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分享

國網西藏電建公司應急搶修中心副經理黃小洪——

“工作就要追求精益求精”(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本報記者  瓊達卓嘎  徐馭堯

2022年07月21日08: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們被稱作‘鐵塔醫生’,就是要守護好‘電力天路’。”初見黃小洪,面色黝黑,神情腼腆,語氣卻堅定有力。

黃小洪是國網西藏電建公司應急搶修中心副經理,工作11年,先后參加過21個施工標段、1200公裡線路長度的電網建設。

“嚴酷的自然條件,動搖不了電網建設者的決心”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2019年5月,在阿裡地區與藏中聯網工程(以下簡稱“阿裡聯網”)施工現場,黃小洪寫下入黨申請書。

西藏素有“遠在阿裡”的說法,對電力工作者來說,阿裡聯網工程,就是讓阿裡地區接入國家電網,幫助阿裡地區和日喀則西部共16個縣38萬農牧民用上安全可靠的電。

從日喀則市的薩嘎縣到阿裡地區的噶爾縣之間,阿裡聯網工程有120座鐵塔約500公裡位於沼澤區。沼澤地夏天是茫茫水域,車輛無法進入,隻有等到冬季最寒冷的時節,沼澤地徹底結冰,工程機械才能進入,施工才能進行。

作為入黨積極分子,黃小洪主動請纓。“冬季基礎施工,在零下十幾攝氏度低溫下澆筑,隨后的保溫是保証工程質量的關鍵。”黃小洪說,他有時整夜蹲守,保溫工作完成才睡覺。

2020年1月中旬,一場特大暴風雪突襲工地——帳篷被掀翻、設備被埋、車輛在風雪中搖晃,室外溫度驟降至零下35攝氏度。黃小洪決定,“必須馬上撤離!”他整頓隊伍,一起向最近的變電站進發。道路崎嶇,天色昏暗,他們幾個小時后才脫困。

“嚴酷的自然條件,動搖不了電網建設者的決心。經過風雪淬煉,我對黨忠誠、服務人民的信念更加堅定!”黃小洪說。

“向組織靠攏,首先要把本職工作做好”

參加工作10多年,“哪裡有活去哪裡、哪裡艱苦去哪裡”一直是黃小洪的選擇。這些年,他多次提交入黨申請書。

“向組織靠攏,首先要把本職工作做好。”黃小洪說,“我們在基層堅守崗位,通過錘煉意志,讓自己在思想上和精神上入黨。”

外出勘查、現場施工,從拉薩到日喀則再到阿裡,“電力天路”不斷延伸,黃小洪的腳步也不停歇。

阿裡聯網工程還沒有全部完成,黃小洪就又接到了任務——為阿裡最偏遠的鄉村通電。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10月的阿裡已近深冬,人工、機械因寒冷降效嚴重,要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完成組塔、架線、后期投運等工作難度很大。

“沒有水、沒有電、沒有油,甚至手機信號都沒有。住的房間,牆上全是厚厚的白霜。”黃小洪回憶。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黃小洪憑借在阿裡聯網冬季沼澤地施工時積累的經驗,帶領團隊埋頭苦干,確保如期通電。

“我選擇多花兩個小時,帶著年輕人保質保量做到位”

“剛上班的時候,師傅說我是‘問題少年’,技術上不懂的問,工作中不會的也問。”黃小洪說。

一路問,一路成長,黃小洪如今已是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沼澤地施工時,要用到一種名為“螺旋錨”的新技術,他帶領施工人員在零下30攝氏度的沼澤裡搭起帳篷開始鑽研。他一邊與設計人員聯系,一邊查閱資料,尋找這項技術在高原應用的解決方案。

黃小洪和同事們一起用木板制作“螺旋錨”釘磨具,在地面上反復嘗試,終於發現,用木板制作一個反向角,配合光學水平儀,就可以准確控制角度——一項新型技術應用難題被攻克了。

今年6月29日,黃小洪轉為預備黨員。“黨員要沖鋒在前,做出表率,努力帶動周圍的人一起進步。”他說,“很多活兒隻追求速度半個多小時就能做完,但我選擇多花兩個小時,帶著年輕人保質保量做到位,工作就要追求精益求精。”

黃小洪只是奮戰在西藏的10多萬名電力建設者中的一員。2010年還是電網孤網運行的西藏,先后建起了青藏、川藏、藏中、阿裡聯網4條“電力天路”,在世界屋脊織就了一張堅強可靠的大電網,讓廣大西藏農牧民群眾用上了放心電,心裡更亮堂……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21日 12 版)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