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強國復興有我”專題報道
分享

一支6人的女子巡護隊,守護著大山裡的野生動物

她們,讓虎嘯震天常在

2022年07月12日09:34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大美邊疆】她們,讓虎嘯震天常在

在吉林省和黑龍江省交界處有一個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這個地處祖國邊境的公園,總面積1.46萬平方公裡,其中黑龍江片區佔29%。

在這個沒有圍欄的公園裡,自然棲息著珍貴的東北虎等野生動物。人類在這裡的目的不是要管理它們,而是要提供“服務”:讓野生東北虎等野生動物按照自然規律自由自在地存活。

2019年,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東寧局成立了一支巡護隊,主要負責巡護朝陽溝林場和石門子林場的山林,為東北虎、豹等野生動物的生存保駕護航。

這些來自黑龍江省東寧市林草局的巡護隊員們,都是女性。

林區子弟愛大山

因為常年在外行走,白雪的皮膚越來越黑。她父親就是林區的職工,自從加入巡護隊,她不僅更懂大山了,也更懂父輩到底在做什麼了。

不僅是白雪,在2019年巡護隊剛成立的時候,6名隊員都是林區的子弟。她們從小就生活在大山裡,眼看著父輩們的工作從“砍木頭”變為了“護森林”,她們自己也從小丫頭成長為大森林的守護者。

“這是徐春梅,大梅子﹔周穎,性格非常開朗﹔這是‘張小黑’,我們這裡最壯的……”80后的白雪如數家珍地介紹著身邊的姐妹。

“我是我們隊裡年齡最大的,1983年生人。”白雪介紹說,她們是一支由80后、90后組成的隊伍。

這個年齡的女生應該是愛美的,但是在大森林裡的她們美不起來。

考慮到防晒、防蚊虫、防毒蛇等需要,女子巡護隊隊員常年穿的都是耐磨的迷彩服和膠鞋,那些漂亮的衣服、裙子幾乎都沒有機會穿。

女子巡護隊員邱時說:“我們守護著大山裡的生命,要讓野生動物們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讓今后的孩子們能看到豐富多彩的美麗世界。”

姐妹們大膽往前走

在深山裡行走,最怕的是什麼?

“最怕的是‘楊喇子’。”巡護隊員徐春梅所說的“楊喇子”是東北方言,指的是那種夏天在植物上身上長滿了刺、在枝葉上通過身體涌動往前爬的“毛毛虫”。

“楊喇子”雖然看起來嚇人、讓人反胃,但是傷害性還不算大。

這幾年,隨著天保工程的實施、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大,邊境地區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一條完善、穩定的食物鏈在大森林裡不斷循環發展。因此,比“楊喇子”更加凶猛的野豬、黑熊等動物也頻繁出現。

不僅是心理上的壓力,體力上的考驗也不小。朝陽溝林場佔地兩萬公頃,上山巡護行走少則5公裡,最多要12公裡。

在大山裡的行走和在平坦的馬路上逛大街,有著天壤之別。

山地變化多,最陡峭的地方幾乎直上直下,需要手腳並用才能通過。若是夏天會稍微好一些,如果趕上了雨雪天氣,蹚過過膝的積雪,淋著雨踩著一腳爛泥行走也是家常便飯。

“再熱的天,我們也隻能帶一瓶水,渴的時候喝一口。”邱時解釋說,在山裡走的時間長,平時看起來很輕的東西都會成為一種負擔。所以,隻能帶一瓶水。

“我們也有走不動的時候,有一次在山裡走迷路了,在山裡反復走,都走到懷疑自己了。”白雪說,最后就是咬著牙,按照之前培訓的方法走到溝底,然后一步步往上找,終於找到了回家的路。

從那次以后,大家都堅信:我們一定行。

人人都是多面手

為什麼要在大山裡成立女子巡護隊?“女生心細,更容易發現一些隱蔽的問題,對於清除獵套和巡護工作更有利。”黑龍江省東寧市林草局朝陽溝林場副場長李剛所說的“獵套”,指的是盜獵分子購買或者用廢舊鋼絲繩拆解后制作的鋼絲項圈。

“動物很單純,一旦鑽進這個套子裡就一個勁兒地往前‘掙’,越‘掙’越緊,直到窒息而亡。”護林員張昕一邊說一遍蹲在過膝深的草叢中把一個獵套清理出來。

近年來,隨著邊境地區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強,偷獵者的“技術”也在不斷提高。因此,要想保護好野生動物,除了膽子大、體力好,還需要不斷地掌握各種新技能。

多年來,通過現場實踐和各方面的培訓,女子巡護隊員們已經能夠熟練地辨認動物的足跡等特征,熟練地布設遠紅外相機、GPS等儀器。

通過包括女子巡護隊員在內的所有巡護員們的努力,2021年10月,經歷5年試點之后,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正式成立。目前,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內的野生東北虎、東北豹數量已由2017年試點之初的27隻和42隻分別增長至50隻和60隻,監測到新繁殖幼虎10隻以上、幼豹7隻以上。(本報記者 張世光)

(責編:王珂園、宋美琪)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