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07:53 來源:人民網
如果幸福有顏色,在三亞市博后村,一定是那抹鮮艷的紅色。
近年來,依靠火紅的“玫瑰事業”,博后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在“黨建紅”的引領下,特色民宿產業讓博后成為全國知名的“網紅民宿村”,進步一夯實了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博后培訓基地的落地,也讓博后村打造起黨群基地教育產業,“紅色老區”煥發新光彩。
2013年4月9日下午,習近平在亞龍灣蘭德玫瑰風情產業園高興地戴上黎族群眾遞上的斗笠。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攝
2013年4月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亞龍灣蘭德玫瑰風情產業園考察。他對產業園實行“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種植經營玫瑰花、示范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做法表示肯定。他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要把中央制定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貫徹落實好,使熱帶特色農業真正成為優勢產業和海南經濟的一張王牌,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總書記的囑托,對我們是極大的鼓舞。這些年,我們一直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博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蘇少洪說,現在的日子越來越好,村民臉上的笑容也十分甜美。
三亞市吉陽區博后村,刻著“小康不小康 關鍵看老鄉”的石碑,已成游客“打卡地”。三亞市吉陽區委宣傳部供圖
玫瑰紅:鹽鹼地上種出“幸福花”
“2009年,我的工資是800元,現在已經高了很多。”博后村村民、海南玫瑰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部門經理蘇吉麗笑著說。
“有啥不好意思的,她現在月收入已經差不多1萬元了。”看到蘇吉麗不太好意思說收入,海南玫瑰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碩補充道。
從800元到1萬元 的背后,是一朵朵火紅的玫瑰花。
蘇吉麗正在採摘玫瑰花。受訪者供圖
2009年以前,博后村是另一番“味道”——村裡養豬產生的異味讓村民和路人不禁掩起口鼻。下雨天泥濘不堪的村道,給村民的出行造成極大的不便。
相比村容村貌的臟亂差,更讓村民難熬的是窮苦不堪的日子。雖然緊鄰“天下第一灣”亞龍灣旅游區,但隔壁的“旅游熱”卻並未輻射到博后村。海水倒灌導致的土地鹽鹼化再加上缺少“賺錢”的技能,導致博后村村民長期過著“咸窮苦”的日子。
改變,發生在2009年。這一年,海南玫瑰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玫瑰谷)在博后村租下2000多畝土地,通過改良優化土壤,培育熱帶玫瑰,逐步打造出玫瑰游覽觀光、玫瑰二次加工等產業,走上農旅融合發展新路子。
“得知景區‘落戶’博后村,要招聘花農,我馬上就報了名。終於可以在‘家門口’上班掙工資了。”蘇吉麗說。向玫瑰谷出租土地可以收地租,到玫瑰谷打工還能領工資。因為勤勞肯干,加上喜歡鑽研,蘇吉麗已從最初的種花工逐步成長為公司的農林事業部副經理,月收入近萬元。
如今,蘇吉麗家蓋起了新房,手頭有錢的她,把孩子送到了更好的學校讀書。“我們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現在有條件了,就要讓孩子好好讀書,將來比我們更有出息。”
不只是蘇吉麗,不只是博后村。“近年來,我們通過發展玫瑰產業,已經成功帶領6000多名百姓奔小康。”玫瑰谷董事長楊瑩驕傲地說。
火紅的玫瑰,在驕陽下蓬勃綻放,而博后村的“玫瑰事業”還有續章。
“我們正在計劃把原本在外地的深加工生產線搬到博后,而且正在規劃新的旅游項目,到時候,博后村的玫瑰花一定會越開越紅,越開越香。”楊瑩說。
黨建紅:特色民宿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如果說,火紅的玫瑰讓博后村摘掉了“窮帽子”,那麼,發展特色民宿,則讓這個村子徹底拔掉了“窮根”。
“總書記的囑托,也是沉甸甸的責任。”博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蘇少洪說,當時,除了借助玫瑰谷發展,如何在博后村開發新產業,成為大家最關心的事。而這個新產業,就是特色民宿。
2016年春節,一場特殊的返鄉人員座談會在博后村召開,蘇少洪在會上跟大家共同探討新產業的問題。就是這場會議,讓在廣州打拼的村民譚中仙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回鄉開辦民宿。
博后村內坐落著各式各樣的特色民宿。吉陽區委宣傳部供圖
“春節期間到亞龍灣旅游的人,車子都排到了村口,如果這些客人中有一部分能到村裡消費,大家還愁沒錢賺嗎?”有了這一想法的譚中仙,決定開辦民宿,把游客迎進村、請回家。2016年,他帶著“廣漂”攢下的家底,回村把老房子裝修了一番。在村黨支部的大力支持下,作為博后村第一批民宿之一,“海納捷”開張了。
2017年,博后村開始美麗鄉村建設——寬敞平整的水泥路替代了以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水泥路”﹔先進的污水處理系統,讓村子污水橫流、臭氣熏天的日子一去不返﹔曾經黑臭的哎岬湖也開始碧波蕩漾,湖上的棧道成為村民休閑的好去處……村庄的美麗蛻變,再加上緊鄰亞龍灣旅游區的地理優勢,更是給“海納捷”的發展添了一把火。
因為和亞龍灣的高端酒店形成了互補,也為遠道而來的游客們提供了體驗鄉村風情的機會,“海納捷”一下子就火了。
“頭一年我們利潤就突破了80萬元,還給村民提供了17個就業崗位,員工月工資都在3600元以上。”譚中仙收獲了創業的成功,也收獲了幫助村民提高收入的自信和自豪。
“海納捷”的成功吸引了其他村民和社會資本加入到特色民宿產業中。如今,村裡已經有民宿55家、1700多間客房,其中不乏一些令島外游客趨之若鹜的“網紅民宿”,博后村也發展成了島內外聞名的“網紅民宿村”。
有“人氣”,就有“財氣”。博后村民依托自身條件,在村裡開餐廳、超市、水果攤,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多渠道的收入來源,讓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7年的7000多元增至2021年的2.86萬元。
老區新貌:村裡辦起培訓基地
在博后村村委會的院子裡,一棟寫有“博后培訓基地”的建筑格外顯眼。
培訓基地一層為黨群服務中心展廳,展出了博后村的“蝶變”故事及發展路徑﹔二層是綜合培訓場所,有可容納30人的多功能會議室、可容納15人的小型會議室、可容納40人的多功能教室、休息洽談會客廳、綜合辦公室等﹔三層是多功能會議廳,可容納160人進行大型培訓、會議。
博后培訓基地。 人民網 孟凡盛攝
“我們是革命老區,紅色基因也為博后村發展注入更多動能。”蘇少洪說,博后培訓基地不僅服務附近地區黨員和群眾,更是省委黨校博后村現場教學點的高配升級版。“我們依托省委黨校、三亞市委黨校教學培訓資源,設立黨史知識學習長廊,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著力打造博后黨群基地教育產業。”
2017年7月正式揭牌以來,博后培訓基地已承接來自省內外各類培訓上百次。“我們正在將這裡打造成新時期獨具一格的黨員教育培訓基地,聚力產業轉型、助力鄉村振興。”蘇少洪說。
映著雨后火紅的晚霞,博后村村道上的鳳凰花開得正艷,玫瑰谷的玫瑰花開得火紅,正如村民越過越火的日子。(毛雷)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