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為世界永續和平發展貢獻中國力量(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

本報記者  王  遠  王雲鬆

2022年06月23日08: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9:30,會見埃及總統塞西﹔9:58,會見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10:35,會見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這是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次日習近平主席的一份日程表。一天11場外事活動,時間安排精確到分鐘。習近平主席與國際貴賓共敘友情、共話合作,拉緊了中國與各國“一起向未來”的紐帶。

這樣繁忙的元首外交場景,黨的十八大以來一次又一次出現。習近平主席41次出訪,足跡遍及五大洲69個國家,在國內出席和主持一系列重大主場外交活動,接待來訪的國際政要數百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主席以“雲外交”方式同外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會晤、通話,出席一系列重要雙多邊活動。以元首外交為引領,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中國外交在世界大變局中開創新局、在世界亂局中化危為機,在斗爭與合作中繼續勇毅前行,中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以大國領袖的全球視野和使命擔當,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引領人類發展進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張新倡議,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鮮明而精辟地回答了中國應推動建設什麼樣的世界、構建什麼樣的國際關系,新形勢下中國需要什麼樣的外交、怎樣辦外交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新時代中國對外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

面對“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時代之問,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系統、深刻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科學內涵,倡導各國共同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多次寫入聯合國文件,凝聚起廣泛國際共識。

為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中國與沿線各國共同打造世紀工程,造福各國人民。倡議提出以來,149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加入“一帶一路”大家庭。在習近平主席的親自擘畫和親自推動下,從亞太到非洲,從歐洲到拉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將沿線國家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為世界和平發展注入強大正能量。

當前,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為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為加強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指引方向,為共同守護人類生命健康提供遵循﹔為應對前所未有的全球環境挑戰,習近平主席呼吁國際社會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動,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為推動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新階段,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倡導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為各國聚焦發展、團結發展、共同發展提供行動指南、注入思想動力﹔為破解全球安全治理難題,習近平主席鄭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議,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安全領域的生動實踐……

從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等重要多邊平台,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等重大主場外交活動,再到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等大型國際經貿盛會,習近平主席從歷史和哲學高度,一次次解答時代命題,以思想之光引領人類前行之路,充分展現中國作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的大國擔當。

“我們要樹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把中國發展與世界發展聯系起來,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不斷擴大同各國的互利合作”“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也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歷史接力棒已經傳到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我們必須作出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抉擇”……國際局勢風雲激蕩,歷史潮流滾滾向前,大黨大國領袖的天下情懷、歷史擔當始終如一。“心中裝著每一個人,要造福每一個人”“一位有著遠大抱負和堅定信念的大國領袖”“對國家和人民滿懷責任感和使命感”……與習近平主席接觸過的外國領導人和國際友人如是表示。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為國家、民族、人民擔當,為世界永續和平發展貢獻力量,讓世界感受到負責任大國寬廣恢宏的國際視野和自信從容、立己達人的格局風范。新征程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必將不斷開創新局面、開辟新境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偉大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報道見第七、八版)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23日 03 版)

(責編:彭曉玲、任一林)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