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奮斗者·正青春”專題報道
分享

敢闖的“廣式”青年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青平

2022年07月20日08:37    來源:中國青年報

根植特區土壤,見証時代巨變。在深圳蓮花山上,有一棵沐浴了十年陽光雨露的高山榕樹。2012年12月,黨的十八大后首次離京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就來到深圳,在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親手栽下這棵高山榕。

選擇廣東,是一個富有深意的安排,習近平總書記表示:這次調研之所以到廣東來,就是要到在我國改革開放中得風氣之先的地方,現場回顧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

東方風來,潮起珠江。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試驗區,南粵大地上始終涌動著敢闖敢試、生機勃勃的澎湃力量。那些從無到有、“敢飲頭啖湯”的開拓故事,總會讓人熱血沸騰:當蛇口響起第一聲開山巨響,很少有人能夠想到,這個曾經地處邊陲、鮮為人知的荒灘漁村,此后會成長為躋身一線的國際化大都市﹔當珠海的道路被打趣是“又有水又有泥”的“水泥路”時,人們難以想象,多年后,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飛跨伶仃洋,將粵港澳大灣區緊密連接﹔當無數年輕人懷揣夢想南下發展,或許也不會意識到,自己正在參與創造的,是廣東GDP連續33年高居全國首位的發展奇跡……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正如那座著名的《孺子牛》雕塑所顯示的,擺在開拓者面前的道路,從來都不容易。步入新時代,曾經“殺出一條血路”的廣東,並沒有躺在歷史功勞簿上止步不前,而是有著新的時代擔當和作為。2018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出指示:“要大膽闖、大膽試,開出一條新路來。”從“殺出一條血路”到“開出一條新路”,彰顯中國改革開放愈加從容自信的姿態。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一次全新的嘗試,也開啟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巨變。作為“特區中的特區”,深圳前海從一片灘涂,逐步發展為高樓林立的創新熱土,成為深港合作的重要平台﹔曾經“蕉林綠野,農庄寥落”的橫琴島,而今成為令人耳目一新的現代化城區,“澳門上班、橫琴居住”變成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讓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習慣“打破不可能”的廣東,正以踔厲奮發之姿,奏響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的時代強音。

時代不負芳華,包容務實的友好環境和生機勃勃的城市活力,是廣東成為“青年大省”的重要原因。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廣東省14-35周歲青年人口數達4432.63萬,佔總人口比重約35.2%,大約每10名中國青年中就有一名廣東青年。就像深圳在人才工作宣傳片中指出的:“這裡沒有天花板,也沒有終點線。”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環境,尊重人才、多元開放的風氣,敢想敢試、愛拼才會贏的社會共識,吸引無數年輕人在此施展才華和抱負。

而廣東這片改革的熱土,也在通過不斷釋放政策紅利,為粵港澳青年人才創造更加友好的就業和生活環境。比如,為免除住房后顧之憂,2020年,廣東在全國率先實施“青年安居計劃”,全省累計供應新就業無房職工和青年人才公租房、人才房逾15萬套,發放購、租房補貼約4.85億元,助力破解安居難題﹔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體系,已累計孵化港澳創業團隊2300多個,吸納港澳青年就業3400余人﹔充滿創意的先鋒戲劇,數不盡、逛不完的優質畫展,令人捧腹的脫口秀表演,勾勒出最“潮”的“廣式”青年生活。這些來自南粵大地的善意與溫情,將實現人才與地方發展的彼此成就。

永遠年輕,永遠熱血沸騰。這是年輕人最為動人的奮斗模樣,也是對廣東發展姿態的生動注解。春潮繼續涌動,改革開放站上了新的歷史起點。在這片創造過無數發展奇跡的土地上,相信會有更多年輕人繼承“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用青春風華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