上安小學校長陶建剛,畢業於西安文理學院。他曾在當地支教,因為學生家長一句“孩子很喜歡你,你能不能留下來”,他決心留在革命老區,投身鄉村教育。

近年來,他一點一滴推進紅色書香進校園,開展每周講紅色故事、每學期進行紅色研學等活動,創造性地探索紅色課程、紅色基地建設。“有位同學學習成績一般,缺乏自信,我鼓勵她當‘小紅星講解員’。經過數十次練習,她能有聲有色地講述很多紅色故事,在區裡多次獲獎。”陶建剛說,把一名名學生培養成新時代少年,“是我在鄉村小學最大的收獲。”

從貴州醫學院畢業后,雍朝斌到基層醫院從事護理工作,多年來,她鍛煉在一線、成長在基層:脫貧攻堅時,申請到偏遠山村任駐村第一書記﹔疫情發生后,請戰趕赴武漢方艙醫院任醫療工作隊隊長……

如今,雍朝斌任貴州省織金縣醫保中心主任。“欠發達地區基層醫療條件是弱項,急需醫務人員。我們在基層成長迅速,業務技能不斷提高。”她表示,希望更多醫學專業畢業生到基層鍛煉,用所學所長守護群眾生命健康。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受到社會高度關注,今年應屆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見面會現場,大家積極建言,鼓勵廣大高校畢業生改變擇業觀、就業觀,投入踏踏實實的工作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北京理工大學畢業生史曉剛,科技創業多年,從事納米光柵波導光學顯示器件等研發和成果轉化,30歲出頭已是正高級工程師,擔任一家AR(增強現實)領域科技企業董事長。“一些大學生剛畢業時容易迷茫,我非常理解,因為我也是從那時候過來的。”史曉剛建議,一是把自己對某件事的熱愛和興趣轉化為驅動力,拿出十年磨一劍的決心深耕細作,二是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感興趣的高校畢業生可以通過創新創業實現人生和社會價值,為國家科技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據中宣部新聞發言人介紹,系列記者見面會將邀請“時代楷模”、“最美人物”、優秀志願者代表。其中,“最美人物”由中宣部會同有關部門推薦,2014年以來發布了“最美科技工作者”“最美職工”“最美基層民警”等20個系列。此次參加中外記者見面會首場活動的,就是近年來獲得“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稱號的代表。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22日 04 版)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