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
2022年07月17日08:25 來源:學習時報
1955年召開的萬隆會議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由亞非國家自行發起,在沒有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討論亞非各國有關問題的大型國際會議。面對殖民國家的百般阻撓和破壞,周恩來以求同存異的外交智慧力挽狂瀾,保証了會議的圓滿成功。萬隆會議對打開中國外交新局面、提升中國的國際威望具有關鍵意義,也是亞非國家團結合作的裡程碑。
不畏赴會險阻,彰顯領袖擔當
二戰后,亞非人民的民族意識迅速增強,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運動蓬勃發展。但是,殖民主義在亞非地區的統治並沒有結束,新獨立的國家面臨許多難題,迫切需要加強團結合作。為反對外來侵略和干涉,鞏固民族獨立,1954年12月,印度尼西亞、印度、緬甸、巴基斯坦和錫蘭(斯裡蘭卡)五國聯合發起召開亞非國家會議,邀請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內的29個亞非國家參加。會議選在印尼風景秀麗的山城萬隆市召開,因而也被稱作萬隆會議。中國政府對這次會議非常重視,派出了以國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為團長,副總理陳毅、外貿部部長葉季壯、外交部副部長章漢夫、中國駐印尼大使黃鎮等組成的代表團參會。
自1955年2月開始,周恩來即著手會前准備工作,考慮到了參會面臨的復雜局面。在參會的29個國家中,僅有7個國家與新中國建交,其他的21個國家,有的與新中國不曾有過來往而心存疑懼,有的甚至與國民黨當局保持著“外交”關系。
更為驚險的是,得知中國代表團參會的消息后,國民黨當局策劃了謀害周恩來的陰謀計劃。4月11日,台灣國民黨駐香港特務機關指使在香港啟德機場工作的地勤人員周駒,在中國代表團包租的“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經過香港機場時,在機艙附近放置了定時炸彈,導致中國和越南代表團工作人員以及隨同前往的中外記者11人全部遇難,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周恩來因事先應約去仰光同緬甸、印度和埃及總理會晤,臨時改變了行程,國民黨特務謀害周恩來的陰謀未能得逞。
面對險象叢生的局勢,黨中央為周恩來和中國代表團的安全焦慮不安,提出換人接替周恩來參會。周恩來卻處之泰然,凜然無畏,堅定地表示:“我們是為促進世界和平、增強亞非人民對新中國的了解和友誼而去的,即使發生了什麼意外也是值得的,沒有什麼了不起!”4月17日,中國代表團如期抵達萬隆,受到當地群眾和各國記者的熱烈歡迎。
展現外交智慧,撥正會議航向
4月18日上午,萬隆會議順利開幕。在18日下午至19日的全體會議階段,大部分國家代表的發言都表達了對殖民主義、種族主義的譴責,呼吁擴大亞非國家間的團結合作,促進經濟和文化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然而,由於與會國在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差異,再加上西方國家的煽動和干擾,少數國家代表在發言中重提反共觀點,甚至將矛頭直指中國。如污蔑共產主義是“獨裁”,是一種“新形式的殖民主義”,要“同美國聯合起來反對共產主義”等。這些發言明顯偏離了會議主題,使會場氣氛陡然緊張,中國代表團如何回應受到高度關注,處理不慎,會議將陷入混亂和分裂。
對於這一突發狀況,周恩來臨時決定將此前准備的發言以書面形式散發,利用休會間隙,重新起草補充發言提綱。在正式發言中,周恩來開門見山地表明,中國代表團參加會議的目的“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我們的會議應該求同而存異”。“求同存異”理念的提出不僅表明了中國代表團的誠意,而且為化解國家間的分歧提供了有效方案,在關鍵時刻避免會議誤入歧途。接下來,周恩來深刻地論述了亞非國家間具有廣泛的求同基礎,並就此前各國代表在發言中提及的不同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問題、宗教信仰自由問題和顛覆活動問題進行了逐一回應,闡明中國政府的立場和政策,消除他們對中國的誤解。短短18分鐘的發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說服力,贏得了會場熱烈的掌聲,為會議找到了一條避免對立繼續進行的路線,成為會議走向成功的轉折點。
在此后幾天的會議中,各國代表對於會議決議和宣言的起草問題又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周恩來竭力化解矛盾,使會議盡可能地表達出亞非人民反殖民主義和維護世界和平與合作的共同願望,抵制了以反蘇反共為名將會議拖入思想意識論爭的企圖。正如美國記者鮑大可所評論的:“周恩來並不打算改變任何一個堅持反共立場的領導人的態度,但是他改變了會議的航向。”
中國外交的新起點,亞非合作的裡程碑
萬隆會議為新中國提供了與其他國家自由接觸交往的機會,對打開新中國外交局面、拓展新中國外交空間、提升中國國際威望具有重要意義。在為期7天的會議中,除了參加大小會議外,周恩來廣泛結交亞非各國領導人,特別是當時尚未建交的國家領導人。據當年跟隨周恩來的衛士長成元功回憶,為了充分利用這次寶貴的機會,周恩來不斷地參加一系列的午宴、晚宴和外交會談,7天總共隻睡了13個小時。輕鬆愜意的會外接觸與正式會議發言相得益彰,消除了與會國對中國的疑慮。從萬隆會議結束到1959年底,同中國建交的尼泊爾、埃及、敘利亞、也門、錫蘭(斯裡蘭卡)、柬埔寨、蘇丹等國都是亞非會議的參加國。
在亞非歷史上,萬隆會議是亞非人民團結合作的一個裡程碑,也是現代國際關系史上劃時代的創舉。正如印尼總統蘇加諾在大會開幕詞中所指出的,“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有色人種的洲際會議”。在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亞非國家首次攜手相聚,增進彼此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體現了亞非人民掌握自己命運的決心和信心。會議通過的《亞非會議最后公報》提出了處理國際關系的十項原則,以團結、友誼、合作為核心的“萬隆精神”傳承至今,為促進世界和平與合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萬隆會議促進了亞洲和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蓬勃開展,標志著亞非國家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政治舞台。1955—1963年,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先后有摩洛哥、突尼斯、馬來西亞等近40個國家獲得獨立,加速了全球殖民體系瓦解的歷史進程。許多參會國此后成為不結盟運動、77國集團的成員,為促進南南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了國際關系民主化的發展和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