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奮斗者·正青春”專題報道
分享

技術隊長兼地質組長王杜江:

啃下高原鐵路勘測最硬“骨頭”

2022年06月17日08:29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啃下高原鐵路勘測最硬“骨頭”

從盆地攀爬至“世界屋脊”,這條雪域高原鐵路經過的地形高差達3000米以上,沿途跨越14條大江大河、21座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途經橫斷山脈地震、斷層破碎帶,被稱為“世界上最難建的鐵路”。

鐵路建設,地質先行。作為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高原重點鐵路工程勘察設計二隊技術隊長兼地質組長,當時32歲的王杜江帶領著一支平均年齡隻有31歲的“青年突擊隊”踏上青藏高原,長期堅守在沿線駐地海拔最高、自然環境最艱苦、交通條件最差、地質問題最難的橫斷山脈怒江峽谷區,多次徒手攀登怒江崖壁、穿越伯舒拉嶺冰雪無人區、夜宿擁巴飛來峰開展勘察設計,成功啃下了這條高原鐵路勘測工作中最硬的一塊“骨頭”。

憑借這一卓越貢獻,王杜江榮獲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地質人不能走“捷徑”

一個地質包、一張圖紙、一支鉛筆、一個羅盤,是王杜江野外工作的標配。

王杜江2012年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碩士畢業后,進入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從事鐵路地質工作。

多年來,他曾接連擔任包頭環線、關中城際鐵路、廣佛江珠城際鐵路、延安至榆林高鐵等多地區、多類型國家重點項目的地質專業負責人,出色完成了各項勘測、設計任務,積累了豐富的勘測經驗,練就了過硬的專業本領,是名副其實的青年地質老兵。

此次參與的高原鐵路世紀工程中段選線,沿線海拔最大高差達3000多米,是全線最具挑戰的段落之一,王杜江深感責任之重。

項目開始前,對於青藏高原這片神奇的土地,王杜江曾抱有浪漫想象,然而初入青藏高原,他和一些隊員便出現了明顯的高原反應,但重任在肩的他們並沒有被困難嚇倒。

王杜江所負責的這一區段,怒江勢如奔雷,兩岸陡壁懸聳入雲,雪后塌方、落石將狹窄的碎石路徹底堵塞,大部分人到這裡隻能望崖興嘆。就連勘察用的無人機也在怒江峽谷初次航拍中因信號中斷而下落不明。

在這片近乎無人區的怒江峽谷中,縱然有些小道,一般也是岩羊或其他動物走出來的。

雖然目前已經有傾斜攝影、衛星遙感、雷達掃描等高新技術設備,可以用於隔空探測和拍攝,但在王杜江看來,它們並不能完全取代人力完成精細化調查和取樣,而隻能起到輔助作用。

地質工作貫穿從最初選線,到方案優化和工程設計的全過程,如果出現任何偏差,都將對整個工程與建設方案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這些影響有時甚至是致命的。

“許多高山,我們必須要爬,因為一些非常重要的控制性工程,必須要‘腳到’才能保証‘眼到’‘心到’,沒有捷徑可走。如果我們搞前期調查和地質工作的人到不了那個位置,那做出來的方案就不具有說服力。”王杜江說。

抱有這樣的信念,王杜江和隊員在所負責的區段內,凡涉及重大隧道和橋梁工程的,哪怕有再大的困難,他們也都想盡辦法、應爬盡爬。

王杜江說:“前后半個多世紀、三代鐵路人,前輩出於資金和技術限制一直想完成而未完成的夢想,正好在我們這一代變為現實。如今,能參與建設這項世界性工程,並且擔任這一段的技術隊長,我覺得非常幸運。”

徒手攀登怒江崖壁

完成三代鐵路人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夢想,打通由川入藏的鐵路通道瓶頸——橫斷山系,是王杜江心心念念的事業。

怒江橋是項目控制性工程之一,地質勘察資料必須精准。為了查清橋址處工程地質條件,王杜江帶領地質和隧道的突擊隊員多次向怒江崖壁發起沖鋒,甚至面臨過生死考驗。

在沒有任何道路的條件下,王杜江與隊員沿著一條陡峭的泥石流溝向垂直高度800米的崖頂攀登。越向上爬,坡度越陡。經過3個多小時的艱難攀爬,距崖頂最后200米時,坡面已經變成了沒有任何植被、碎石也很少的光禿禿的岩壁,任何一步攀爬都變得極其困難。

要不要繼續?王杜江猶豫了一下。他知道,未知的前路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於是便讓隊員們停止攀爬,隻讓距離最近的一名隊員跟隨自己繼續前行。

那時,王杜江的手中隻拿著一把地質錘,戴了一隻手套。兩側是崖壁,中間是一條很窄的布滿跌坎的沖溝,他隻能四肢並用,手抓住凸出來的岩石,腳在兩側崖壁上硬撐著往上爬行。那裡沒有任何植被和草根可供手抓,一眼望去,全是紫褐色的岩石。耳邊,怒江的峽谷風肆意怒吼,他不時還會踩到鬆動的岩石。

“這些年,我爬過很多山,但從來沒有像那次一樣,腿抖得非常厲害。每向上爬一點,都要握緊拳頭砸一下腿,砸完以后再接著爬。”王杜江說,在這種岩壁上,人不能用一個動作長時間停留,否則手腿會很酸痛,必須一直保持向上的沖勁兒,不敢有絲毫鬆懈。

他咬緊牙關、足踩臂撐,用地質錘邊爬邊刨,走一步看三步,用了超過一個半小時,才終於爬完了最后的200米。他和隊員在步步驚險中完成了怒江橋位的地質調查,掌握了橋位比選的第一手基礎資料,為橋位方案的穩定奠定了基礎。

回想當時支撐自己的力量是什麼?“完全出於本能。”王杜江說。

自怒江崖頂返回后,時常穿藍色沖鋒衣進行野外勘測的王杜江,被隊友送了一個響亮的外號—— “藍色岩羊”。“岩羊是峽谷裡常見的一種動物,登山非常矯健,而且也是成群結隊的。我們那次走的崖壁,估計也隻有岩羊會走了”。

特殊的環境決定了特殊的工作方式,一年中,像這樣登頂調查、溜坡而下的過程數不勝數。到了夏天,這一區域山頂上的積雪已全部消融,正是開展地質突擊調查的絕好時機。王杜江立即制訂調查路線,帶領隊員從不同方向4次登頂海拔超過5000米的擁巴飛來峰,每次往返用時都超過12個小時,每天徒步登山調查裡程都在10公裡以上。

兩年多的高原工作中,王杜江帶領青年突擊隊隊員走遍了怒江沿岸的溝溝坎坎,徒步調查獲取第一手資料后,還結合熱紅外遙感、航空物探、三維傾斜攝影等新技術,獲取了詳實的工程地質參數,為線路方案的選擇和優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在青藏高原上的探勘時光,讓王杜江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頑強,也對這片土地產生了深深的敬畏。正如他剛上高原時寫下的一句話:“置身於歷史的波瀾壯闊,更能真切地感受眼前這份事業的重量﹔大自然的蒼莽神奇,是人類探索前進的永恆動力。”(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圍圍)

(責編:王珂園、宋美琪)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