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 月
2022年07月06日08: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至圖⑥分別為章守華、胡正寰、余永寧、蔡美峰、毛新平、岳清瑞近照。 |
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科技大學的老教授回信,對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促進鋼鐵產業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發展提出殷切期望。
此前,北京科技大學的15位老教授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學校70年來的發展情況,表達了為我國鋼鐵產業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的堅定決心。
本報記者獨家採訪老教授,傾聽他們為我國鋼鐵工業發展奉獻一生的動人故事,感受他們嚴謹治學甘為人梯的寶貴精神,呈現他們正在為鑄就科技強國、制造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編 者
北京科技大學老教授章守華家中的書櫃上,擺著一隻時鐘。指針嘀嗒,留下光陰的痕跡……
出生於1917年的章守華,已過百歲。回顧在北科大的工作過往,他說:“我一直工作在教學和科研第一線,大多時間是和年輕教師、學生一起上課、下廠,做研究、編教材。”作為著名的金屬材料學家,他為我國材料科學和教育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在時光的流轉裡,不變的是科學研究、教書育人的熱忱。在北科大校園,活躍著許多老教授的身影:88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正寰教授,幾乎每天都來到學校西北角的國家高效零件軋制研究與推廣中心,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了一輩子的軸類零件軋制技術﹔79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蔡美峰,依然領銜多個科研項目,辦公桌的電腦旁擺滿了學生畢業論文、科研資料……
70年來,北科大一代代師生在“鋼鐵搖籃”的淬煉中成長,練就一副副“鋼筋鐵骨”。青絲變白發,老教授們老當益壯、一往無前。
“能夠培養國家需要的創新型人才,是我最高興的事”
1948年,在海外留學的章守華作出一個重要決定:放棄國外的優越條件和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回國任教。
為適應國家建設需要,1952年,北京鋼鐵工業學院(1960年更名為北京鋼鐵學院、1988年更名為北京科技大學)成立,成為新中國建立的第一所鋼鐵工業高等學府。作為學校目前唯一健在的建校籌備委員會委員,章守華仍記得建校伊始的艱辛:“無風三尺土,下雨兩腳泥,上課鑽工棚,夜讀須秉燭。”
然而,懷著“鋼鐵報國”的志向,師生們並不覺得苦……擔任金相熱處理系主任的章守華帶領年輕教師們一邊教學、一邊建設,開設許多專業課程。有學生回憶:“章先生為我們講授‘鋼的熱處理’,沒有教材,他就邊翻譯邊油印講義,然后講給大家聽。章先生患有胃病,總是帶病堅持上課。”“章先生經常穿一雙四眼布鞋,衣著整潔朴實,板書工整。他常常給大家講述最新的科研信息,開闊了我們的眼界,很受學生歡迎。”
主持創建我國第一個金相熱處理專業,主編我國第一本《合金鋼》教材,開展超高強度結構鋼應用基礎研究、為“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火箭超高強度殼體材料的成功研制奠定學術基礎……對章守華來說,為國效力,是內心堅定的追求,“能夠培養國家需要的創新型人才,是我最高興的事。”年逾百歲,他仍堅持工作,心系科研人才培養……
70年前,章守華為學校籌建奔忙時,18歲的胡正寰才剛剛踏入大學校園,成為北京鋼鐵工業學院的第一批學生。“國家建設離不開鋼鐵,我們必須努力學本領,為我國鋼鐵事業貢獻力量。”胡正寰回憶道。
1958年,留校工作的胡正寰開始研究軸類零件軋制技術,提出要攻克軋制鋼球技術。當時,我國主要通過鍛壓和鑄造的方法生產鋼球,而軋制鋼球具有生產率高、生產環境好等優點。在學校支持下,胡正寰與同事們滿懷激情,經過100多天日夜攻關,成功試軋出鋼球。那一年,胡正寰隻有24歲。從此,他與軸類零件軋制結下不解之緣。
“我的畢生追求,就是將軸類零件軋制技術轉化為生產力。”胡正寰說。從實驗室研究到工業性試驗,再到工業生產,6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解決了一系列難題,研發的軸類、球類產品質量不斷超越國際同類產品水平。現階段,團隊已在27個省份推廣高效綠色零件軋制生產線300多條、出口國外18條﹔團隊研發、企業投產的軸類、球類零件品種達500多種,產量超過600萬噸,應用於汽車、發動機等領域,效益顯著﹔他們首創的楔橫軋凸輪軸成形技術被應用於我國大型柴油機廠,每年可實現節材2萬多噸。
面對困難,如何堅持?面對選擇,為何堅守?對於這樣的問題,胡正寰的回答隻有兩個字:初心。“作為黨員和科技工作者,就應該將所學努力轉化為生產力,服務國家、造福人民。”胡正寰說。
“科學研究要緊密結合生產建設一線,在實踐中檢驗、發展和創新”
“以前,你是搞‘上天’(火箭發射)的,現在要學‘入地’(採礦工程),行嗎?”40多年過去,蔡美峰院士仍記得研究生入學面試時岩石力學專家於學馥教授的提問。
“我能吃苦、肯學習,干什麼都行!”這是蔡美峰的回答。1978年,他考取北京鋼鐵學院研究生,攻讀採礦工程岩石力學研究方向碩士學位。
當年,我國採礦技術水平相對落后。本科學過工程力學的蔡美峰覺得,自己有責任用包括力學在內的科學理論和技術為提高採礦工程科技水平做貢獻。
地應力是存在於地層中的天然應力,測算出准確的地應力是實現採礦和岩土工程開挖設計和決策科學化的必要前提。上個世紀80年代,蔡美峰留學海外,專攻地應力測量理論和技術研究。他回憶,地應力測量研究不光耗費腦力,在體力上也是個很大的考驗。“試驗需要200多塊岩石,每塊重70多公斤。每天搬上搬下,勞動強度不亞於工地上的建筑工。”
了解地應力狀態,離不開現場測量。回國后的第二個月,蔡美峰就開始下礦,工作在第一線,“下井、爬山,蔡老師都跑在最前面。”蔡美峰的學生李長洪回憶,1998年,山東新城金礦主溜井塌方,井邊圍滿工程技術人員,大家都不敢貿然靠前。蔡美峰到現場后,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拿起手電筒,就伏在井邊仔細觀察塌方情況。“深入一線、真抓實干,蔡老師用實際行動教會了我們如何對待科研、如何對待工作。”李長洪說。
在北京科技大學,“學風嚴謹,崇尚實踐”是優良的傳統。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城鎮化與城市安全研究院院長岳清瑞亦是踐行者。
什麼是好的科研?如何運用所學報效祖國?這是岳清瑞反復思考的問題。他率先開展以冶金工業建構筑物為代表的建筑可靠性檢測鑒定與加固改造技術研發與推廣工作,深入武漢鋼鐵開展工業建筑診治等一系列基礎研究工作。從工業港的原料碼頭到初軋廠、大型廠,從單層工業廠房到通廊、爐窯和煙囪,足跡遍布武鋼的角角落落。
一次,為採集一項重要實驗數據,岳清瑞穿著工裝,頂著高溫,獨自一人登上120多米高的煙囪進行檢測。炎熱的天氣、長時間保持不動,工裝被汗水浸透,干了濕、濕了又干,脫下時,衣服已然可以“干巴巴”地立在地面!
“雖然苦,但工作取得進展時,那種滿足感會讓人覺得再苦也值得。”長期的基層一線工作經歷,讓岳清瑞心中的答案愈發明了:“科學研究要緊密結合生產建設一線,在實踐中檢驗、發展和創新。”
如今,岳清瑞已步入花甲之年,科研報國的腳步仍然篤定……去年,團隊牽頭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大基礎設施服役安全智能診斷研究”獲得批准。“我們致力於突破傳統服役安全診斷方法的不精准、不及時等瓶頸問題,建立智能診斷基礎理論體系,保障重大基礎設施服役安全,滿足公共安全和防災減災的需求。”岳清瑞說。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首要職責,我們不僅要敬業,更要樂業”
自1953年考入北京鋼鐵工業學院以來,從學生成長為教師,余永寧從未遠離過這個校園﹔88歲的他獲得過很多榮譽,國家級教學名師獎是他最珍視的一項。
一本800多頁的《材料科學基礎》,凝聚了余永寧的畢生教學、科研經驗。在北科大,學生們將這本教材叫做“材科基”。不少學生初學時感嘆其厚重,視為“天書”,畢業后卻小心翼翼地珍藏著……“懷念余老師略帶口音的普通話”“敬佩余老師學識的淵博,想念他的可愛和認真”……在網絡論壇上,畢業生們表達著對老先生的尊敬和愛戴。
余老師魅力何在?學生們回憶:“嚴於學問,卻沒有老學究的死板﹔德高望重,卻沒有高高在上的疏離﹔功底深厚又貼近生活,耄耋之年仍充滿年輕人的活力。”縱然年逾八旬,走進課堂的余永寧總是神採奕奕、一絲不苟﹔課后,他還經常邀請學生到家中做客,探討學問、談天說地,“有時還請我們喝咖啡!”
執教60多年來,余永寧從未間斷對教學改革的探索:從上世紀60年代的“現場教學”、70年代的“結合課題教學”,到近年的高等工程教育教學改革,他都傾注了大量心血,“教書育人是教師的首要職責,我們不僅要敬業,更要樂業﹔不僅要教育學生,更要幫助青年成長。”余永寧說。
“子承父業,干鋼鐵﹔師從大師,學鋼鐵﹔四十載風雨,終身伴鋼鐵……”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新平領銜主講的《大國鋼鐵》課,受到了同學們的熱捧。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一代代鋼鐵人的傳承、精神和夢想,他結合自身經歷娓娓道來:
“我的父親是北京鋼鐵工業學院第一屆畢業生,一輩子學一個專業、干一個專業﹔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我有幸師從殷瑞鈺院士,近距離感受老一輩科學家們的科研精神和家國情懷﹔我從1982年進入當時的武漢鋼鐵學院學習,一直扎根鋼鐵行業,未來也將與鋼鐵為伴……”毛新平說,“我們還需要一批又一批青年學子,繼承傳統,不懈努力,為實現鋼鐵強國而奮斗!”
實際上,這不是一門專業課程,而是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的一門課程,“希望通過開設這門課程,讓同學們深入了解中國鋼鐵工業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從前輩們的手中接過火炬,繼續攀登高峰,樹立科技報國、科技強國的遠大理想。”毛新平說。
甘為人梯、獎掖后進的育人精神,是老教授們的共同品質。不久前,胡正寰、余雪子夫婦,蔡美峰、張貴銀夫婦向母校捐款,成立教育基金,支持教育事業發展與人才培養。他們說:“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研究,科研成果的價值體現在推動社會發展、行業進步上。祖國的未來要靠青年一代!”這是對母校的感恩和回報,也是對學子們的殷切期待……
“雖然年齡大了,但拼勁不減,我們會一如既往、竭盡全力地為鋼鐵事業拼搏奮斗、培育新人。我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培養更多鋼鐵事業接班人,為鑄就科技強國、制造強國的鋼鐵脊梁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這是老教授們的共同心聲……
(李潔、楊陽參與採寫)
■記者手記
讓傳承和堅守熠熠生輝
採訪中,記者接觸了多位老教授的同事和學生。有人向記者講述了他們眼中的老教授:“遇到科研上的難題,老師總是勉勵大家看准方向、堅持下去。”“科研之外,老師經常提出到工廠去看看,了解企業生產情況。”這些側面反映了老教授們潛心研究、重視實踐的精神品質。
言傳身教,潤物無聲。在中青年學子身上,記者感受到了這種精神的傳承:“受老師影響,我現在指導學生時尤其強調選題緊密聯系生產實際”“做研究不能盲目追逐熱點,要肯下數十年磨一劍的苦功夫”……
成就一番事業、錘煉鋼筋鐵骨,需要精神傳承和執著堅守。在這樣的傳承中,他們的人生更加精彩,愈發熠熠生輝……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06日 08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