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樹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大道之行)

本報記者  黃培昭

2022年07月07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雖然已經過去6年多時間,習近平主席在盧克索參觀古埃及文明遺址的情景,我依然記憶猶新。”埃及文物部前部長曼姆杜哈·穆罕默德·賈德·達馬提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深有感觸地說。

2016年1月20日至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埃及進行國事訪問。訪問期間,作為知名考古學專家和時任埃及文物部部長,達馬提有機會兩次陪同習近平主席參觀並介紹情況,近距離領略了中國領導人的風採。

1月21日晚,習近平主席和埃及總統塞西在盧克索神廟廣場共同出席中埃建交60周年慶祝活動暨2016中埃文化年開幕式。“兩國元首沿主道參觀盧克索神廟,我負責講解。”達馬提回憶說,兩國元首邊走邊聽,暢談埃中古老文明的特色,共憶埃中文明源遠流長的交流互鑒。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埃都是文明古國,我們有必要加強人文交流,深化民間友好,鞏固兩國合作民意基礎,推動雙方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習近平主席的講話體現出深邃的歷史洞察力和戰略眼光。”達馬提說。

當晚,習近平主席和塞西總統還共同觀看了由中埃演職人員聯袂獻上的《兩個偉大文明對話》主題演出。“演出再現了埃中兩大文明古國穿越時空交流對話的盛況。在場的各界人士都被深深吸引,現場氣氛熱烈。”達馬提回憶說,演出結束后,兩國元首親切會見了兩國藝術家,祝賀他們演出成功。

1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盧克索參觀古埃及文明遺址,達馬提再次陪同參觀並作講解。“習近平主席一邊認真觀看歷史遺跡,一邊與我交流,對古埃及文明表現出濃厚興趣。”達馬提回憶說。習近平主席在參觀時指出,這些遺跡是古埃及文明的集中體現,為我們研究古埃及歷史、文化、社會、科技等方面情況提供了大量文獻資料。中國和埃及都是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兩大文明要加強交流互鑒。“參觀結束時,習近平主席再次與我握手表達感謝。習近平主席知識淵博、視野開闊,熱愛文化、虛懷若谷,那次參觀一直印刻在我的記憶中。”達馬提說。

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在開羅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了題為《共同開創中阿關系的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給達馬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強調,中華文明與阿拉伯文明各成體系、各具特色,但都包含有人類發展進步所積澱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都重視中道平和、忠恕寬容、自我約束等價值觀念。我們應該開展文明對話,倡導包容互鑒,一起挖掘民族文化傳統中積極處世之道同當今時代的共鳴點。“習近平主席的演講為埃中、阿中之間的人文交流、文明互鑒提供了指導和遵循。”達馬提表示,“我非常贊同習近平主席的主張,要樹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阿拉伯語中有句諺語:‘求知,哪怕遠到中國’。”達馬提說,歷史上,古絲綢之路見証了阿拉伯文明與中華文明在交流交融中實現共同繁榮的盛景,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成為溝通東西方文明的橋梁,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如今,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賦予了古絲綢之路新的時代內涵,在經濟、貿易、文化等領域更加緊密地把中國和阿拉伯國家聯系在一起,“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引領構建互利共贏國際合作新格局。”達馬提說。

談及埃中合作成果,達馬提如數家珍:文化層面,中國與埃及盧克索孟圖神廟聯合考古隊的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湮沒在雜草和土礫中的神廟區建筑和珍貴文物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教育層面,位於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和開羅高級維修技術學校的兩所魯班工坊正式啟用,兩國職業教育合作更加深入﹔基建層面,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項目穩步推進,兩國建設者在荒無人煙的沙漠裡攜手創造奇跡﹔經貿層面,截至2021年底,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共吸引120余家企業入駐,被當地媒體評為埃及境內綜合環境最優、投資密度最大、單位產出最高的經貿合作園區……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與埃及‘2030願景’深度對接,兩國友誼與合作的紐帶越來越緊,我們對擁抱共同繁榮的未來充滿信心。”達馬提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07日 03 版)

(責編:唐宋、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