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1日09:24 來源:陝西日報
科考任務中,七〇五所研制的全海深光纖微纜線團搭載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號”無人潛水器,完成了10余次深潛任務,最大下潛深度達到10901米,萬米海底連續工作時間超過10小時,創造了我國深海潛水器光纖數據傳輸最大工作深度和最長工作時間紀錄,助力“海斗一號”突破萬米海底巡航遙控和實時視頻影像傳輸等一系列世界海洋研究領域難題。
“項目成果的應用,可為我國深海裝備領域提供性能優異的光纖微纜通信產品,實現了全海深光纖通信鏈路的構建,為深海環境探測、科學研究、海防建設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7月20日,七〇五所第三研究部主任高卓向記者展示了“海斗一號”順利完成海試驗收后,團隊獲得的參航榮譽証書。
作為項目負責人,自2018年9月立項以來,高卓帶領團隊集智攻關,突破了全海深光纖微纜及線團的設計、制造以及安全可靠布放等關鍵技術,實現了深海裝備水下勘探與作業時與操控平台之間的高速實時有線通信,並搭載多個全海深系統完成海試驗証——
搭載“海斗一號”無人潛水器完成南海4500米階段性海試﹔
完成萬米深潛試驗﹔
搭載“滄海”號著陸器,突破深海視頻採集、數據處理、信號傳輸等難題,實現了“奮斗者”號作業過程實時影像傳輸,並在全球首次實現萬米洋底電視直播……
微細光纜具有重量輕、成本低的優點, 可實現水下航行器的遠程遙控、航行狀態監測及視頻數據等大容量信息的遠程傳輸,在裝備、無人水下航行器及水下光纖組網等水下裝備領域被廣泛應用。但要實現萬米海底視頻影像的實時可靠傳輸,卻並不容易。
“0.4毫米光纖在超高壓水下布放數十公裡,會因為深度增加產生損耗甚至斷裂。”高卓說,團隊通過改進光纖性能和線團結構、合理控制布放張力等,進行多輪次試驗測試,最終搭載“海斗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首次實現將萬米海底的視頻影像實時傳輸至水面。
作為七〇五所型號總設計師、學科帶頭人,30多年來,高卓一直奮戰在科研一線,愛崗敬業、創新進取,胸懷祖國、心向大海,在推動海洋事業發展中勇攀創新高峰。他帶領團隊挂圖作戰,通過學習百年黨史,提升思想素質和理論素養﹔組織大師講堂、專業交流和經驗分享,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在人才梯隊建設方面,高卓統籌人力資源和發展規劃,對同一技術領域和方向的科研人員進行整合,並按照“一人一策”對人才進行分層次培養,切實解決員工生活、工作和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充分激發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
“很多科研人員一年有超過半數時間都會出海進行項目試驗。黨旗領航下,一大批黨員干部身先士卒,迎難而上。”高卓說。
2021年11月,高卓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我將以更高標准要求自己,牢記初心使命,勇挑重擔、頑強拼搏,為海洋強國建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他說。(本報記者 董劍南)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