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鬆
2022年07月08日08:08 來源:學習時報
在列強入侵、山河破碎、軍閥混戰、民生凋敝的20世紀初,有這樣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失去家人,無依無靠,食不果腹,流浪街頭。他們稚嫩的肩膀、渴望的眼神、悲慘的遭遇,引起教育家徐特立的真心牽挂。在艱苦創業的日子裡,徐特立克服諸多難以想象的困難,毅然接辦湖南孤兒院,為孤兒們健康成長竭盡全力。
出任院長,為孤兒生活奔波。湖南孤兒院前身為保赤貧兒院,1913年10月由湘紳易雨恂等創立於湘潭,經費由社會捐助。次年2月,遷到長沙連升街,1917年4月改名為湖南孤兒院,收養孤兒200名左右。徐特立從1917年開始接辦孤兒院,到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時離任,在擔任院長兩年多時間裡,殫精竭慮,照拂孤兒,革除不良惡習,創設一些合宜的業務,打開了良性發展的局面。
當時的湖南孤兒院面臨著“錢少人多”的現實困難。其一,湖南軍閥濫立苛捐雜稅,剝削人民血汗,壓迫搜刮,無孔不入,甚至不惜壓縮原來劃定的教育經費,慈善事業經費自然也申請無門。其二,源源而來的孤兒,將孤兒院擠得滿滿當當,孩子們嗷嗷待哺,開銷尤為緊張。其三,每月樂捐數額十分有限,難以為繼。在這樣的背景下,徐特立承省會人士推舉,擔任孤兒院院長。
為了竭盡所能把孤苦伶仃的孩子管起來,不讓他們流落街頭,徐特立先后創辦了梨江高小、五美高小、長沙師范、長沙女子師范和各種短期訓練班,同時還兼任多所學校的課程,他在湖南高等師范教課的收入是一小時銀洋三元,在湖南一師是一小時一元。這在當時已屬很高工資,足以過上富裕生活,但徐特立卻將俸金半數以上用來辦學校,一小部分用來幫助清貧學生,自己和家人過得十分清苦。
教育改革,從身心健康開始。“勤、儉、公、實”是徐特立對於好學生提出的標准。勤,就是勤勞、勤快﹔儉,就是節儉、儉朴﹔公,就是公正,秉公無私,辦事公道﹔實,就是老實、誠實、真實。對於孤兒院的孩子來說,要想達到好學生的標准是不容易的,因為他們的生存條件極為惡劣,連起碼的身心健康都難以保証。徐特立從講衛生、廢體罰入手,開始了對孤兒院的教育改革,並逐漸培養孩子們形成良好的品德。
當徐特立走進孤兒院,映入眼帘的是不大的屋內擠滿了孤兒,這些孤兒衣衫污穢、瘡癬遍體,床上更是爬滿虱子,不少孤兒還染上了火眼。見此情形,徐特立心疼不已,立即採取措施,改善孤兒衛生條件。他令管理員將原來每周隻開放一次的浴池,改為每天開放一次,讓孤兒輪流沐浴,更換衣衫﹔室內用藥物熏蒸,打掃干淨﹔火眼則用黃連冰片洗滴。經過一段時間,逐漸清除了虱子和臭虫,減少了火眼。徐特立教育孩子們要講究衛生、防治疾病,常常為患病的孤兒看病、熬藥,許多孤兒得到及時治療,身體很快健康起來。
除了保証孩子們的衛生條件外,徐特立還宣布廢止體罰,施行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在徐特立擔任院長之前,孤兒院盛行體罰,教職員、管理員都備有幾根竹板子,孤兒犯了院規或是損壞器物,就要受罰。得知這種情況后,徐特立召集全院同事商議廢止。徐特立在會上講道:“有的孤兒由於無人教養,沾染了一些不好的習氣,我們要培養他們的廉恥,要諄諄教誨,善為誘導,絕不能施以野蠻行為。”在徐特立的堅持下,孤兒院廢止了長期以來的體罰陋習,孩子們戰戰兢兢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在徐特立看來,孤兒院的老師要像父母一樣,要善於撫養,使他們健康成長,很好地看護和保衛他們,讓他們知書明理,學會勞動技藝,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還要使用得法,讓他們找到正當的職業,無論種田、做工,或做其他的工作,都能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於個人社會有利。徐特立將自己的教育主張融入實踐之中,護航孩子們健康成長。
教授技能,逐漸適應社會生存。孤兒院的教育經費常常捉襟見肘,徐特立在四處奔走“化緣”的同時,不得不想盡辦法開源節流,努力維持孤兒院正常運轉。他帶領教職工培訓孤兒技藝,鼓勵孩子們學會謀生技能,並組織孤兒負販團、軍樂隊以及制鞋班、織巾班等,走上街頭、對外營業,增加孤兒院的收入。
負販團就是販賣肥皂、毛巾、牙粉牙刷等日用品。孤兒背上這些物品,沿街叫賣,價錢與商店相同,還可以送貨上門,非常方便,加之人們對孤兒多有同情,所以每月可以推銷很多貨物。軍樂隊就是選擇一些年齡較大的孤兒,學習軍樂,編成隊伍,以供社會上婚、喪、祝壽等場所租用。租費是由主人家酌情自定作為捐款交納的,這種做法深得社會人士稱許。制鞋班、織巾班就是組織一部分孤兒學習這種輕便的技藝,自制布鞋、毛巾出售。
通過這些舉措,孤兒院有了新的資金來源,孩子們也學到了一些基本技能,並開始逐漸適應社會生存。所有收入所得,除大部分用來彌補孤兒院經費短缺外,仍規定抽出一定比例,代孤兒儲存起來。待孤兒離開時,作為他們走向社會的一點經濟基礎。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徐特立為青年學生的愛國行為所感動,毅然決定赴法勤工儉學,學習救國本領,幫助更多的勞苦大眾。是年7月,徐特立在安排好孤兒院的后續工作后,離開長沙前往上海,候船出國。此時,湖南孤兒院院長由王冕南接任。不久,王冕南募得一筆善款,在瀏陽門外韭菜園建了一棟新院舍,添置了比較齊全的設備,收容孤兒也擴展到800名。面對眾人的贊揚,王冕南說道:“這不是我的成績,飲水思源,應歸功於前院長徐老特立!”到1921年,湖南孤兒院已創設鞋、藤、織、卷煙、縫紉等科及童子西樂部、負販團,並組建了韭菜園分院,還開辦了女院。
在漫長的黑夜裡,徐特立就像一束光,照進了孩子們的童年生活,溫暖了他們的前行之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