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鴻
2022年07月13日08:57 來源:人民政協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遼寧省阜蒙縣政協助推搭建“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台,扎實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使政協工作更接地氣更有成效。
搭建平台。阜蒙縣採用“1+36+N”模式,組織搭建“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台,即1個縣級“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廳、36個鄉鎮(街道)“有事好商量”協商站、3個群團“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站、13個政協委員“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和8個社區“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點。依托“有事好商量”平台,組織政協委員、相關部門、群眾代表參與協商,有效化解基層社會矛盾,讓廣大群眾真實感受到“政協就在身邊、協商就在眼前”。
建章立制。縣政協制定完善《關於“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台建設實施方案》以及相關工作制度、工作職責和建設標准等8個文件,對目標任務、工作主體、聯系對象、活動內容、活動方式和組織保障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范,實現了有場所、有標識、有制度、有流程、有成果、有台賬和工作室職責、年度計劃、工作流程、公開欄和駐室委員信息上牆的“六有五上牆”。制定了協商議事五步法,採取“確定協商議題—確定協商主體—確定協商調研—開展協商議事—綜合運用成果”的“五步閉環”處置機制,將“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活動作為政協月度重點工作,納入到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調度、同考核。
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根據委員專業特長、居住地或工作單位所在地,組織政協委員進駐街道(鄉鎮)、社區(村居)和群團協商議事平台,明確提出每名委員每年至少參與1次協商活動。修訂完善《縣政協委員履職量化考核辦法》,對委員開展活動情況進行量化評分並納入履職考核,激發委員參與熱情。張彪“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圍繞山林土地糾紛和房屋物業糾紛,組織村民百姓、社區居民和相關部門開展協商化解矛盾。王國輝“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站組織政協委員、職工代表、群眾代表圍繞大板林場住宅區道路沖毀維修的“出行難”議題深入開展微協商,幫助改善出行條件、優化人居環境。全縣275名政協委員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群眾協調解決實際問題,充分展現了政協委員的擔當作為。
(作者系遼寧省阜新市政協副主席、阜蒙縣委書記)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